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刘震司长作主题发言\"中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
闫丽
摘 要:为了使我国的水土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应认识到小流域水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并能在回顾治理工作发展历程的时候发现水土保持工作的关键点,通过这样的回顾以及反思制定出可行性更高的治理方案。本文就当前小流域水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回顾以及展望。
关键词:水土保持;土地资源;小流域;水土环境;综合治理
由于过去经济发展形式不科学、生产建设存在问题,导致许多地方发生了水土流失,不仅阻碍了地区经济向前发展,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变环境条件更为严苛。为了避免水土流失情况进一步加剧,我国开展了小流域水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1 小流域水土环境综合治理各阶段概述
当出现水流流失问题后,国家既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及时的采取了治理措施,而小流域水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经历了众多的发展阶段。
1.1 萌芽发展阶段
在最初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治理的阶段中,虽然人们认识到了水土流失问题的危害并开始积极的对问题进行解决,但在最初的萌芽治理环节当中,由于人们缺乏经验,使得小流域水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统一性以专业性方面有所不足,和预期的小流域水土环境综合治理效果存在偏差。这一阶段的最大价值体现在对小流域水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探索方面,正是由于这一阶段中工作者的努力工作,为后续小流域水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技术基础。同时在最初的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就当中,就过去的各种理论方案转变为了实践计划。
1.2 试点治理阶段
当小流域水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这项工作中所吸纳的理念以及技术也在不断的增多,其治理效果显著优化。在这一治理阶段当中,小流域水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者对既有治理工作进行调整,强化了治理工作的统一性,在各地区小流域水土环境综合治理中都执行了更为有效治理技术,避免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分散性。
1.3 治理工作的深化阶段
当小流域水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发展到世纪之交的时候,水土保持工作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治理措施,通过治理措施的使用进一步的优化治理工作的效果。在治理工作的深化阶段中,对于工作质量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将小流域水土环境综合治理和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放到了同一高度上。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中,治理工作的范围有所扩大,不在仅仅是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环境治理,更是开始通过宣传、演讲等方式让更多的社会认识参与到小流域水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通过点滴的努力推动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
1.4 规模化治理阶段
当小流域水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向前推进,治理技术以及理念不断优化,小流域水土环境综合治理也发生了变革。治理工作更加注重体系化以及科学化,发现了各地区治理工作之间存在的内部联系,通过治理工作的规模化发展达到了提升治理工作质量的效果。
2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的主要成果经验
2.1 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通过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对农村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都做出了调整和改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原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农村社会迅速发展,农民收入也大幅度提高。
2.2 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能够合理地配置土地和生态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治理和开发,提高土地植被覆盖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不断增长的人口给土地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同时,经过妥善治理的地区拥有的抗灾能力得到增强,变大片荒漠为沃野千里,曾经一度受到风沙侵蚀的地区在治理之后土地生产能力和植被的防护能力都大大提高。
3 对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前景的展望
作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情况最严苛的国家之一,我国人民在探索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了发光发热,总结出了重要的宝贵的实践经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制度、理论等层面的创新和改进,使得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始终能够和不断趋于多样化的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有效进行。
3.1树立创新意识
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作中融入创新意识,更新治理观念,发挥市场机制在综合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决定性作用,全民治理,全程治理,吸收社会力量,而不仅仅是依靠国家和政府部门的努力。合理而科学的开发机制是保证治理工作切实可行的根本性保障之一,例如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综合治理监管机制等,能够克服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和问题。
3.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今后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要继续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始终维护生态环境建设和小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正常有效进行,加快推动社会朝现代化发展。综合开发小流域的多样化服务功能,处理好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经济需求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小流域水土环境现状制定符合其未来发展的策略方案,而不能生搬硬套。小流域作为江河湖海水源泥沙的主要来源,治理工作是否到位将会决定江河泥沙的增减,部分下游地区的抗洪抗灾工作更是取决于小流域植被覆盖和生态治理的情况。
3.3 朝规模化治理趋势发展
分散式的治理并不能达到小流域水土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因此,规模化是治理工作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大范围的治理,将会带来大范围的成效,但也要在保持“量”的同时保证“质”。治理力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和区域各个部门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工作中需要加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 结束语
我们在未来的治理工作中需要保持从前工作上的优势和长处,同时也要不断创新和改进,进一步促进综合治理工作的自我完善。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工作上总结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无数工作者为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成就。
参考文献
[1]郗静,邓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七星关区燕林项目区庆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成效及经验[J].民营科技,2017(4):222-222.
[2]郑克祥.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由歙县的水土保持工作实践而引发[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7,29(3):55-56.
[3]高瑞娟.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電子版,2016(11).
[4]齐实,李月.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国内外进展综述与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7,3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