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概预算在工程造价应用中的必要性

2018年09月02日 11:59来源于:科学与财富

土木工程概预算教学课件 作者 张岩俊 第十一章 计算机在工程造价管理...

王月

摘要:在现代经济运行中,对经济形势的预期进行研判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经济行动,这种趋势同样表现在工程概预算编制及管理的应用之中。研究拟就这一表现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重要性进行试分析,以期回答工程概预算及其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这一问题。

关键词:工程概预算;工程造价;重要性

每一个经济活动之前,经济主体都会对其预期花费进行评估,工程建设在进行建设之间也不例外,即对本次的工程造价进行预算评估,因此工程概预算及管理应用这一环节就对整个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完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工程概预算及管理在工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使工程的收支差额实现施工方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还可以使工程自身质量实现最优化及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终极目的。

1.概预算编制及管理应用及其特点

工程的概预算指的是在工程建设之前,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对工程所需要的花费和花费的衡量标准进行初步的估计和预计。因此,这项工作具有前瞻性、预期性和不确定性,同时由于每个工程的施工都不是单一部门所进行的,这项工作又具有综合性、多层次性的特点。由于以上的特点性质,决定了工程概预算编制及管理应用,既需要工程施工方在工程施工前期对工程本身要达到的施工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估和预期;还需要施工过程中多部门、多阶段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以期达到预算的准确性和执行的精确性。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有利于保证工程的进度,并顺利达成所有预期目标。

2.工程概预算编制及管理应用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概预算及管理应用所具有的独特特点,以及管理者对工程项目的经济预期使得工程概预算编制及管理应用在工程建设之初及其施工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我们认为其重要作用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工程建设的特点使得工程概预算编制及管理应用尤为重要

这里所说的工程建设一般是指具有实体形态的工程,如:大桥、楼房等。这种工程建设的完成一般都包括计划、选址、施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在这每一个环节中工程概预算编制及管理应用都贯穿其中。我们认为这种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并不是一时一地的工作,其中包括很多环节、很多部门的逐步进行,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个时间的问题。这就决定了工程建设产品具有投入时效长、资金回笼慢、价格变动大等特点,正是由于工程建设具有以上突出的特点和无法回避的短板,所以在工程建设初期和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工程概预算及管理应用的作用才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我们认为工程造价的总和并不仅指工程建设的主体部分的花费,它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指标。

2.2工程概预算影响

工程建设的投入,工程概预算的估值在经过严格的评估和审议之后,进入施工的执行阶段,就会对工程建设的全面推进具有实际的制约和影响力,大到整个工程建设的进度和总造价,小到整个工程建设每个建设环节,工程概预算都影响着它们具体的实施。工程概预算在实施过程中必然有相应的人员进行监管和具体实施,根据以上不确定因素的波动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增减,但这种改动和增减必须依照工程概预算的大体框架进行,不得任意的增减工程环节和工程费用。如上所述,工程建设包括多个层面的工作,而在这些相应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工程概预算都发挥着作用,因此在工程建设中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经济主体可能利用工程概预算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调节能力,进行人为的更改工程造价,这一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我们认为,工程建设作为一种经济活动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应该的,但同时也要以遵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得降低和忽视工程的质量而有损人民的利益和国家利益。另外,在工程建设工程中还要时刻注意和避免工程概预算出现“三超”的现象,这既是市场经济行为的需要也是保护施工人员正当利益的关键所在。

2.3工程定额

运用工程定额计算的工程造价就是在工程施工之前或者工程招标之时就已经确定的工程应花费总和,其在工程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决定了在工程建设中对各个环节的花费预算以及实际的投入。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要想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积极面对工程定额对工程概预算的制约和影响。工程定额既定,因此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工程概预算编排过程中就要合理规划工程建设的各个实施环节,这样就会反过来推动工程设计和实施的合理性,并进一步确定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从而实现工程质量的优化,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工程需求方和工程建设方往往是不同的,因此两者就是经济行为的对立方,需求方为了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会对花费有一定的预期和估计,这样工程建设方为了获得工程的建设权就会尽量满足需求方的预期,这就是实际工程建设中经常见到的工程招标和工程竞标环节。而工程招标和工程竞标对于工程的造价一般都会事先确定工程的总造价,这也就是工程定额。

3.概预算编制质量的提高策略

3.1明确预算编制依据

在概预算编制过程中,相关的编制人员,需要在了解工程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对工程中的重点项目进行区分,从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定额与执行标准角度进行分析,在保证费率合理性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价格差,以此提高建筑工程的性能与质量。概预算编制人员可通过询问的方式,了解和掌握工程的实际性质,在编制过程中做好相关的记录、整理工作,落实材料价格、执行文号、价差调整标准等概预算的编制依据工作。

3.2加强工程设计管理

目前,一些设计单位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专业水平偏低,对于相关的概预算定额以及建筑材料市场价格都很模糊、预算人员又对技术知识不太清楚等等这些原因,导致造价的控制工作只能流于形式。因此,设计单位的领导和负责人必须重视对人员的培训,通过开展一些综合性的专业课程,使他们的专业素质提升。还可以请相关人员做一些相关的讲座,从而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另外,对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加强设计人员对市场动态信息的掌握,时刻观察市场动向,并做出适应性的調整,培养他们的综合业务能力。

3.3提升编制人员素质

编制人员作为概预算编制的主体,应成为企业的重点关注对象,企业应加大对概预算编制人员的培训力度,从整体上提高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从专业知识、施工工艺、材料设备采购、法规政策、投资产出等方面,了解编制人员的实际情况,有效减少概预算编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过程中,相关的编制人员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各个定额手册中的相关规定与说明,对预算编制对象的规模、类型与性质有清晰的认识,了解相关的政策、制度、法规、定额标准等相关的动态信息,加强实践经验积累。

3.4优化预算编制手段

在传统的预算编制过程中,受核算技术与方法的影响,存在漏算、重复计算等问题。在概预算编制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建筑工程的概预算,以计算机网络中的设备、原材料价格变化为依据,对建筑工程的成本进行预测。通过建筑工程综合管理系统的建立,实现咨询、招标、信贷、询价、商务贸易和工程采购商务的网络化,使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达到相对成熟的电子化、信息化水平。

4.结语

工程概预算及管理应用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在总体的规划、投入以及对工程定额的逆向适应中对工程的进度和调整都具有积极的能动性。但是工程概预算及管理应用的实际作用远不止以上几个方面,就市场主体而言,其对实现经济参与者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参考文献:

[1]刘慧.试论土建预算造价审计的重要性与实际应用方法[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7):4-4.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