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年11月16日上午,九级村的中... 然而,它的作用却不容小觑,
韩超
摘 要:锦16块构造上位于辽河裂谷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南端,开发目的层为兴隆台油层。在锦16块滚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个别调整井单层薄,补层后初期生产无法持续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酸化解堵措施,实施后油井得到了显著的增油效果,为今后油井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锦16块;酸化;解堵
1区块概况
1.1地质概况
锦16断块区在锦16断层、锦2-6-9断层夹持下,呈北东-南西长条状南倾断鼻状构造。倾角一般5°- 7°;东西长9.3km,南北宽1.2km。
锦16块兴隆台油层主要为一套扇三角洲前缘河口沙坝为主的沉积,储层岩石结构成熟度较低,胶结程度差,以孔隙式胶结为主,有效孔隙度29.1%,空气渗透率2201×10-3μm2,有效渗透率为750×10-3μm2,泥质含量12.4%。油层总体情况是厚度较大、层数多,断块含油井段1255 ~ 1460 m,具有两套油水组合,共分3个油层组,17个砂组,33个小层。油层有效厚度36.2 m,单层最大厚度20.8 m,一般为5.0 m左右。
原油物性较差,地面原油密度(20℃)0.9317 g/cm3,粘度(50℃)72.78 mPa·s,凝固点-21 ℃,;地层原油密度0.8425?0.8785 g/cm3,粘度14.3 mPa·s,油水粘度比24.6,体积系数1.1037,原始气油比42 m3/t。天然能量小,原始地层压力13.98 Mpa,饱和压力12.71 Mpa,地层温度56o。地层水属NaHCO3型,总矿化度2467mg/L。
1.2开发简史及现状
该块于1979年1月全面投入开发, 目前断块已经历了三次重大综合调整。
1983年至1986年扩大分采区面积的第一次综合调整,把原来的分采区面积从1.3km2扩大到3.1km2。
1987年至1990年进行了完善一、二套层系注采井网和细分层系的第二次综合调整,将原来下层系动用状况较差的兴Ⅲ组单独划分为第三套层系,全块分为三套层系开发,完善了注采系统。
1991年至1996年进行了完善中部分采区和西部合采区注采井网的第三次综合调整,布井21口,设计以2.5%采油速度,年产油74×104t,稳产2年。实施后当年年产油88.3×104t,采油速度2.99%,采出程度37.2%,年末综合含水80.5%。
1997年后进一步完善了分采区一、二层系和西部合采区注采井网。通过调整和治理使锦16块在高含水后期减缓了产量递减。
目前锦16块兴隆台油层油井总井165口,开井129口,井口日产液5241.8t/d,日产油328.6t/d,含水93.73%,折算采油速度0.65%,累积产油量1131.85×104t,采出程度为44.86%,采出可采储量的87.74%。注水井总井81口,开井69口,日注水平9420.1m3/d,累积注水7179.1944×104m3,月注采比为1.72,累积注采比为1.11,注入孔隙体积系数为1.74,地层压力12.50MPa。
2目前存在问题
新井投产初期,日产液较低,后续生产不稳定,检泵过程中反洗出大量灰浆,怀疑固井过程中地层污染,导致近井地带堵塞引起供液不足。典型井如M井,油井层厚1.2m,2018年1月投产,初期日产液10t/d,日产油0.7t/d。五天后不出停,测试地层供液差。
针对锦16块新井投产初期出现的以上问题,总结各区块增产经验,受锦16兴西部综合治理成功的启示,论证后决定对该井实施酸化解堵措施,以实现解堵增油目的。
3酸化解堵技术作用机理
3.1稠化油作用机理
油井酸化处理是油层改造、油井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是将酸液注入到地层中,依靠酸液的化学溶蚀作用,使酸液与油层岩石中的碳酸盐岩、粘土矿物等可融成分发生化学作用来疏通近井地带受堵塞炮眼以及受污染储层。提高油层的渗透性,改善油层中油、气、水的渗透率,从而增加油井产量的工艺方法
3.2酸液类型及性能
油井酸化处理中常用的酸液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3.2.1盐酸
利用盐酸与地层中的碳酸盐岩类矿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氯化物和二氧化碳。
主要用于低渗透性的碳酸盐岩油层及碳酸盐胶结砂岩油层,当井底附近油层空隙堵塞时,也可用盐酸解堵。
3.2.2土酸
土酸:盐酸与氢氟酸按比例配制成的混合酸液。
土酸酸化是利用盐酸中的盐酸溶蚀油层中的碳酸盐类矿物,利用氢氟酸来溶蚀地层中的黏土和硅酸盐类矿物,生成能溶于水或易从地层中排出的物质。
土酸酸化多用于碳酸盐含量少、泥质含量高的砂岩油层,解除井底杂质和沉淀的堵塞,泥浆侵害严重的井用土酸处理也有良好效果。
3.2.3甲酸和乙酸
有机弱酸,反应速度比同浓度的盐酸要慢几倍到几十倍,适用于高温深井。
3.2.4稠化酸
在盐酸中加入增稠剂,使酸液粘度增加,主要用于降低氢离子向岩石壁面的传递速度。
3.2.5泡沫酸
用少量泡沫劑将气体分散于酸液中制成,其主要优点是滤失量低而相对增加了酸液的溶蚀能力,另外其排液能力大,减少了对油气层的损害。
4实施效果分析
针对M井的实际情况,通过酸化解堵措施试验,能够有效疏通油层,提高油层的回压,最终达到增产增油的目的。该井于2018年2月实施酸化,开井后日产液15t/d,日产油5.2t/d,含水53%,截止2018年4月1日,共计生产53天,累计增油256t。
5经济效益评价
利用酸化解堵技术,M井累计増油256t,累创经济效益51.09万元
6结论及认识
(1)酸化措施在锦16块的应用,有效的达到了解堵增油的目的,提高了单井产能,进而提高区块产量。
(2)通过精细研究,认清构造形态、油层发育规律,针对不同单井,摸索实施酸化规律,为油井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3)锦16块为油田稀油区块的典型代表,成功实施酸化解堵措施,实现增产增油,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现场依据。
参考文献:
[1]石亮亮,张文胜,魏星,樊勇杰,王小军.暂堵酸化技术在油坊庄油田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8,15(6).
[2]刘顺明. 油田酸化解堵工艺技术探索[J]. 建材发展导向,2014(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