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神器轰-20战斗力能否媲美B-2呢?

2017年08月14日 10:30来源于:头条

有消息宣称轰-20即将问世,也就意味着中国空军在未来的不久即将拥有属于自己的第一款远程战略轰炸机,这款战略神器轰-20战斗力能否媲美B-2呢?

近年来中国空军和海军的发展建设令人诧异,歼20隐身战斗机和055大型驱逐舰标志着我们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现在,轰20或许是中国给世界带来的另一个惊喜。然而隐身轰炸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制造,相对于隐身战斗机,隐身轰炸机更是对一个国家工业和综合国力的综合性考验。当今世界只有军事强国美国拥有制造隐身轰炸机的能力,但是直至近日美军也只有B-2这一款隐身轰炸机,而且在数量上也是有限的。中国研发难度和消耗资金同样巨大的轰20隐身轰炸机,能否与美国B-2相媲美呢?

中国在歼-20隐身战机的设计中已经掌握了隐身材料和隐身结构的技术,同时已经服役的运20也为中国积累了丰富的大飞机制造技术,而涡扇10/15/18/20发动机的陆续成功也给轰20提供了动力基础,所以我们的轰20将会在几年内面世。

根据航空报今年一月份的报道: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安603所)今年承担的科研任务异常繁重,翻开一飞院的院史,78、88、97、07、17年,每隔10年就一飞院就会有一次大机遇和挑战。这个报道所述的78年是指轰7上马,88年是飞豹首飞,海军给了研制经费,97年是新飞豹JH7A上马,07年是运20大运上马,17年自然就是轰20正式开干了。根据公开报道,一飞院目前至少有四个全新型号项目同时研制,研判是运20、轰20、舰载预警机和新舟700。

中国未来远程轰炸机选择什么样的技术布局,其实很好判断。轰20的技术路径可以有四条:一是在轰6K基础上放大,研制4发动机的轰6K,增大航程,这个技术难度最低,但同时技术含量也最低,几乎没有突防能力,只能使用巡航导弹作为武器。美国空军轰炸机部队的作战经验表明,单纯使用巡航导弹作战是很不经济的,巡航导弹的造价相当昂贵,例如美国战斧式巡航导弹的综合造价不低于60万美元,而一枚卫星制导的炸弹只有3万美元。所以,轰6K的防盗性显然不会让空军认可。

二是研制一架类似图160的超音速轰炸机,别看图160问世三十多年了,这个技术难度也不低。但是现代空防条件下,超音速突防的成功率越来越低,别看俄罗斯把图160当宝贝,但俄罗斯绝不会拿图160去突防的,分分钟给打下来,如果把图160用作巡航导弹载机,那么又跟轰6K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航程远一些。

三是研制亚轨道的高超音速轰炸机,这个方案最梦幻,最高科技,但实现的可能性最小,尽管中国已经试验成功了WU14高超音速打击飞行器,以及神龙亚轨道飞行器,但距离研制轰炸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万一失败的技术风险和后果,谁都无法承担。四

是研制一种亚音速突防的隐身型轰炸机,目前能够凭借自身的隐身能力突防的轰炸机只有美国的B2A隐身轰炸机,所以B2的构型,是我们最现实的选择。

这里的关键字,一是“远程”,二是“隐身”。

按照现行的国际标准来,只有航程不低于10000公里,载弹量达到20~30吨,才能称为远程战略轰炸机。一万公里距离的物理概念是什么呢?从北京到伦敦的空中直线距离是8200公里,到美国旧金山是9500公里,到莫斯科是5800公里。

10000公里航程的轰炸机,可以拥有4000公里以上的作战半径,可打击西伯利亚-关岛-印度洋-澳大利亚一线,把美国包围中国的第二岛链上所有基地都纳入攻击半径,例如西太平洋的关岛,以及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如果沿途国家的飞越权问题可以解决,得到空中加油支援,配备3000公里射程巡航导弹,还可以直接威慑夏威夷。

10000公里航程的轰炸机,可以部署在中国东北,战时从哈尔滨等地的机场起飞,穿越俄罗斯,千岛群岛,跨越北太平洋,直飞美国的西海岸,袭击美国本土。这将彻底改变中国防御态势和威慑力量结构,极大增加美国遏制中国的军事成本。

