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造首台智能手机面世 四川新闻网泸州7月1日讯(记者 岳东 摄影报道)6月30日,“泸州造”首台智能手机面世消息刷屏泸州人朋友圈,这是泸州“本土造”智能手机实现“零”的突破,也是泸州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开始,对于泸州的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让泸州人感到自豪。 据了解,“泸州造”首批5000台手机项目从签订合作协议到正式下线,仅用了122天,再现了“泸州速度”。 记者在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举行的下线仪式上看到,这台手机命名为“X6闪耀”,其中999台将烙上具有纪念意义的自贸区标识。X6闪耀搭载了5吋HD高清屏幕,6.5mm视觉厚度,16G机身内存。 除了优越的性能外,工作人员还演示用手机屏锤钉子,屏幕毫无损伤。“这是因为手机屏幕采用康宁大猩猩第四代玻璃,合金属坚硬一体中框设计。” “该款手机6月30日起将在全国各大商场销售面向广大市民销售,售价699元。”工作人员介绍,首批产品将在国内销售,下批预计在7月25日左右下线,将销售往印度孟买、新德里,越南胡志明市等海外市场。“公司目前计划月产手机4万台,中后期计划月产手机5万,力争在今年实现手机生产30万台,销售额达1—1.2亿元人民币。” 今年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正式挂牌,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和投资贸易便利化要求,泸州将着力机制体制创新,打造通关便利、畅通国际的沿江开放通道,打造产业集聚、服务高效的临港开放平台,打造联动川南、服务滇黔的协同开放窗口。目前,川南临港片区新注册企业962家、注册资本80.7亿元,入驻商贸服务企业742家、电子信息企业63家、金融机构12家。 智能终端产业是泸州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对珠三角区域手机产业链内迁升级的机遇,泸州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为依托,规划建设了12000亩的大数据和智能终端产业园,重点引进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摄像头模组、指纹传感模组、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等配套企业,着力打造西南地区重要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目前,已建成标准厂房91万平方米,引进手机整机和配套企业63家,总投资257亿元,今年,泸州还将力争引进智能终端企业100家,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再造一个“千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