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相关问题分析

2018年09月19日 18:51来源于:科技经济市场

试论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论文.doc

张策

摘 要: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成为应用型学科,是适应社会的需求,也是为了使该专业能够长久发展的必要措施。唯有真正实行,才会缓解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施展自己的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特点;学科改革;应用性

1 汉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

作为一门专门培养汉语方向人才的传统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各个学校开设时间长久,因此课程设置的内容及形式相对固定,有着其学科本身的特点。

(1)以文学为载体,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汉语言文学的课堂中,学生主要学习中国文字的运用,从词到句再到文章,学习古今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品读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丰富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加强自身对于文字的运用能力,增加文学底蕴,增长知识。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的人格魅力,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

(2)主要强调文学理论的研究,甚少涉及实践

从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本身特点以及现在的教育模式来看,课堂的内容主要以教师讲授知识分析文章、学生记笔记的形式进行,考试时学生的准备也是背诵笔记,很少有机会进行实践应用的操作。这种教学模式就造成了一些学生只会理论知识,缺乏实际应用能力。也是一些汉语文化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工作的原因。

2 汉语文化学科向"应用性"学科改革与过渡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教育",社会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渴求更是迫切。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更阻碍了人才的发展。由中文专业派生出来的新闻传播、公共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鲜明,对比之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似乎更失去了它的优势。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文字的理解与感悟能力,造成学生社会适应性不强,无法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对于一些基本的办公设备不熟悉或应用型写作不擅长,都造成了学生找工作时的困扰。中文专业就业的严峻性使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向应用性专业的改革,在学习汉语言文学增加自身修养的基础上,另外再掌握一种适应于社会需求的技能,无疑会缓解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因此,为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汉语言文化专业的改革是必要的。

3 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方法及对策

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三个不同的阶段:从获取到理解,最终目的便是熟练运用。为了将汉语言文学知识熟练应用于学科以及社会中,则必须相应第提高其应用性。只有提高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才会进一步提高该学科的教育意义,也更有利于毕业生的就业。

(1)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脚步越来越快,速食文化也变得越来越流行。甚至于一些此专业的学生也开始寻求捷径,无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以及专业水平,甚至智力水平也会由于速食文化的侵染而下降。而只有真正静下心来阅读经典、认真品味的读者,才会从中真正受益。因此,教师应当注重于启发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祖国文字的魅力并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产生阅读经典、感受经典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2)落实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内容的改革

虽然该学科历史悠久,课程内容也已经比较固定,但为了适应社会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是必要的。在保留专业的精髓基础上,考虑到社会的必要需求,在课程的设置上需要有些变动,重新安排课堂内容。在原来专业主要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专业性方面的知识,如计算机基本应用、金融理论基础知识等;同时增加一些应用型文本的教学内容,如公文、广告文案等。考虑到学生自身素养、未来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等因素,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应安排一些实践课程,使学生在毕业后能迅速地适应社会。另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除去专业课程外,安排一些选修课程,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3)建立 "专业型"的师资团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教师是一大关键因素。为了培养专业型的学生,教师也应当具有一些相应的专业知识。然而,现在的大学教师一般都教学多年,只具有自己所教授课程的理论知识,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经历,因此无法较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工作。改革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培养专业型的中文教师。首先,应当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一般语文教师都认为语文教学不需要实践,只要阅读作品,思维上得到锻炼即可。因此,必须使教师认识到当今社会对于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以及专业改革的必然性,只有这样,才会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改革的进程中来。其次,鼓励教师多多学习自己学科之外的知识,培养专业能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师通过这些活动积累起相关知识及经验,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必要条件下减少中文专业的分支

中文专业是一个传统专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许多专业从中分离开来,形成了一些更为具体的新兴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等。而这些专业的剥离,造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性越来越差,就业方向越来越窄。而长此以往,最后可能造成因就业形势而无人报考的悲剧。这些新兴专业本为一体,却因为分科而造成原本为 "母体"的汉语言文化专业应用性不强。因此,为了切实提高该专业的专业性,可以适当将几个关联性较强的学科合并在一起,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也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谭德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21(12):56-57.

[2] 孙明材. 论外语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3(11):46-57.

[3] 谭为宜.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的文学社团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12,03(08):51-52.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