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绑架了青少年?其实我们谁都没幸免

2017年05月21日 12:40来源于:娱公一山

近期网络上出现的两则社会新闻让人们再次陷入沉思:一则是学校“尖子生”因玩手机被批而选择割腕跳楼的悲剧,另一个则是孩子因母亲挡住自己手机屏幕,在母亲节前对自己的母亲大打出手的可悲案例。前面的事例除了让人感到无比遗憾和惋惜之外,更多反映出的可能还是当今青少年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后者因发生在母亲节前夕,更是令全国网友感到心碎。

除了事件本身都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外,还有两点更为值得人们注意。那就是这两则看似没有直接联系的事件却有着共同的主体——青少年。而罪魁祸首似乎明确地指向了当今和人们形影不离的高科技产品——智能手机。

手机悲剧证明当今青少年自控能力差?

抛开青少年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和心理因素等问题的干扰,我们不妨从手机与人的关系出发,分析一下当今青少年为何会被手机所绑架。究竟是当今青少年自身出现问题,还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着更深层的问题?

在回答上述问题前,我们或许应该先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上述悲剧是否证明当今青少年在智能手机的强大控制力面前已经变得毫无自制力?或者说,当今真的只有青少年被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所吸引吗?

说到这里,相信大多数每天屏幕不离手的网友此时内心已有些许羞愧。坦白地讲,包括笔者本人在内,当今绝大多数工作者都正在被手机所“奴役”。此时此刻或许有人正通过手机来浏览这篇文章,这也是当今令人感到无奈的一个事实。作为21世纪的主人,拥有这样一个高科技产品究竟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一时真的难以给出回答。

今天,本已十分忙碌的我们,有多少人将自己的剩余时间也交给了手机?自从人类走进20世纪以来,发明创造为世界不断带来惊喜。而那一个个智慧的结晶始终服务于人们。它们更多地则是充当人类的助手和工具。而人,自始至终都是工具的使用者和支配者。

然而,当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出现以后,这种关系似乎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人们首次被自己发明的工具所驾驭,成为了它们的依赖者甚至是“奴隶”。这种强大的控制力是以往收音机、电视甚至是台式电脑都没能达到的。今天,一个还没有字典体积大的小物件却霸占了我们生活中最后的一点闲暇时光。

据笔者所知,当今一些有条件的家庭,不仅给孩子配备了智能手机,还为老人们提供了此类设备作为娱乐消遣的工具。具有较强接受能力的中年人更是主动接纳了这一事物。手机病正在当今整个人群中蔓延。

试问,既然连当今的成年人甚至是相对保守的中老年人都已无法从充满乐趣的手机中自拔,我们又怎能要求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去抵制这样一个吸引人的事物呢?若想解决我们当下遇到的问题,就必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否则拯救也就无从谈起。

“兴趣真空”才是人们被手机驾驭的真正内因

任何流行起来的事物都有它红火的道理,今天的直播如此,智能手机也是一样。一味的打击反对和压制,未必能够达到想要的效果。今天,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很多人每天醒来睁眼看世界的窗口。必须承认的是,智能手机作为一款掌上设备,其功能之广不得不另人感到佩服和惊叹。

我们当下经常听到一些针对手机病患者的指责。例如,为何在如今的地铁里看不到有人拿着一本图书安静地阅读。或是在一些劳动岗位上找不到所谓的工匠精神。

试想,一个可以装下任何文本信息且能无限搜索其它内容的工具握在手中,人们又何必去携带一本更重且内容唯一的图书乘坐地铁呢?认清发展方向并承认客观现实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我们仅从使用便捷这一个方面来看,智能手机就有足够的理由取代传统图书。

一味地指责负面缺点并不能从根本上令我们走出时代困境。其实,没有什么优秀的事物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颓废甚至消失,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继续存在。从某种角度来讲,书本已经以电子书的形式悄然走进了我们的阅读世界中来。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自信地认为智能手机的的确确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时代发展的成果。

智能手机在技术上的优势,无疑是当今手机占据人们内心重要位置的一个原因。但笔者想要指出的是,智能手机虽然有取代上述传统媒介的能力,但相比前者,更为关键的是接受信息的主体是否发生了变化。

我们每天打开手机,有多少时间是在学习知识或阅读文学作品呢?聊天软件、电影电视剧成为了当今多数人一天浏览的主体,更不必说那些整天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直播之中的人群。手机只是一个平台,如何运用其实完全取决于自己。

如今为何有如此多的人被直播、电影以及电视剧所吸引?这或许正是由于我们在工作之余已经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天地。人们没有了曾经传统的兴趣爱好。手工、烹饪、体育正在被当今的人们所抛弃。

由于出现了严重的兴趣真空,手机这一信息“巨头”也就自然而然地“趁虚而入”,占据并填补了本应属于自己个人兴趣的空间。毫不掩饰地讲,当今的我们,在思想方面正变得愈发空洞,同时在时代中自我迷失。也正是由于自我空虚,才为手机娱乐项目带来了可乘之机。当前我们需要做的,或许是为青少年乃至成年人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让生活变得更为充实且有价值。这可能才是当今摆脱手机控制并根治手机病的真正良药。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