基于Android平台的传统文化及地方特色APP设计与开发

2018年10月03日 16:24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

...一个人去旅游的地方

郭康 贺文花 李荣荣

摘 要:现如今是科技的社会,是移动互联网纵横的时代,智能手机对人们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对于每一个手机用户来说APP应用软件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使得我国许多传统工艺文化被现代化技术所冲击,日渐衰落,不被人所知,这是无法估量的损失。本研究是设计并开发一款基于安卓平台的集现代科技与传统元素于一身的APP应用软件,项目针对我国传统文化目前的现状,结合现代化的科技元素,采用“互联网+”的理念,实现对我国先辈们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的传承与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应用,是为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12-0042-02

Abstract: Today is the society of technology, the era of mobile Internet, where smartphone is essential for people, but for every mobile phone user, APP software is also crucia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hange of times, it is incalculable loss that many traditional technology culture of our country is influenced by modern technology, and is declining day by day and left unknown. This research is to design and develop a kind of APP software based on Android platform, which combines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 traditional elements. The project aims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ombines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lements, and adopts the idea of "Internet Plu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wisdom crystallization of our forefather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hich is the modern appl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our country.

Keywords: Internet Plus;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innovation

引言

自人类进入科技时代,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然如同吃饭喝水一般,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种APP应用软件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它能够整合LBS、QR、AR等新技术,给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头一族”,使得本就岌岌可危的傳统文化遭受到巨大的冲击,乃至“濒临灭绝”,在这科技的时代,基于安卓平台的传统文化及地方特色APP将赋予我国传统文化新的活力与生机,让它以新的面貌再次走进人们的生活。这将是挽救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重要途径,这是大势所趋,并且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传统文化及地方特色APP将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及地方特色以视频、图片再辅以相应的文字填充于APP之中并展示给用户,这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系统全面地了解它,而且因为有地方特色小吃、值得一去的风景在内,一方面可以为来此的游客进行指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当地吸引到更多的游客到来,更好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1 “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疆域辽阔,因此全国各地都富有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如山东曲阜的孔子文化、龙凤纹样、蜡染、青铜器、唐装、国画、舞狮等等。然而,这些地方特色文化在全国、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却不多,这并不是因为这些地方特色文化自身的魅力不足,而更多的是因为新闻媒体以及各种网络媒介对其传播方式不当而导致的。中华民族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但是这种学习能力却发展成为一种模仿。如今,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工艺,却像濒临灭绝的濒危动物一样处境堪忧。在这样的现代化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去重视这些老人们传承下来的文化、工艺,使得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无人问津,也有些人想要去学习,继承这些文化,却经常求学无门;与此同时,也有些百年老字号,别说游客,甚至是当地人都不甚清楚,人们了解的更多的是模仿而来的山寨,而真正的鼻祖却无人知晓。这些经过时间的沉淀、传承下来的瑰宝不应该被埋没,它们是前辈们智慧的结晶,更是另一种特殊意义上的艺术,无论何时都值得人们去了解、学习、继承。

就我们渭南市而言,世代相传的剪纸,华县的皮影,黑陶以及众多工艺美术品都是备受冷落,无人知晓。就连最基本的文字——中文,也是被一浪接一浪的“英语热”所压迫,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就曾因其学生不理解中国文化名著而投入文化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可见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到了何等岌岌可危地步。

但是,总有人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国人的重要性,我国的学者们从未放弃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江西社会科学中曾有学者发表论文表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我国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中多数都是口口相传或精神传承,尚未实现创造性转化,也没有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从而导致其传承至今既是碎片化的,又是虚拟的和泛化的。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定位是相当有必要的,也是大势所趋:虽然它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再是主流意识形态,但能作为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批判者和补充者,维护价值理性和提供人文关怀。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普世价值也可以成为当代中国融入世界和赢取话语权的文化资本。因此,赋予它“大数据”时代特有的活力与生机,融合“互联网+”的理念,使其与现代化元素相结合,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文章 传统文化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