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谐激励强迫振动理论在电梯的应用

2018年12月04日 21:53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

摘 要:通过简谐激励振动理论,计算出消除电梯曳引机产生的激励振动影响的隔振装置所需要的设计参数,有效降低曳引机振动传递至架机梁、轿厢的振动,使电梯得到较好的乘坐舒适感。

关键词:激励振动;积极隔振;传递比;弹簧系数K

电梯乘坐舒适感两个重要指标,振动和噪声,其中振动还是部分噪声源。在电梯整梯设计时,往往需要考虑对振动进行控制。其中包括抑制振源、积极消极隔振、吸振、振动的主动控制等。文章利用简谐激励强迫振动理论,对曳引机产生的振动进行隔振装置的设计原理简单探讨。

1 理论模型建立

曳引机由于自身的脉冲、曳引轮转动等等,产生各种频率的振动。在整梯结构中,特别是无机房电梯,曳引机往往通过安装于架机梁上再由导轨直接支撑,此时曳引机产生的振动会对架机梁结构产生影响,并通过导轨递到其它部件,考虑在曳引机与架机梁之间增加合理设计的柔性支承-隔振装置,减轻振动的影响。曳引机产生的振动有简谐的也有随机的振动,为了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隔振装置,可取曳引机简谐振动作研究对象。其理论模型见图1。

4 结束语

通过简谐激励强迫振动理论,可以方便简捷设计出合理的隔振装置,同时结合实验数据决定最终的设计方案,可有效降低电梯曳引机的振动传递至架机梁、导轨、轿厢,从而得到较理想的乘坐舒适度。也可以用该理论计算电梯其他部件(如轿底)的减震装置,是值得推广的一种理论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GB7588-2003.電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2]程耀东.机械振动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李志鸣(1981-),男,本科,研究领域:电梯开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文章 电梯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