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延伸 对外汉语教学改革之我见.pdf
温伟清
摘要:现如今,在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迎来新挑战,为提高教学水平,作为相关教师,要充分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入,实现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提高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认知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并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改革
引言
古代汉语作为高职院校重要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需要积极对其进行教学改革,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依托教学实际,进行具体分析,希望策略提出能够迎合时代发展,助力学生对于古代汉语知识的掌握能力不断提高。
1适当增加与古代汉语相关的选修课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其培养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对待教学课程设置,如果确实需要调整古代汉语课节,为其他课程让时间,可以变相增加一些选修课程的时数,例如可以围绕本课程知识,适当增加一些古代传统文化的内容,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量,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2编写适合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
教材改革,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选取什么样的教材适合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针对高职师范教育的教材更是欠缺,多数选用传统的师范本科院校教材,而且选定一本教材连用数年,作为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知识得不到更新,不能了解本专业课程的最新研究动态,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时视野不够开阔,这对教师和学生都不利。因此,我们应大胆尝试从古代汉语教材上下功夫,编写出适合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使用的教材,教材的编写应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并非都要面面俱到,目前高职院校的一些教师正准备着手解决这一重要课题。
3完善教学设备,突出实践教学
在信息时代,要充分利用教学媒体作为古代汉语的载体。《古代汉语》的教学媒体应是以文字教材为主,文字辅导教材、录像、CAI课件等为辅助,多种媒体有机结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教师应在制作多媒体上下功夫,录像教材和CAI课件不应只是对教材知识点的简单重复,应增加新的内容。在制作录像教材和CAI课件时,在文字设计上,语言知识点背景介绍、课文内容分析可以用不同的文体、图标、颜色清晰地列出来;在声音上,用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启发性的语言,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图文处理上,多采用“动”态的效果。
在实践教学中,建立语言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古代汉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语言实训室可以建成“书斋+语音室”形式,书斋中摆放各种经典书籍、笔墨纸砚、文诗雅画等,学生可以在书斋中翻阅各种古籍、练习书画、学习各种民间工艺;语音室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软件诵读各种经典名篇,查阅文选中字、词的解释,句子的分析等,真正把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我们还可以开展实践性活动,将藏书楼、各类书院、各种名胜古迹当作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基地中去,真实感受古代的氛围,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其中的语言现象;也可以让学生开展方言调查,用方言中的古汉语现象加深对古汉语的认识,又可用古汉语知识分析、研究方言。总之,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兴趣,学以致用。
4 加强课外实践训练
4.1课外自学实践与阅读训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完成,所以我们优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对于课上没有重点讲授的内容或需要通过课外学习来加深延展进而转变为能力的内容我们应设计自学与实践题目,如古书注解部分我们的自学实践是尝试阅读古注;诗律部分我们的自学实践题目是尝试写作古诗词;整个古代汉语学习结束我们会要求学生尝试文言文写作等等。对于课上没有讲授的文选我们通过课程平时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课外自已阅读,甚至教材之外的古籍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古诗文部分我们重点讲授诗律,其它有关古诗文的文学内容与意义则分担给古代文学课,并与古代文学课相结合要求学生课外加强诵读,培养学生的诵读水平与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4.2知识实际应用实践训练:让学生走出课堂,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触摸真实的古籍;引导学生到历史文化圣地实地考查,感受真实的古代文化,分析其文化价值;引导学生进行方言调查,分析研究方言。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扩充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如利用本校的图书馆、市图书馆,指导学生查检工具书,了解工具书的使用,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感受古籍原貌;结合平时作业以及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引导学生进行古代文化风俗习惯调查与研究;考察本地文化如就近到博物馆参观,并引导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考察古代文化。
4.3第二課堂实践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和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等相关学科结合,系统全面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演讲、古诗文诵读等等比赛活动,使学生广泛参与,人人参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和研究语言的创新能力。
5教学手段多元化
古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学习或研究古代文献的能力。要想获得这一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具有从语言现象中总结归纳其中的规律并加以运用的能力。对此,教学中应采用启发、引导学生与教师一起总结的方法。训练中,教师要精心选编练习材料,应该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古代汉语作为一门语言课、工具课,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仅靠教师讲授相关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适当的练习。不管是文字、词汇、语法、音韵,还是古文标点、古文翻译,都有必要做一些相关的练习来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古代汉语综合能力。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把多媒体电教技术引入古代汉语课堂,将极大提高教学效率,扩大课堂容量,而由于多媒体教学直观、有趣,学生也会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有了更多的时间用于独立的阅读和思考。
结束语:
古代汉语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了古代汉语,我们才有可能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古代文明。我们应该珍惜古代汉语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它并使之发扬光大。高职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学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从教材的选编、教学设备的完善、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做出适合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工作的改革,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就一定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趋势,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新凤.高职古代汉语教学现状与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3):6-7.
[2]吕超荣.也谈高职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26-29.
[3]韦红立.高职古代汉语教学之尴尬问题[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07):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