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同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要求下,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让废旧家电变废为宝,正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一环。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国家推动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废旧家电回收量同比增长14.83%,规范拆解废旧家电数量同比增长20%。回收规模的显著增长,带动我国电子产品循环再利用的技术不断创新。

从过往数据来看,我国每年有上亿台家电被淘汰。这些家电中蕴藏着金属、塑料等海量可利用资源,但受技术等因素制约,最终这些资源陷入了“沉睡”困境:小作坊式拆解仅提取高价值金属,导致塑料、泡棉等材料利用率极低;传统工厂因分选技术粗糙,再生料多局限于低附加值应用,资源潜力难以充分释放。如今,循环再利用技术的创新正在逐步打破这一局面。
8月2日,央视《新闻直播间》走进海尔再循环互联工厂,揭开了行业破局的关键一角。在青岛莱西的这座工厂里,6条定制化智能拆解线正在满负荷运转,一台台废旧家电经过精细化拆解、高精度分选、高纯度清洗等工序后,再生成多种可用材料,如再生金属、造粒塑料等,回收利用率达95%以上。目前,这座工厂每年可拆解废旧家电200万台,再生循环新材料约3万吨。

“这样一台冰箱可以拆解出大约48%的铁、25%的泡棉以及17%的塑料等其它产物,这些产物经过我们的加工处理,可以实现全部循环再利用。”海尔再循环互联工厂总经理周杰向央视记者介绍。在多重技术的加持下,这些曾经可能被丢弃的材料,重新拥有了创造价值的能力。比如,拆解一台旧冰箱产生的塑料,可以制作出10个宠物箱。
海尔再循环互联工厂的实践,不仅为废旧家电回收行业树立了标杆,更让我们看到了循环经济的无限可能。当每一件“报废”的物品都能以新的姿态重回生活,资源的价值便在循环中不断延续,这便是绿色发展最动人的模样,也为循环经济的未来描绘出了一幅充满活力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