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管理模式优化
伏虎 谌传新 张国庆
班组是企业生产最基本的组织,是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发展的基础,加强班组管理是事关企业发展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推进标准化作业、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利用新思维、新理论,研究班组管理新新问题,探索班组管理新模式,打造卓越执行的“细胞群”、激发活力四射的“生命体”班组,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健全机制,提升班组管理水平
1.协同机制,提高班组建设效能
强化“一把手”推进班组建设责任,健全组织制度、完善协同机制,从上到下形成强有力的责任体系。工会作为班组建设牵头部门,加强整体设计,强化过程管控,搭建工作平台,抓好统筹协调,做好评先工作,推动班组建设机制高效运转;基层单位要明确建设任务、目标和措施,逐级管控、责任明晰、实施到位。
2.强化责任,提升班组管理水平
科学制定考核指标,做到把控关键、简单高效,为班组核心业务提供明确导向,健全班组建设标准,制定并实施班组技术装备、工器具和办公生活设施配置标准,满足班组工作需要;落实标准规范,加强动态管控,确保管理责任落实到班组、管理流程延伸到班组、管理成效体现到班组。
3.科学评价,完善班组考核机制
制定班组建设考评办法,科学设计考核指标,引导班组工作方向,评价班组建设成效。坚持“少而精、准而实”原则,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合理分配指标考核权重,既有差异性,又有可比性,利用信息系统,实现考评数据自动采集,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检查评价真实,管理流程闭环。
二、优化流程,提升班组工作业绩
1.落实绩效管理,提高工作协同效能
实施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定置管理等措施,促进班组工作过程管理规范,强化绩效管理,实现工作任务与绩效考核到岗到人到事,推动班组管理业务流程和工作协同的扁平化,实现层级更少、环节更短、协同更优、效率更高。
2.夯实安全基础,提高安全管控水平
把“以人为本和生命至上”作为班组安全行为新常态,配强班组安全员,加强安全教育和考核,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履职能力;深入开展“班组安全日”及无违章班组创建活动,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作业现场风险管控和反违章纠察常态机制,加大奖惩力度,树立激励导向,提升班组安全制度的执行力和安全保障水平。
3.应用“互联网+”,提高班组信息化水平
探索“互联网+班组”模式,开展智能化班组试点实践,优化信息系统建设,注重班组用户体验,完善功能设计,加强共享融合,推进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增强班组技术融合、业务集成和创新引领能力。推广智能化现场作业,应用移动互联、智能可穿戴等新技术,结合班组工作特点开发班组作业移动终端,实现工单电子化、作业智能化,提高班组作业安全性、便捷性和准确性。
三、激发内生活力,提升班组凝聚力
1.加强班组党的工作,弘扬核心价值观
按照从严加强党的建设、扎实推进班组党的工作,引导班组党员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学一做”常态化,发挥党员示范岗作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提升职工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增强自主管理,发挥激励约束作用
拓宽民主管理,开展“互联网+”班组自主管理,凝练班组共同愿景,引导班组职工对自身思想、行为及环境等进行目标管理,自我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高效完成各项工作;完善一线班组工作积分制考核模式,深化绩效管理和考核结果应用,发挥激励约束作用。
3.丰富培训载体,提高职工技能水平
围绕实际和实效,拓展班组培训载体,开展“班组微讲堂”,探索“职工大讲堂”,传授技艺经验,建立培训互动平台,持续提升培训成效;深化“师带徒”,加快技能融合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推进技术培训、事故分析和作业现场讲解等多种模式,完善网络教学、现场模拟、专家点评、集中演练等方式,促进职工共同成长。
4.深化人才培养,打造优秀班组长队伍
健全班组长选拔培养评价使用退出机制,通过培养锻炼、民主推荐、公开竞聘、考核评价,促进班组长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把班组长培养成为具有一流职业素养、一流业务技能、一流工作作风、一流岗位业绩的优秀管理者。
四、全面创新,提升班组创效能力
1.开展全员创新,激发职工创新热情
引导职工树立发现问题就是成绩、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的理念。开展群众创新劳动竞赛,通过“五小”创新、QC课题研究、合理化建议等活动,让一线职工技术创新始发于日常工作,实践于生产服务和管理,实现岗位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有机结合。完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价、奖励、保护、应用等闭环管理。
2.發挥劳模作用,提升企业整体创新力
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带头作用,拓宽职工创新渠道,加强劳模(技能专家)创新工作室管理,完善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方法,强化支持保障,凝聚创新人才。
3.深化创新应用,发挥成果链式效应
应用职工技术成果展示平台,开辟创客空间,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加强成果共享和应用,提高创新成果利用率,探索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模式,完善激励机制,推动职工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