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兴趣培养与探索欲望的思考

2018年11月12日 19:44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刘学顶++周丽

摘 要: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在积极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其学生的兴趣培养与探索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 探索欲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213-02

1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当人有某种需求时,才会对事物发生兴趣。要让学生喜欢某一门学科,除了兴趣倾向外,很大程度是先从喜欢学科教师开始。只有学生喜欢上你这位老师,他们才会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才会越学越起劲。教师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要学有所成,就得从培养兴趣开始,要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兴趣,才会去探索,去考证。

今天的数学课,笔者和这帮孩子们一起回顾了上节课所讲的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紧接着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随后便讲起了课本的36页的第11题。分析之后,便叫一名刘雪的女生到黑板做一做,结果这个女孩列好了算式却再也不动笔了,我问她:为什么不写下去?没有回答。我再问:一个大西瓜加一个大苹果等于什么?你能用一个数量来表示不?仍然沉默,没办法,只好让她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结果这个孩子在回到自己座位还没坐下的那一刻,流着眼泪说:老师,它们两种水果相加得什么,你让我怎么算?笔者一听,高兴了!她发现问题所在了,笔者便紧跟着追问:“那得咋办?”“换成一样的水果。”“就是,只有一样了,才能计算!看,聪明的你有何好伤心的,不是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么!”随即这个女孩破涕为笑了。给孩子一个成长的空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才能更好的唤醒孩子心底的灵感与共鸣。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欲望

《标准》提出,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孩子爱上数学课程,首先要让孩子爱上你这个老师,这样便能很容易的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在给学生讲《倒数的认识》这一课时,笔者是这么做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吧!六年级的孩子,毫无反应呀!教室里鸦雀无声。第一反应是:这些孩子们,今早怎么了?紧接着,笔者又问了一句:“没预习么?”仍然鸦雀无声。笔者的气似乎消失了,然后静静的,心平气和的说:“聪明的你,今早就是不想说话,是吧?没关系,我给大家提供时间和空间,你们可能不需要我这样一个老师,自习吧!”笔者抱着电脑,快步离开教室,而我的身后,留下了60双怎样的眼睛,笔者不得而知,但是,笔者的身后仍然是鸦雀无声。

除了这节晨读外,笔者还有一节数学课,是上午第三节。第二节课下课时,班长来找笔者,对笔者说:“老师,我听到刘硕说您今天早晨生气了,他还问我,要不我们全班同学跟您道个歉!”一听这话,我就从心底偷笑了:大家也认识到自己错在哪了么?课间操后,笔者步入课堂,第一句话就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倒数,看到这里你觉得我们可能学习有关倒数的哪些知识呢?”这句话,笔者还没说完,就听见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看法。与早晨的表现判若两人,对比太过明显。这节课就这样,在大家激情澎湃的交流,探究中越讨论越激烈,特别是到了练习这一环节,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请你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写出它的倒数,这些数是:8、6/7、1、8/5、0。大家的汇报可谓是精彩、热烈,当一名男孩高兴的站起来说,老师我找了0的倒数是0分之一。其他孩子直接反驳,不对,0的倒数应该是0。这时我紧抓不放,课堂的精彩之处不正在此么?接着就问:“都同意他的观点么?”同学们回答:“是的!”笔者顺着孩子们的思路,附和道:“那就抓紧时间,写一个和0相乘等于1的数。”这时,孩子们都摇头了,我佯装不知问:“怎么了?”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0乘任何数都得0,怎么可能得1呢?”听到这话,笔者开心极了,赶紧问:“那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生:“0没有倒数!”这时教室里那个热闹劲,您就别提了。此时,其他孩子也七嘴八舌的说0没有倒数。借机问道:“同意么?”“同意!0没有倒数!”

“同学们,真是厉害!自己推翻了自己的结论,通过举例论证,证明了结论的错误性同时有得出了新的结论:0没有倒数。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如此聪明的你又怎能学不好数学呢!赶紧把掌声送给自己!”笔者觉得这节课非常成功,不仅是因为孩子们的积极配合,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了,怎么学习数学,如何探究数学知识,懂得了数学知识不是割裂的,它是一个系统的有规律可循的整体。这节课,笔者上的很开心,孩子们学的更开心,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所在么?“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灵,心灵相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兴趣培养与探索欲望来源于生活、用于数学

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课,笔者这样让学生思考:看到这么熱闹的庙会,你能从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表达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其中一个孩子说道:“我发现有许多条毛巾,一共15条,有蓝色的三条,白色的6条,橙色的3条,那么粉红色的有几条?我是这么列式计算的15-3-6-3=3(条)。”当然也有许多孩子也有发现:“老师我能自己说一个吗?她说这个阿姨原本有15个气球,现在她手里还有6个气球,她卖了几个气球?我是这么列式计算的15-6=9(个)。”孩子们都争着说自己的想法,对于这些真实的观察、有个性的表达,笔者给予了鼓励。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积极探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用数学的眼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 兴趣培养与探索欲望要与激励评价相结合

一般说来,兴趣培养与探索欲望要结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激励与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应坚持以表扬为主,激励都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探索。对于学生在探索中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及时、热情的给予表扬,使他们产生一种愉悦感和自豪感,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

总之,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与探索欲望,是一个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承载的启发、渗透和感染的过程。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兴趣培养与探索欲望,教师要把学生兴趣培养与探索欲望有意识地、自觉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使学生逐步形成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从而积极探索,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李秉德,主编.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 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 吴文侃,主编.比较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 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5] 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文章 笔者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