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2018年12月30日 06:09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

赵新宇

摘 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污染现象时有发生,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已经开展了多年的环境治理工作。其中,水质监测作为我国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效率与效果,应当确保水质监测数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文章对水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水质监测技术水平。

关键词:水质监测工作;技术问题;应对策略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对于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水污染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水质监测能够对水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及时、全面和准确反映。通过数据的反馈,能够为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因此,为了保证水污染治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提高水环境质量,必须保证水质监测数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研究水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相关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水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水质监测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导致水质监测结果存在误差,无法为水环境的防治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通常情况下,水质监测工作存在的技术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采样问题

在水质监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采集。因此,采样决定着水质监测工作的整体质量。在采样环节,如果选用的方法和频率不当,或者是采样点位和断面的布设未能得到确定,那么采集的样品可能会不具有代表性。与此同时,当样品采集之后,如果选用的装置容器不适宜,在样品运输与保存的过程中未能得到合理的控制,同样会影响样品的完整性与代表性,进而导致水质监测的测量结果存在误差,妨碍了水质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实验室环境问题

在水质监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当样品采集以后,需要将样品送入实验室进行分析。实验室中的温度、湿度、粉尘等环境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举例来讲,如果没有合理地控制实验室的采光,出现温度浮动过大、湿度控制不力等问题,或者出现辐射、噪声以及振动等情况,将对影响分析仪器的准确性,进而导致水质监测的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1.3 试剂与仪器问题

在水质监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如果试剂或是所选用的仪器存在问题,同样会影响水质监测结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一方面,在配置试剂的过程中,如果所选用的试剂原料含有杂质,其精度与纯度不符合使用的相关标准,那么所配置出试剂的浓度会出现一定的误差,进而导致水质监测结果不准确。另一方面,仪器仪表作为水质监测工作所必需的工具,如果缺乏经常性的矫正导致测量的精度不符合要求,或是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样会降低测量样品的准确性。

1.4 监测测试过程问题

在水质监测的测试过程中,操作人员如果没有严格遵循相关的工序,将会导致水质监测的操作流程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受此影响,无法有效计算和处理水质测试中出现的异常值,导致测量的结果存在偏差。与此同时,在选择监测方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结合仪器类型以及待测物水域性质出发,同样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导致测量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

1.5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问题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是水质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数据处理的过程和细节将对水质监测的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一方面,在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舍取时,如果未能遵循“数据修约原则”,那么水质监测数据的最终结果将难以保证准确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在综合分析监测结果的过程中,审核人员有时为了操作方便,对于一些存在失误的原始记录进行直接计算和修改,违背了水质监测工作的正常工作流程,导致所分析的结果并不能准确的反应实际情况。无法为水环境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的参照依据。

2 提高水质监测工作中技术水平的应对策略

水质监测是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基础性工作,在环保化、系统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应当提高水质监测工作中技术水平。具体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加强样品采集阶段的技术监测

为了提高水质监测工作的整体质量,在样品的采集阶段,应当做好相应的技术监测工作。对于河流监测点位以及断面的采样工作而言,在设点采样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垂线布设的方式,从而保证所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与此同时,样品采集之后,还应当以待测物质的理化性质为依据,选用的适宜的装置容器;在加入保存剂时也要遵循一定的时间顺序。另外,采样技术人员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感,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样品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做好实验室的准确工作

在水质监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为了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还应当做好实验室的准备工作。确保实验室中的温度、湿度、粉尘等环境因素符合实验要求。对于采样装置容器要做好相应地清洗工作;对于仪器仪表要按时做好矫正工作;对于试剂的纯度也要加以有效控制。

2.3 优化样品分析

在对样品进行分析和预处理时,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对样品进行全面检测,同时采用加标回收率方式对样品进行分析,并有效观察溶液温度的变化。与此同时,在对仪器上数据进行读取时,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偏差的出现,从而提高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2.4 强化数据处理和监测报告审批

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相关数据的小数位以及取舍等进行有效确定。同时对数据监测环节的相关负责人的职责加以明确,并进行全面有效的审核,一旦出现错误,应通过负责人的签字和更改之后,对其进行重新审核和更改。由于水质监测结果是以监测报告的完整性为依据,该报告能够对监测的每一环节进行完善而全面的反映,因此,必须要加强监测报告的审批。

2.5 加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水质监测工作的整体质量,还应当加强对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影响,我国各地的实验室在建设规模和程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为了加强水质监测数据的可比性、规范性等特点,应当结合信息管理技术,构建较为完善的水质监测移动网络和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加工与处理,提升我国水质监测工作的总体水平与质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质监测作为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工作质量的好坏将对水环境的防治产生直接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质监测工作向现代化进步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如何有效改进水質监测技术,增强水质监测数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已成为当前顺利开展水资源保护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当前我国水质监测工作存在的常见问题出发,多角度分析提高水质监测工作相关技术水平的有效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邹赛,刘昌明,李法平.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环境监测系统[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09).

[2]陈培源.浅论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J].化工管理,2016(24).

[3]张旋,王启山,于淼,等.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0(11).

[4]刘汉伟,朱汉华,秦桂林.关于水质监测精细化控制措施的研究[J].科技风,2012(20).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文章 工作 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