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有雨天天没雨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谢邀。
谁说手机上的天气预报都不准呢?小墨自己就不服气!你去下载墨迹天气试试啊!
我觉得,觉得不准的情况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1. 对坏事的印象更高
想一想,在某个出去约会的午后,穿的美美哒!眼线啊、粉底啊都完美的好吗?!然后,被。。。突如其来的雨弄花了装。
而实际上,平时呢,365天,无论是下雨啊还是晴天啊,比较准占了绝大部分,而你的记忆就选择了默认忘记,毕竟,准就准了嘛,谁还去特意记一下:准的!
回想一下,一年里两次不准的天气预报,你能记很久!
2. 遇上了局地
还是上个故事的剧情。。。虽说现在天气预报挺准了。但是呢,局地这件事儿,还是很难预报,在美国,科技很发达了吧。但是龙卷风的预报准确率20%都不到。往往5次龙卷风的预警拉响,很可能都是“狼来了”。
局地的强对流天气,也和龙卷风一样,很难预报。
即使,专业的预报员看着雷达回波说,看!这一片!快来了!他也很难拍着胸脯说,这是雨,还是雷雨,有没有大风,有没有冰雹,甚至有龙卷风。
所以,遇上局地事件,不能说天气预报不准。在全世界哪个国家,以现在的技术都无法特别精准,说哪条街刮风,哪一户能看到彩虹。
不过,我们都在努力,整个行业!!!
如果觉得有用,您就给小墨点个赞、粉个好友呗。
大约花费0.3KB的流量,啦啦啦~~这是对小墨最大的肯定啦~
展开全部首先,也是全社会共性的问题,就是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但实际上科技的发展还没有跟上。在天气预报这边,因为我们的数据越来越多,计算机越来越快,天气预报准确率肯定是一直在提升;但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口味越来越刁钻了,原来只是要个大概天气趋势,现在要精确化、长期化,这样一来,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提升赶不上老百姓要求的提升,所以就导致了“天气预报一点也不准”的感觉。另外,过去的天气预报以定性为主,也就是明天是晴是雨,是不是要来台风等等,误差不好衡量;现在以定量为主,不仅要说是晴是雨,还要说雨量有多少毫米,云量是多少等等,误差好衡量,从认知上加剧了“天气预报不准”的印象。
其次,“手机上的天气预报”是通过天气app推送给你的。天气app五花八门,有的采用的是中国的官方天气预报,是人报的;但也有一些并不采用中国官方天气预报,而是用外国公司的数据,很多天气预报不是人报的,而是电脑直接算出来的,有时候会很夸张,有时候还会出bug。譬如,华为mate9手机预装的天气app,用的是美国accuweather公司的数据,苹果手机预装的app,用的是美国天气频道的数据。这还是很大的app,有些小app都不知道用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数据,这些当然会更不准。
所以,手机上的天气预报不准,一方面可能是认知偏差,另一方面,确实很多手机天气预报app用的数据是不正规的,包括一些非常大的app。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这里就不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