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比赛
杨辉+张成良
摘 要:乒乓球作为高校体育课程中重点的体育项目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和青睐。为了提升高校乒乓球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中采取分层次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该文首先简单讨论了分层次教学法在高校乒乓球技术课中使用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其次,讨论分析了目前高校乒乓球教学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将学生的技术水平分为初级、中级以及高级水平,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以促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法 高校 乒乓球 应用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b)-0248-02
作为我国的国球——乒乓球,各个阶层的人们对此都非常的不陌生,乒乓球普及的人群较为广泛,深受大家的喜欢和青睐。在大学体育选修课程中,乒乓球也深受学生的欢迎和热爱,成为大学生选修体育课程时的热门课程之一。但是乒乓球作为一门技术性非常强的体育项目,学生对乒乓球了解的程度不一,部分学生由于在选修之前已经接触过该项目的训练,对于乒乓球中的技巧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和了解,但是另外一部分的学生可能很少有机会接触乒乓球,基础较差,对乒乓球的技巧和打法不太了解。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较为适用,但是却无法满足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这就对高校中乒乓球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于不同基础和水平的学生的需求,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分层次教学法,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
1 目前高校乒乓球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的基础能力和水平普遍较低
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从小接受过专业的乒乓球训练,因此,在进行乒乓球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基础能力较差这样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大部分学生可能连最基本的姿势都不够正确,还有部分学生缺乏相应的协调能力,大部分学生对于乒乓球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概念缺乏正确的理解等,这些都对学好乒乓球构成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1.2 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
不仅仅只是学生自身的基础能力和水平较差,同时,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现阶段,大部分高校教师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没有发生變化。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然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但是往往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教学后,就会让学生自行进行联系,但是这个时候教师却没有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纠正,从而导致了许多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和错误,这种情况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就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 分层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分层教学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从而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且采用不同的考评标准,从而让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充分和具体的体现,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最佳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2.1 区别对待的原则
学生之间的差异主要由可变性差异和不变性差异两种类型组成,并且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习的状况、学习技能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内容称为可变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因为时间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改变。学生与生俱来的差异,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的差异称为不变性差异,例如,包含自身的特长以及学生的个性等。因此,根据学生不同方面的差异性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2.2 全面指导学生的原则
分层次教学法不单单是教师单向的对学生进行层次方面的教学,也包含了学生双向的选择。因此,教师在使用分层次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优点和缺点的引导,引导学生在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层次的时候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学生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学生获得最大限度地进步和最佳的发展。
3 分层次教学方法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3.1 针对初级水平学生的教学方法
针对原来对乒乓球没有任何了解或者之前没有接触过乒乓球的学生,也就是所谓零基础的学生称为是初级水平的学生。对于处于初级水平的学生,最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学习乒乓球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提升初级学生对于乒乓球的学习兴趣。首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作用,经常给学生播放一些乒乓球比赛的视频,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乒乓球兴趣的目的。其次,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小型的乒乓球比赛活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在达到提升学生的兴趣以后,学生可以采取一些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在对初级水平的学生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零基础,缺乏最基础的基本功,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一定的耐心,并且要注意时刻对学生的动作是否规范等进行指导,从而保证学生扎实的基本功。
3.2 中级水平学生的教学方法
对于乒乓球处于中级水平的学生而言,这部分学生对于乒乓球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功。因此,在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重点不是在于提升学生学习乒乓球课程的兴趣,重心应该是在于如何去提升学生的基本功,首要目的是实现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从而实现从中级向高级转变的目标。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强化练习的时候可以采取专项练习的方式,对学生薄弱的部分和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从而促进学生基本功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小型趣味比赛等形式,从而让学生能够保持学习乒乓球的热情和兴趣,全面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3 高级水平学生教学方法
对于已经进入高级水平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深厚的基本功。因此,针对处于这一水平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对他们采取强化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以达到促进他们技巧水平提升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多球训练法的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组合技术的提升、上下旋转技术以及各技术之间的衔接和连续从而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组建乒乓球队的方式,联合其他学校共同举办友谊赛或者PK赛等方式,既可以促进学校之间学生的沟通交流,促进学校与学校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技术的切磋和学习,又可以借助比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乒乓球的热情和兴趣,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可以借助比赛的方式达到锻炼学生社交能力以及学生面对比赛的时候的抗压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乒乓球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分层次教学方法,可以让“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通过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使用分层次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全面的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佳以及最合适的发展方式,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相信在高校乒乓球课程中使用分层次教学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刘卫民,吕光明.普通高校体育课“分层次教学”的实验与探索[J].体育学刊,1997(1):92-93.
[2] 郭英,魏亚栋.体育课分层教学法模式构建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5):105-106.
[3] 马东花.分层次教学对高中女生体育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152-153.
[4] 吕振广.“分层次”教学法在高校乒乒球选项课中的应用原则[J].青年文学家,2011(19):45.
[5] 朱峰.“分层次”教学法在独立院校乒乓球选修课中的实验研究[J].运动,2011(10):71-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