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安维
摘 要: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地理学科一直被作为辅修课程而被边缘化,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存在较多的问题,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也要求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模式与时俱进,进行相应改革。该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了改变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地理教学 现状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221-02
地理教育对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国民素质教育意义深渊,为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满足信息时代人才需求,强化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初中地理教育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对农村初中地理教學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农村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仍处于劣势地位,教师资源匮乏,硬件设施条件不尽人意,教学效率低下,学校重视度不够,难以贯彻落实地理教育,加强地理教育改革至关重要。
1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1.1 学校不重视地理教学,学科社会认可度较低
地理学科的社会认可度极低,大多数人认为地理学科并不重要,实际教育意义不大。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和教师认为只需要在结业前突击即可获得优秀成绩,不重视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地理知识技能的提高。许多初中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将地理学科边缘化,地理学科课时少。
1.2 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农村初中学校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仍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没有灵活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侧重于灌输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相应地理知识技能,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条件的制约,缺乏开展多媒体教学的物质条件,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课堂教学甚至没有展示基本的挂图和模型,单纯的理论和概念讲解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堂效能较低。另外农村中学地理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教师评价过于传统,过分注重教师教学过程反馈,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教学评价方式手段单一,仅凭试卷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方法过于片面。
1.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处理不到位
尽管新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活动探究内容和阅读资料,但是教师对教材处理不到位,课堂教学中只重视教材知识内容的教授,对需要学生收集信息、分析整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的教材内容忽略不提,忽视了新教材编排中体现的素质教育思想,未能充分整合教材内容,发掘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中习惯于照本宣科,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处理较为粗糙,甚至只将考试考点勾画出来供学生回去背诵,或者组织学生使用题海战术进行练习而忽略教材内容学习。
2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产生的原因
2.1 农村初中学校整体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地理教师资源匮乏
当前我国农村初中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不到位,整体师资力量不足,存在教师学历偏低、年龄结构老化、性别比例失衡等问题,大多数农村初中专职地理教师数量稀少,地理教师基本为兼职教师。兼职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往往把地理课视为副科,有些学校甚至启用主要负责行政教务工作的教师兼顾地理学科教学。
2.2 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基础设施和资料不足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从而导致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基础配套设施相对落后,缺乏现代化教学设施,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等,难以使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甚至缺乏相应的教学道具和教学辅助书籍,校内课程资源相对匮乏,不利于优化地理教学质量。
2.3 优秀的教育成果未能及时运用于教学工作
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攒了相应的教学经验,在实践中领悟了一些教学手段,获得了一些优秀的教育成果。但是这些教育成果难以得到认可,学校对地理学课的不重视,并不关心作为辅修课的地理课教学质量如何。再加上教学基础硬件条件不够理想,使得这些优秀的教育成果难以及时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来,难以有效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2.4 学生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农村初中学生学习依赖性较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自我学习觉悟不够,习惯于被动接受式学习,习惯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开展地理学习,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地理学习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新课标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学习方式有待转变。
3 提高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相应对策
3.1 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中需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意义重大。教师应改变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讲解初中地理湘教版教材中有关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名称和空间分布内容时,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行政单位名称的记忆口诀。最后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口诀最好记,教师可以适当奖励获胜的小组,开展小组竞争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例如,在人口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必要性和控制人口增长的对策,将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归纳总结完毕之后教师再进行补充,鼓励学生开展探究式、合作式学习,锻炼学生搜集信息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地理学习离不开对地图的应用,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空间地域概念,在讲解中国地形特点有关内容时,教师应教会学生从地图上分析地形特点而不再是死记硬背,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简略地形图画法。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3.2 坚持地理教学为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坚持地理教学为生活服务的理念,鼓励学生将地理知识运用到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去,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在讲解中国气候类型一节时,应侧重于讲解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提高对地理学课的重视度,帮助学生树立农业发 展需因地制宜的观念,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农业生产的问题。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相关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环境污染类型一节中,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问题的严峻性,鼓励日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学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3 加强专业地理教师队伍建设
地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对教学质量,为提高地理教学效率,必须加强专业地理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丰富自身地理知识储备,积累教学经验,加强自身的教育研究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水平。富有教学热情、高素质的地理教师才能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始终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当前我国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存在较多问题,学校不重视地理学科,地理学科被日益边缘化,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不重视地理学习。为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学校应加强专业地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应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坚持生活的理念,鼓励学生能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牛峰.浅谈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及对策[J].新课程·上旬,2014(5):142-143.
[2] 杨迪海.浅论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教育界,2013(14):174.
[3] 卢新雄.农村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学园,2013(1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