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赞+宋慧军+于永强+刘建伟+曹勇
摘 要:弯管技术普遍应用于空调、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多种行业。弯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行业产品的结构合理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因此,对于冷态弯管,合理设计弯管芯棒,提高弯管质量非常必要。
关键词:冷态弯管;设计;弯管芯棒;弯管质量
1 弯管过程及工艺分析
如图1所示,夹紧块夹紧管件头部,与弯管模共同转动,在位于管子弯曲起点的导板控制下,最终迫使管件弯曲到理想状态。其中进给装置除进行管子进给外,还可以控制管子径向旋转,进而控制管子空间角度。弯管芯棒所在位置即为图中进给方向竖直段所在位置。
对于管件而言,管子进入模具前后分三种状态:过切点前,过切点时,过切点后。
过切点前:均为原始状态,未发生弯曲,弯曲未开始。
过切点时:随着转动的进行,到达切点的管件位置不断的进行弯曲,弯曲进行时。
过切点后:管件按照已经弯曲好的状态随着运动,自身不再变化,弯曲已结束。
按弯曲过程,分析可知,切点处即为弯管的最为关键位置,也就是芯棒所处位置。
为弯出理想的管件,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放置上述缺陷的产生,其中,有芯弯管就是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
2 设计
设计要求:弯曲半径为55mm。弯管形式:缠绕式弯管。(如图2)
3 设计过程及原理
首先根据航标对其机构、各个零部件间装配关系,弯曲角度逐一进行分析。
3.1 弯曲角度分析
根据球头芯棒的工作原理,若提高旋转角度,首先就要在干涉位置进行改进,根据图中分析,第一次干涉在图3中左边图形位置(图中圆圈内),球头旋转处干涉,第二次可能产生的干涉位置如图3中右边图形位置(图中圆圈内),相邻球头之间接触。发生干涉。因此确定初步改进位置为:(1)球头旋转中心位置(2)球头处。
3.2 设计更新
3.2.1 球头旋转中心位置改进
如图所示,图中即为球头芯棒干涉位置,为增加其旋转角度,对干涉的位置向两侧偏移,留出足够的旋转空间。
3.2.2 球头处改进
如图4所示,图中即为相邻球头干涉位置,若增加旋转角度,须在弯曲时,将下方球头包裹在上方的球头中,这就要求旋转上球头的最小半径大于下球头的旋转最大半径,才能保证球头芯棒工作时候,上面的球头包裹住下侧球头。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次设计中,将上球头的旋转中心与下侧球头的球心重合,使两球头相对运动时保持恒定间隙,这一点是本次设计的核心点。
在此基础上,为加强芯棒整体强度,降低芯棒变形导致的影响,采用小间隙设计,两球头相对运动时,间隙设计为0.05-0.1。上球头受力时,若产生变形,将抵靠在下一个球头上,这样,芯棒的整体强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3.2.3 找正装置
找正装置在目前的行业标准中,并没有设计,但在目前现场使用是需求的,其原因是工人操作过程中,一个导管弯曲完成之后,换新管时,需要从芯棒穿过去,如果没有找正装置,芯棒头部下垂,换管时需要另外一个人扶正,才能完成换管。
原理为:如图5所示,正常状态时,钢珠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球槽内部,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转动时,将促使钢珠移动,弹簧压紧。球头弯曲到工作位置,工作结束后,当转动球头,当钢珠到达球槽时,在弹簧的作用下,进入球槽内,芯棒处于正常水平状态,头部不会下垂。
这种弯管芯棒在进行管件弯曲时,能够随着弯曲的行程自动调整弯曲角度,并且保证管件内部强度,使管件在弯曲时不会产生变形或褶皱现象,非常吻合管件弯曲的理想状态,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弯曲夹具,具有很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