图片:美国空军规划的下一代轰炸机对中国的覆盖能力。

在载弹量方面,轰20未必要达到美国B2那种22吨的大载弹量,轰炸机的载弹量直接关系着这架飞机的动力配置、机体结构和重量级别。我们可以将美国刚公布的B-21远程打击轰炸机项目拿来做一些参考。B21轰炸机难得地体现出了美国空军的务实性,在性能需求和作战用途上有着极强的针对性。美国对B-21的载弹量要求仅为10吨,这连B-52、B-1B和B-2三款轰炸机载弹量的一半都不到。显然未来的战略轰炸机已不再是炸弹卡车,地毯式轰炸越来越没有必要。

因而,轰20的设计思路应该综合了美国B2和B21的特点,那就是B2的大航程,B21的小载弹量。轰20应具备较为完善的隐身能力和战略级的大航程,同时无需过于追求大载弹量,主选武器也应是小巧的精确制导炸弹,或装备了核弹头的巡航导弹,配合着隐身和大航程飞行能力,对敌国进行有效的打击。

2015年11月26日,《中国航空报》透露中航集团飞机研发中心在总体气动领域攻克了背负式锯齿型并列双发大S弯进气道等一系列国内领先的关键技术,这个技术是指飞机的进气道位于机身的背部,有两个并列布置的发动机进气口,两组并列双发动机,隐身的锯齿形唇口,能够屏蔽雷达波反射的大S弯曲形进气道。这种进气道布局方案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一般运用在对隐身有较高要求,不要求大幅度机动的飞机上。近些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飞行器设计者的青睐,如美国B-2战略轰炸机、全球鹰无人机、X-47无人机等都采用了背负式进气道方案。查看世界各国军用飞机和无人的气动外形,应用了并列双发的背负式锯齿型大S弯进气道的只有一种飞机,那就是美国的B2A幽灵隐身轰炸机。

这表明中国已经突破了大型隐身战略轰炸机气动外形的研制,意味着中国未来的新一代远程轰炸机的外形,与美国B-2隐身轰炸机高度相似。标志着中国航空已经解决了大型隐身轰炸机的气动布局,也标志着第二种类似美国B-2幽灵的远程隐身轰炸机即将面世。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未来的中国轰20隐身战略轰炸机的设计思路,将与美国B21远程打击轰炸机很相似,具有较低的载弹量,高度隐身能力,以及大航程的远程攻击能力。以隐身突防技术为核心,飞翼布局,背负式大S弯进气道,锯齿形进气口,装四台涡扇发动机,高亚音速飞行,大航程,具有空中加油能力。采用机内弹舱,可安装固定挂架携挂普通航弹,也可安装旋转挂架携挂AKD20巡航导弹,机翼前缘下方装有相控阵雷达保形天线。

展开全部

感谢受邀回答这个有趣的问题,以下内容仅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讨论。

毫不客气地说,中国空军在制定“轰-20”的这一型号时,已经把美军的B-2轰炸机作为自己最优先追赶目标。

当然,美国空军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是其在研究飞翼设计已长达40年时间之后,做出来产品。中国在飞翼设计和发动机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这是我们要认识到缺憾。

从现在来看,“轰20”是大家口口相传的型号,具体是叫什么谁也无从知晓,比如说是叫“大型轰”“战略轰”也或者叫其他什么名字。但总之,大家都认为“轰20”就会作为下一个“20”项目,在大家面前横空出世,必然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我们参照美国B-2轰炸机,然后我们就可以发现。B-2的考虑的是洲际轰炸能力和隐身设计两大考虑。但那是毕竟在30年前制定各项指标,对于现在来说,隐身、反隐身技术已经上升到全新高度。而且,对于油耗、载弹量、挂载武器的需求,中国空军也跟美军当时制定目标大相径庭。理性来看,中国是否应该把B-2轰炸机作为实际参数的参考项,这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毕竟时代在发展,我们的目标也要更新嘛!

从中国实际作战需求来看,中国现在应该参考的应该是美国最新的B-21轰炸机。B-21轰炸机对于载弹量没有严格要求,在最大航程上也有缩减,但在成本控制方面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同时为了达到预定隐身目标,B-21还在现有技术上进行了诸多改进。

中国空军的轰炸机,不仅仅要担负战略核打击任务,同时还要进行一系列战术打击任务,比如反舰、精确点穴式打击,长时间战区巡逻快速反应等多用途,甚至还要担负一定的战场前线支援任务,这些都是B-2轰炸机所不擅长的。尽管我们想要超越的目标是B-2,但不代表我们的一定要造比B-2更大、更远、速度更快的轰炸机。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的。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