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自移式转载机履带行走装置设计与计算

2018年12月13日 23:56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

摘 要:介绍了工作面自移式转载机的结构特点,对工作面自移式转载行走机构进行了受力分析,提出了由两组双履带组成的行走装置的回转阻力的详细计算方法。为两组双履带行走机构阻力计算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工作面自移式转载机;多履带;行走机构;回转阻力

引言

工作面自移式转载机是露天矿山扒矿机开采连续工艺中的关键设备[1]。作用是从扒矿机中受料,转载到工作面塔式转载机中进而运输到工作面带式输送机上。

工作面自移式如图1主要由受料带式输送机、支架、液压俯仰装置、卸料支架、卸料带式输送机、履带行走装置组成。履带行走装置是工作面自移式转载机实现走行受料作业的重要承载部件,结构复杂,工作环境恶劣,是工作面自移式转载机实现各项功能的重要保证。履带行走装置主要由底座、履带架、履带、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托链轮、传动机构等组成。

履带数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支承地面的可承受载荷以及在特定矿山中地面允许的承受比压。可采用双履带或多组履带结构形式,由于工作面自移式转载机的跨度较大,行走机构采用两组双履带的行走装置。行走装置担负着工作面自移式转载机的承重、移动和转向行驶等重要工作,其性能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整机的工作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工作面自移式转载机行走装置的具有以下特点:(1)由两组双

履带组成;(2)受扒矿机卸料高度限制履带高度较低;(3)爬坡度小,受地面承载能力的限制开采工艺的限制,一般爬坡度为1:10。

1 驱动功率计算

1.1 受力分析

工作面自移式转载机履带装置在行走时主要受土壤变形阻力、坡道阻力、内部阻力、转弯阻力等。这些力在工程中一般采用经验公式。

1.2 土壤变形阻力

履带摩擦内阻力是由于履带销轴之间的摩擦,以及支重轮,引导轮和驱动轮等滚动阻力和轴颈摩擦阻力而形成的。

1.5 转弯阻力

两组双履带的行走装置的转弯方式如图2所示可分为三种方式:一是一组履带固定另一组履带驱动;二是两组履带以相反方向同时驱动整机绕两组履带的中心回转成为原地回转。三是两组履带同时原地旋转,再向同一方向前进。

1.5.1 单条履带转弯阻力

单条履带的转弯运动可看作如图3所示,沿折线行走,即履带由2至3、3至4为直线运行,而在3处绕履带自身转一角度。

式中:φ-履带和地面间的附着系数,Gf-工作面自移式转载机的地面附着力(N)。

为降低电机发热,应尽可能的减少转弯时间。由参考文献[4]可知单组履带,在转弯时单边转弯所用时间是原地转弯的二倍,所以当地面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采取原地转弯。

3 结束语

经过上述分析,得到了工作面自移式转载机行走装置功率的初步计算方法,为今后多履带行走装置的功率计算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梁媛媛,宋波.露天矿山扒矿机开采连续工艺及关键设备的研究[J].露天采礦技术,2016(6):25-31.

[2]Bekker M G.地面-车辆系统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8.

[3]李勇.多履带行走装置关键设计技术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4]宗跃.双履带斗轮挖掘机运行阻力计算及电机选型[J].工程机械,1989(12):16-20.

作者简介:梁媛媛(1983-),女,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矿山设备研究所,主要从事大型露天矿山设备的研发工作。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履带 工作面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