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智能手机,就跟普通的家用产品一般,一经损坏,往往会出现维修价格高昂,导致“修不如换”。
近日,国内某品牌手机因其维修费高于售价,而引发舆论。
据悉,消费者王先生因手机WLAN无法打开,拿到手机店维修时,却被告知维修费要875元,高于这款手机的售价(799元)。维修店人员表示,WLAN无法打开原因在于,人为因素导致主板弯曲,需付费维修,而主机是一体的,所以内屏与外屏都要更换。
虽然“维修费高于售价”在手机行业中,并不多见,但是维修费高昂却是不争的事实。
原因何在呢?一方面是消费者缺乏基本的维修常识,遇到一些“猫腻手段”无法辨别;另一方面,则是维修方价格不透明,规则不清晰,容易发生更换零件,夸大事实等不良行为。
“容易修”变成“难处理”
简单的像换屏幕,手机排线,听筒这些配件类的,只要会拆解机器,一般很容易修,并不难。但外行的人可能就不是很清楚,这个时候修手机的店家一般会夸大手机损坏程度和维修难度,进而提高维修价格。
例如,像“换屏幕”、“手机排线”、“听筒”这些简单的问题,只要拆解机器,维修难度并不大。维修人员把你的手机拆开后,可能会告诉你这是主板本身出了问题,进而提高维修价格。
此时摆在消费者面前的难题便是:修,费用昂贵;不修,又无法解决手机问题。
维修价格不透明
一般来说,智能手机的屏幕分为两块——外屏与内屏,外屏是一块玻璃板,内屏则是液晶显示屏,维修费用相较于外屏高出许多。当维修时,工作人员往往是不管内屏或者外屏损坏,都必须整体更换,维修成本便直线上升。
以iphone 6 为例,按照苹果官方说法,屏幕维修在国内没有相对统一的报价,维修费用会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情况而有所差异。北京某维修中心表示,苹果屏幕都是直接返厂进行维修,换屏报价为788元,若需要更换整机一体的话,费用可能会更加高,这需要通过厂家检测后才能最终确定。
供应商垄断市场
还是以更换手机屏幕为例。据了解,屏幕生产成本最高也就几百块,最少仅仅为几块钱,维修报价却往往是将近千元甚至更高。
据业内人士透露,大型的屏幕供应商基本就那么几家,各种价位的机型,都处于垄断状态。一旦供小于求,中间环节的运输成本、人力成本都会增加换零件的费用。在所有零件中,成本最高的为芯片维修,排名第二的便是屏幕更换。
最后提醒大家一点,选择行货手机维修,也得多个心眼。
例如,你的手机坏了想选择维,这时,售后的工作人员可能会建议你多加点费用便能换购新机。打个比方,维修费用需要800块钱,售后工作人员会提出“1200元换购新机”的建议,实际上,维修效果完全一样,都是完全更换全新配件。
那么问题来了,你去修手机的时候,遇到过哪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