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琳+张冬
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在对中小学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就有着新的要求,注重设计的安全性和整体质量的保障。中小学的建设质量关乎着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实际设计建设过程中,就要在建筑设计及施工理念方面注重创新应用。文章主要就中小学建筑设计的安全问题和设计的原则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中小学建筑设计的优化策略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能有助于实际建筑设计的质量提高。
关键词:中小学;建筑设计;安全问题
引言
建筑的安全性在建设环节以及设计环节都是比较关键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对中小学的建筑设计,就要能充分的注重安全性的保障。建筑的设计环节,要能从实际出发,对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都要能充分的重视,保障其设计的质量。但在实际的设计环节,由于受到诸多层面的因素影响,对建筑设计的安全性保障还有着阻碍。通过从理论层面加强中小学的建筑设计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 中小学建筑设计的安全问题和设计的原则分析
1.1 中小学建筑设计的安全问题分析
中小学建筑设计过程中,在当前还存在着诸多安全问题,一些中小学建筑的结构设计方面,还是通过墙承重的形式。中小学的建筑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对人员密集以及学生活动的特征。在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比较小,学生也比较活泼,这就需要在交通组织的设计方面能够充分重视[1]。但是从实际的设计情况来看,一些设计人员并没有充分注重这些层面的问题,设计没有结合实际的情况,这就必然会带来安全隐患。
中小学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学校在这一方面的资金投入没有充分化,这也会对设计的质量产生影响。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的楼梯合理化设计是比较重要的,如果楼梯设计不合理就必然会造成拥挤的问题,比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从实际的建筑楼梯设计的现状来看,就存在着超载的情况,这就说明了在对建筑的楼梯设计中,没有对学生的数量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在应用过程中就存在着安全隐患问题。
对中小学的建筑设计中,在设计的标准以及规范方面,没有结合实际的发展进行及时性的更新。对实际的设计指导有效性就不能有效突出。进入到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在对中小学建筑的设计上就要能有新的标准规范,但是从具体的设计情况来看,在这一方面还存在着滞后的问题[2]。在设计的标准规范上没有及时更新,就必然会影响实际的设计效果和质量。对于这些层面的问题就要能及时性的解决,保障建筑设计的质量水平提高。
1.2 中小学建筑安全设计的原则分析
第一,科学性原则遵循。对中小学的建筑安全设计就要能遵循相应的原则,在这些合理性的原则遵循下,对中小学的建筑设计质量才能有效保证。首先要能注重科学规划的原则遵循,这是建筑设计的质量保障基础。学校的建筑建设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以及生活环境的重要场所,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就要能从多个层面加强考虑,在设计中要能够周密的规划以及科学性的取舍。在建筑设计方面能够遵循最新的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以及建设标准等,在科学性的规划设计方面,才能真正有利于设计的质量水平提高。
第二,精细化原则遵循。对中小学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精细化管理的原则遵循,由于建筑设计是系统化的工程,实际设计中就要能考虑到方方面面,只有注重精细化的设计,才能保障设计的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3]。在设计中不只是要能够对设计的安全性得以保障,还要能够将创新性得以体现,能够最大程度的对学生的关爱在建筑设计环节得以体现,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三,安全性原则遵循。中小学的建筑设计方面,对安全性的设计原则要充分遵循。学校建筑属于公共性建筑,并且和政府办公以及商业建筑的设计有着区别,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设计的亲和怡人,以及活泼向上,还要使规范性以及安全性等得以突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安全的保障。学校建筑的设计是关乎着全体师生生命安全的,所以设计中就要能对抗地震能力的安全性设计得以加强,只有在安全性方面得到了保障,才能有助于建筑设计的目标实现。
2 中小学建筑安全设计的策略探究
为保障中小学的建筑安全设计目标的实现,就要能充分注重设计的方法科学性实施。作者结合实际对中小学建筑安全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方法的应用下,就能有助于中小学建筑的安全保障。
首先,对中小学建筑安全的标准要能进一步的提高。在建筑设计的标准规范层面,能够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符合,这样才能在安全设计保障的基础上,在经济上也能得以满足。将这一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就要能够充分注重对中小学教学活动的深入研究,并要能够对中小学的安全保护进一步加强。还要注重和中小学建筑的使用特征紧密结合,对建筑物的内部活动空间尽量的扩大[4]。为能够对建筑交通空间的舒畅性,就要在内部活动空间上进行扩大。具体设计中可使用外廊以及单内廊,廊的宽度不能小于2.1米,中廊的宽度不能小于3米。只有将建筑的设计标准加以提高,才能有助于设计质量的保障。
其次,注重对中小学建筑的安全设计的结构优化设计。中小学的建筑设计中,建筑结构是保障其质量的重要基础,在建筑结构上能够良好的具备,才能在安全性上得以保障。这就需要在设计中对防震减灾法进行详细研读,结合学校的建筑实际使用的功能以及平面和空间的利用等,对建筑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当前采取混合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是比较有效的质量保障方法。校舍的建筑不能使用空斗砖墙以及空心砖墙作为承重的结构。在对于比较容易发生台风地震的地区,就要能够按照实际的地震裂度以及抗风的要求等进行设计。
另外,对中小学建筑的安全设计,在建筑的设计中,要注重细化设计,比如对楼层的合理化分布,以及对栏杆的设计等。对于楼层的设计中,小学教学楼不应当超过四层,对于中学的建筑教学楼层不应当超过五层。在这一标准的设置上主要是为了保障疏散安全,避免学生每天上下楼费力[5]。所以在超过标准的楼层上就可进行设计成图书室以及备课室等。在对建筑中的栏杆设计方面也要能结合实际的情况加以设计。栏杆的设计要能够采用坚固以及耐久材料进行设计应用,在承受荷载的标准上要能达到。中小学的建筑外廊的栏杆高度不能低于1.1米,栏杆不能采取容易攀爬的花路。在走道的栏杆方面是比较重要的防护环节,不仅要能够在栏杆的设计上保障其安全性,还要能够体现出美观性。
3 结束语
在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中小学建筑设计,在设计前要注重对安全性的评估。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提高设计的安全标准,注重细节设计,优化结构设计,以保障其安全性。同时由于学校建筑的功能需求多样性,所以在建筑设计中,要能结合具体的需求进行设计。只有在多方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有助于建筑设计的效果良好呈现,提升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琮.城市建筑设计中体现生态理念的方法分析[J].建筑设计,2016(22).
[2]刘远霞.BIM在建筑设计应用探讨[J].建筑设计知识,2016(08).
[3]刘茜,黄虹,王军.中小学建筑消防设计思考[J].现代装饰设计(理论),2016(08).
[4]廖剑锋,曾晓茜.浅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建筑设计知识,2016(06).
[5]刘子勤.低碳理念下建筑设计应对措施[J].门窗设计,2016(08).
作者简介:王慧琳(1988-),女,吉林省长春市人,工作单位:中元国际(长春)高新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职务: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