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及相关建议

2018年09月29日 21:23来源于:科学与财富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及实施效果的研究论文.pdf

杨健

摘 要:股权激励政策的实施,能激励企业不断的前进,可以激励企业核心人物努力工作,不断提升业务水平。股权激励含义是从政策法规进行实施。我国对上市企业进行划分,实施激励样本。按照实施进展情况、上市公司的分析,对现状进行梳理,从上市公司的激励政策出发,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涉及,覆盖面广,集中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政策相关建议,并希望积极推行。在整个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和预测,达到好的效果,要利用这种股权激励政策带动更好的经济效益。

關键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建议

引言:

股权激励实质就是一种带有约束性的政策机制,在这个激励政策中,希望经营者和高管能通过这种方式将自身利益进行绑定,达到企业管理的最优化。这样,两者有了共同目标,从而可以共同承担企业风险,还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股权的管理者还可以提高工作热情,努力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的价值,最终实现了企业所有者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制度。最终实现企业和管理者的双赢局面。随着我国股权分配的改革和完成,我国多家上市公司提出了股权分配管理制度。

一、股权激励的总体表述

(一)、股权激励是什么

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给投资者和员工的一种经济权利,从而激励投资人和员工以股东的身份与企业同舟共济。可以参与企业的决策、承担企业风险,为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的一种激励方式,同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企业更好的发展,股东也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

(二)、股权激励的背景

股权激励制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直到70年代股权激励才真正作为一种制度受人关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股权激励被多数的上市公司认为能促进管理者达成共同利益的有效方式。但是在我国引进较晚,直到2005年我国证券市场施行股份改革开始,为股权激励制度做了铺垫。然而,在薪酬体系的构成中,股票收益占据绝大多数。随着法律的健全,在《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制法规的修改,才真正为股权激励制度在上市公司的实施提供了保障。2006 年我国证监会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以及 2008年证监会出台的《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第 1-3 号)三部法规的出现,标志着股权激励制度受到法律保护。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实状况

(一)、样本统计股权激励制度情况

样本统计股权激励是从2006年开始的,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在这个期间,我国上市公司额股权激励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实现,当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进行调控和改善。2009年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资本市场一片萧条,股价下跌,企业经营举步维艰,使得更多的上市公司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股权激励制度形同虚设。因此,股权激励政策一度滞后。在2010年市场得到回暖,再到2011年,资本市场开始真的进行经济复苏,达到股权激励政策的新顶峰。

(二)、股权激励政策是如何实施的

早在2010年,A股就呈现出非常好的态势,实施股权方案上市的公司超过70家,在2011年至2012年超过23家,当然在这期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12年也因为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不是非常景气。首先,在2011年和2012年由于股市的低迷,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不得不终止股权激励政策;第二,我国的经济由于经济危机的原因一直走下坡路,许多想进行股权激励的公司因为各方面指标未能达标;最后,其他一系列别的费用过高导致公司终止股权激励。

三、上市公司的整体分析

(一)、加强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并不是很完善,股价与企业利益的挂钩程度比较低,公司业绩的提高,并不一定能带来股价的持续增长。股价的变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中市场的整体状况是很重要的因素,在市场的大环境下,即使管理者不努力工作,股价也会随着大盘涨,但是如果股市处于熊市,即使管理者比较努力,也难免会遇到股价跌落的情况,因此,股权激励难以发挥其真正作用。

(二)、激励计划的期效

激励计划如果没有期效,那么将不利于其实施,我国上市公司中,被披露的股权激励方案需要有效期的分类,结果在近5年来,有超过150家公司通过集中性,将其公司激励计划进行实施,其设置的激励计划并不是与原始股等长,但是受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股权激励计划可以设置未来的几年内的期效,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股权激励需要有一定条件

股权激励政策既然是政策,那么激励条件的规范就可以纳入考核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设定业绩考核,更好的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在其考察的过程中,发现:第一,业绩考核产生的目标太单调,只是从一方面着手,并没有从全局出发,这很容易产生片面性,考核不完全,影响股权激励的效果;第二,大多数的公司使用资产的收益与其他方面指标相结合,单纯的以业绩为考核标准,也没有用财务和市场环境想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其条件过于简单,要密切市场的动向,在股权激励的政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才能促进股权激励政策的实施;第三,让股权激励有一定约束性,约束企业的领导者和高管,通过其各种约束行为让股权激励与他们利用挂钩。

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资本市场有效性

股权的激励政策是与资本市场相辅相成的,单一化的方式提高股权激励政策并不能有好的效果。建立健全资本市场,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对市场进行整体的把握,加大市场的监督,同时规范市场秩序,对于恶意操纵的行为进行严惩,提高市场的公平竞争。只有通过政府的规范和调控,建立一个较好的市场机制,完善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才能提升公司价值,发挥其真正的约束作用,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价值。

(二)、建立健全经理人问责制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作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股权激励的这种方式可以以经理人的形式进行问责。如果在市场经济范围内,经理人因为经营不善导致了企业的亏损或者滥用职权导致企业破产的。那么市场就会做出一个差评,在其职业生涯中也会有污点。因此,不论怎么作为经理人需要认真负责,这就需要国家给予一个建立健全的问责制度。在经理人享受股权绑定所带来的利益的同时,也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很多职业经理人意识相对淡薄,国有控股企业的经营者需要有国家任命。要完善经理人问责制,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市场环境。还要加强对经理人的职业教育和素质提升,约束经理人的行为,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才有利于股权激励政策的实施。

(三)、改善上市公司内部框架

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严重的内部框架把控现象,董事长一般掌握着战略大权,主导着董事会,董事会因为董事长占有股权比较多。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听从于董事长,严重影响股权激励政策的实施。因此要改善这种局面必须内外兼施,完善董事会和独立董事会的职责,在有约束的情况下确保股权激励政策实施。

结语:

随着企业的发展,作为企业的掌舵者不可以盲目跟风和进行内部把控,我国的上市公司施行股权激励政策是非常好的实施举措。每一个企业要结合自身的企业特点,从长远出发,将高新技术骨干纳入股权激励政策中来。政府的宏观调控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规范市场的同时,引导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股权激励制度将其经济利益进行捆绑,更好的作用企业,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杰.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实施现状分析[J].纳税,2017(09):104.

[2]李爱华,范思遥,赵小忠.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商业会计,2017(05):88-90.

[3]李萌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基于康得新公司的案例分析[J].知识经济,2017(02):133-134.

[4]易寒冰.深市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及实施效果研究[J].现代商业,2016(34):130-131.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