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社交时代新闻社交化传播的内涵探析

2018年10月15日 09:46来源于:科技传播

胡雪妍

摘 要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颠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伴随着社交媒体的进步,社交成为各类宣传、营销、吸聚流量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以及新闻传播研究中的重要方面之一,新闻的社交化传播已逐渐成为新闻传播的常态。

关键词 移动社交,新闻社交化;传播内涵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1-0003-02

新闻传播的载体从纸质媒介到互联网媒介,再到移动智能终端,媒介的更替带动了新闻业务形态的变革。社交媒体的出现,将互联网环境中散乱的网民链接在一起,以社交平台为据点进行沟通交流,新闻传播也逐渐朝着社交化的方向发展。社交媒体赋予新闻传播新的发展空间,社交化的传播方式赋予新闻新的内涵。

1 内容与社交的双向融合

在媒介融合的主流趋势下,各种媒介逐渐呈现出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受众对社交化新闻阅读的需求日益增长,迫使传统媒体顺应时势做出改变,社交化传播是将新闻内容与社交活动结合的最佳产品。

在业务形态的融合方面,社交化将多种新闻表现形式融合在一起,文字、声音、图片、视频、链接,最重要的是融入了受众的反馈机制和自我创造、生产机制和分享机制。在市场融合方面,不同的内容产品相互嵌入,多元组合排列在一起,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构建了新的市场环境,遵循以社交化为准则的市场运作规律,催生出各具特色的新闻内容。在终端融合方面,新闻的社交化传播是将内容终端与社交终端的有机结合,抛开单一的新闻客户端,社交化的新闻传播更符合受众的需求。在机构融合方面,传统媒体早已注意到了新闻的社交化传播趋势,凭借其强大的专业优势、权威优势,成为社交新闻传播的内容供应商,并开发出适用于网络新媒体的运营模式和机构等。

新闻内容本身具有客观性、真实性、严肃性等特点,但是社交媒体平台中的环境却是主观的、虚拟的、泛娱乐性的,这就要求新闻内容在生产过程中要适当遵循社交媒体的“转发逻辑”,在保证新闻原则的情况下,恰到好处地将内容和社交融合到一起,如新闻内容的口语化、简洁化、数据化、直观化、图像化、视频化、轻悦化、通俗化等等。例如,新浪微博140字的字数限制,为了使新闻内容更完整地呈现在受众面前,加入图片、视频、超链接等就成了必要的手段。用140字以内的字数概括视频或超链接中的内容,既要做到准确传达新闻内容,又要做到吸引受众的目光,从社交化传播的角度出发,进行新闻内容的编辑和制作。

2 媒体边界的消融与重建

自新媒体出现之后,有关“边界消融”的声音就从未停止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体的领地被入侵,越来越多传统意义上的“非媒体”进入到媒体领地,拥有了自己的“媒体”[ 1 ]。例如,Facebook、Google、腾讯、新浪等科技公司,基于其强大的产品生态影响力和社交网络系统,开始在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上进军媒体行业,传统媒体不得不面对这一全新的“竞争式合作”的发展局面。

新闻的社交化传播,就是传统媒体为了适应社交化的发展局势所做出的改变,社交入媒、社交入新闻,就是为了让新闻在跨媒介、跨媒体传播中更加轻松顺畅,在传播过程中逐渐消融不同媒介之间的边界的不二选择。新闻的社交化传播,传者与受者的边界被消融,两者意见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在社交媒体中,人人都是一个生产新闻的自媒体,粉丝则是自己声音的传声筒和放大器。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边界也在消融,数字化技术构建着一个个诸如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样的网络帝国,也构建了个人在社交网络中的虚拟空间。新闻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受众传播和讨论,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中同时达成了一种共识,使得社交网络中的虚拟平台与真实社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与其说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包容性一点点侵蚀着传统媒体,不如说是受众崛起的力量在吸引着传统媒体對新媒体的介入,媒体边界的消融与重建都是为了更好的贴合受众。边界消融后,传统媒体由单纯的新闻内容生产转向对外扩张,随着可穿戴设备等其它智能硬件技术的发展,将通过跨屏内容生产构建完整的生态体系,由此产生的新的交互方式,也会促使媒体更加注重社交化与新闻的结合,再通过算法技术进行更精准的个性化新闻推送。

3 传播个体的“节点化”

传统媒体的传播结构是点对面的,媒体是居于控制地位的点,受众是被动的面,而新媒体的传播结构是网状的,新媒体底层结构是终端构成的网络,信息也在这样的网络上流动,从一台终端流向另一台终端,但是,信息流动的核心作用力量是终端对应的用户,建立在终端上的用户构成了真正的传播网络,每一个用户也就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2 ]。对个体用户节点化的定义,即是对传播个体的复杂性、多变性、社会性、动态性的根本认识,受众不再是简单意义上“不定量的多数”,而是具有高存在感的、清晰的、可辨别的、可测量的一个个节点。

移动互联网给了节点化用户发挥的平台,社交媒体则是将每个节点的力量进一步放大,节点化用户通过社交媒体建立起来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使其自身具有了超越传统媒体和机构的传播力量。新闻业正是注意到了这种强大的力量,转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建立自己的账户,从个体节点的位置开始,通过巨大的社交网络形成节点互动效应,以覆盖更多的节点化用户,从而发挥有效的社会传播作用。同时,社交媒体的关系属性又赋予了节点之间相互影响的能力,社交媒体中的节点化用户构成了网状传播结构,每个用户都是新闻生产、传播的“动态节点”,接收并释放出不同的信息讯号,社交化传播使各个节点有了窥视其它节点的渠道,从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如此往复的发生变革与更新。当个体被当作“节点化”看待时,他就成了社会链接的基础单元之一,每个节点也是很多社会圈子的焦点,在不同的社交圈子中散发着个体节点的能量。

4 以分享为核心的中介传播

中介传播来自于对媒介化社会的研究,认为“任何事物都处于被中介的关系之中”中介性是媒介的一种内在属性,媒介能在各种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并可能对这些关系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3 ]。从媒介的中介性来看,新闻的生产与受众的阅读处于被社交媒体的中介过程中,社交媒体作为一种中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新闻的采集、制作过程,影响着受众获取新闻的方式,更影响着新闻以何种形式被扩散和传播。

当个人在社交媒体上阅读新闻时,在内部与自己建立一种沟通关系,基于对新闻内容的解读建立一种认知,并引发大脑产生分享行为。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新闻信息,或是为了传递新闻本身内容,或是通过新闻内容建立自己在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形象,又或是与朋友之间简单的交流与分享等。简单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已经不能概括现在复杂的传播过程。个人在社交媒体中发布的新闻内容,可能只针对于个别受众,也可能针对于现存的社交网络,其目的与动机是不可测的,但是表现出来的行为都是分享。在分享信息的基础上完成社交的最终目的,在中介传播的过程中实现新闻的社会价值。

在移动互联时代,社交媒体的影响绝不只在重塑社会形态上,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的获取、生产、传播和互动的模式,新闻传播也被披上了社交属性的外衣。随着社交媒体在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渐成为新闻传播的必要考虑因素之一,新闻的社交化传播也将成为越来越多学者所关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2015年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R].腾讯网?企鹅智库,2015,11,12.

[2]彭兰.移动时代的节点化用户及其数据化测量[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76-82.

[3]童兵,马凌,蒋蕾.媒介化社会与当代中国[M].1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社交 新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