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pdf
袁桂池
摘要:语境教学模式的构建,符合大学生实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本文基于口语课堂教学,重点分析如何利用语境进行教学,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境;大学英语;口语
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英语教学在中国的进展却不断遭遇瓶颈。学习英语就是为了交流,但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现象严重,“中式英语”随处可见。针对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利于交际的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语境,让学生有表达的“冲动”,是提高他们口语能力的必经途径。
1语境对于改进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1.1语境教学为口语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传统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式因其教学模式落后而难以保证达到预期的口语教学目的。结合语境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有效资源,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纯粹的英语交流环境中。真实的语境氛围能使学生克服害羞心理,勇于交流,这就为口语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1.2促进英语口语教学的互动性
良好语境的创设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了沟通的渠道,在语境中,学生与教师能暂时脱离师生的关系,成为语境中不同的角色。在此情境下,学生丢掉长期对教师所持有的畏惧心理,能更加主动积极地沟通交流,自信心增强,敢于张口,教师也能借此机会加深与学生的感情,并通过暗示等方式有意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Malinowski,B.1923)。
1.3颠覆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语境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口语教学模式的一次彻底颠覆。教学内容不再使用模板化的对话模式,而是应时应景随时变化。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思考表达方法,改善并充实表达内容。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
2结合语境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措施
2.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与传统的口语课堂相比,现代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更强调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多模态的形式直观地呈现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内容,能够有效地创设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口语教学中,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英语口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生活大爆炸》、《老友记》等经典情景剧的片段,这些情景剧不仅呈现了真实的交际情景,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输入与输出的示范,如发音、语调等,这种呈现方式比书本刻板的讲解要有趣得多、生动得多。在创设情境的同时,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也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语言输出材料,辅助学生完成口语课堂中的练习和任务。充分利用多媒体不仅能够创设语言学习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输入量,而且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强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
2.2熟悉语言环境
在语言学范畴内,语言环境包括口语和听力两个过程,简单来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同时掌握聆听和交谈的能力,属于语言学范畴内“编码”和“解码”两个概念。英语的口语练习,其语言环境涵盖了语音、词汇、语法和背景知识。学生在了解英语的词汇、短句、段落之后,就能够在聆听和交谈时,正确理解对方的语言和表达自己的语言。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的有关要求,大学生口语交流,需掌握交流语言的中心大意,并通过分析、推理和判断,概括和领会口语交流的内容。对此,笔者认为学生需要掌握充足的词汇量,理解主要词汇的深层含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语境线索进行阅读。以“supercilious”为例,假设口语交流时,“supercilious”对于学生来说属于生词,教师说出“Andrew is one of the most supercilious men I know.His brother,in contrast,is quite humble and modest”的短句,该短句中,为“相对照”意思的“in contrast”,暗示“humble and modest”有对比关系的词语,因此可以推测“supercilious”的意思是“看不起,傲慢”。至于语境意识的培养,我们要同步训练学生的语境反应能力和语言重构能力,一方面在教学材料中,增加语境线索,譬如多列举比喻的句子,在交流时让学生推断语境的含义;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针对性解释,通过语境,对下文快速预测,进而归纳总结出语境的主要观念,并逐渐培养成内在化的理解习惯。
2.3学习文化语境
所谓的文化语境,是口语交流学习的升华模式。由于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情境练习的口语交流很容易受到文化知识的限制。我们在掌握情境语境领悟方法的同时,应进一步致力于文化语境的学习。目前教材中很多对话情境,一般都照搬西方社会的交流模式,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等,与中方社会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譬如对话中的“个人主义”理念,而中国人更加重视“集体利益”精神。对于学生来说,文化差异是口语交流很大的障碍,学生进行口语交流,也要逐步了解西方的文化内涵,并熟悉西方人的表达方式,期间需要老师在口语课堂上,在所设计的口语交流语境当中,引导学生提高文化意识。笔者曾经在课堂上以“夸奖”为主题设计口语交流情境,我模拟外国友人夸奖该学生的衣服很漂亮“Your clothes are so beautiful.”该学生以中国人谦虚的常用语言回答“My clothes are not so beautiful.”结果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原因是西方人在被别人夸奖时,一般都会以“Thanks”致谢。从该案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摒弃以“中国文化模式”去套用英语的语言习惯,否则会产生交流障碍,口语交流学习效果适得其反。
2.4利用学习共同体巩固语境化输出效果
学校班级学习共同体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将班级学生合理地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组织学生合作完成小组任务,明确所有小组成员的角色与责任,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的言语交流与资料分享,保证小组成员都享有探索语言形式、进行言语交际的权利。与此同时,教师对学习共同体的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地给出客观的评价。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环境较为轻松,这有利于强化学生语言输出的效果。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不仅能够浓厚大学英语口语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巩固语境化输出的效果。
结束语:
总之,语境是口语交际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需要重视如何构建合理的语境,要以学生学习实际为主,探索各种教学模式的有效结合,以此助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增强英语口语教学的互动性,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少英.语境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学园,2017(12):43-44.
[2]劉娟.语境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英语教师,2016,16(01):131-132.
[3]于丽.语境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交际,2015(0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