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螺杆泵井日常管理水平

2018年08月28日 03:37来源于:科学与财富

采油管理系统软件 -中生潜能 螺杆泵专项技术

张延辉 巴树峰

摘 要:螺杆泵采油是迅速发展起来的机械采油方式,如何进一步提高螺杆泵采油技术和管理水平,已成各油田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收集、整理胜坨油田部分螺杆泵的故障种类、形式,对于不同的故障原因提出了针对性分析及对策,并结合现场典型案例加以说明,以此来完善并提高螺杆泵油井的管理水平,延长检泵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螺杆泵故障分析对策

一、 胜坨油田螺杆泵使用情况综述

螺杆泵采油系统是迅速发展起来的机械采油设备,是继抽油机采油之后的主要机械采油方式之一。当下螺杆泵采油技术已日臻成熟,如何进一步提高螺杆泵举升技术和管理水平,在各油田仍然存在诸多难题,这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二、生产实践中发生的故障形式分类

1、 抽油杆断脱

抽油杆断脱后现象为:油井不出液,动液面迅速上升,电流下降甚至接近空载电流,光杆扭矩远小于正常工作范围。

1.1杆柱断裂和脱扣的原因分析

造成螺杆泵井中抽油杆柱断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抽油杆外径选择偏小;

2)杆体在制造过程或使用过程中存在缺陷;

3)杆管偏磨严重;

采油螺杆泵脱扣的主要原因有:

1)抽油杆柱振动的影响;

2)反转扭矩大于螺纹连接处预紧力产生的扭矩,就会发生脱扣现象;

3)螺杆泵井洗井时,在转子底部造成向上的推力,导致螺纹预紧力和预紧力矩降低,发生脱扣现象;

4)在地面电机停机或过载停机时,抽油杆柱发生高速反转运动,导致脱扣现象;

5)抽油杆柱的连接螺纹上扣扭矩不足、预紧力偏低,出现脱扣现象;

6)螺纹牙齿强度不够、出现撸扣和粘扣失效,导致脱扣现象。

1.2对策

针对以上抽油杆的断脱扣的机理分析,采取杆柱防断脱措施。

(1)机械防反转装置;

(2)井下回流控制阀;

(3)抽油杆防脱器的应用;

(4)扶正器及井下固定装置的合理配置;

(5)平时尽量减少停井;

1.3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图2某螺杆泵杆断:

2011年7月28日不出液,提杆发现从500米处断,管基本完好,上作业检杆检泵,该井杆断的主要原因为抽油杆在长期轴向扭矩作用下发生疲劳断裂。

案例2图3某螺杆泵杆脱:

该井作业十天后停井换盘根后不出液,判断为杆断,提杆发现从35根脱扣,捞杆对扣后,生产正常。该井杆脱的主要原因为作业队施工质量问题,下井抽油杆未上紧,作业监督人员有直接责任。

2泵漏失故障

2.1泵漏失故障原因分析

泵长期工作,定子与转子磨损导致泵漏失。影响泵漏失的因素归根结底是由于泵的密封性故障,其主要体现在井液腐蚀严重、定子与转子长期摩擦间隙过大泵密封失效。

2.2对策

1)监督供货商产品质量,发现不合格螺杆泵禁止下井。

2)螺杆泵井作业时加强与厂家的沟通,根据井况选择最合适的泵。

3)加强日常管理水平,现场生产时严禁无故停井,尽量减少停井次数。

4)加强作业监督管理,保证下井泵及配套工具无杂物,无损伤。

2.3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3某井泵漏停井:

该井2012年5月8日检螺杆泵开井,2012年9月26日(免修仅为4个月),该井不出液,综合判断为泵漏,作业提出泵经拆泵鉴定为定子与转子之间磨损严重,分析为该井出砂,定子也转子应选用抗磨材质。本次躺井的主要原因是与供货厂家沟通不够,未把井况及时向厂家说明,从而导致厂家选泵不合理。以后应加强与厂家的沟通,根据井况选择合适的泵。

3定子脱胶故障

定子脱胶故障表现形式为:泵效下降,动液面上升,电流上升,严重时泵卡无法开泵。

3.1定子脱胶故障分析

粘合剂和套筒之间失效或者粘合剂与橡胶之间失效将引起胶结失效。胶结失效多数是因为注胶过程中产生的生产缺陷;橡胶的损坏也会影响胶结脱胶。

3.2对策

1)监督供货商产品质量,发现不合格螺杆泵禁止下井。

2)螺杆泵井作业时加强与厂家的沟通,根据井况选择最合适的泵。

3)加强日常管理水平,現场生产时严禁无故停井,尽量减少停井次数。

4)加强作业监督管理,保证下井泵及配套工具无杂物,无损伤。

3.3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4 图5某井定子脱胶停井:

该井2011年6月7日泵卡不出液,停井不反转,开井过载保护停机,提出转子洗井无效,转子放不下去,分析砂卡,上作业检螺杆泵。提出杆和转子均完好,提出油管和螺杆泵,发现螺杆泵密封胶破碎,作业检换泵后生产正常。

4管漏失故障

管漏失故障表现为:泵效下降,严重时不出液,动液面上升,电流减小等。

4.1管漏失故障分析

作业时油管上扣未达到要求扭矩导致漏失,或油管扣已损坏未检查出,使用后漏失。在工作过程中转子将正向扭矩传递给泵筒及尾部油管,油管在扭矩作用下正转,发生泵下油管紧扣,泵上油管倒扣的现象,此类现象多发生在泵上与泵下油管尺寸及上扣扭矩有差异的井中。在停机时转子倒转,反向给油管一个卸扣作用力造成泵上部油管倒扣松动漏失。另外杆管偏磨也会造成油管漏失。

4.2对策

1)监督供货商产品质量,发现不合格油管禁止下井。

2)技术人员加强分析选择合理的杆管搭配及尾管锚定装置。

3)加强日常管理水平,现场生产时严禁无故停井,尽量减少停井次数。

4)加强作业监督管理,保证下井泵及配套工具无杂物,无损伤。

4.3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6某螺杆泵油管漏失:

该井2013年3月15日不出油,停井反转,电流由正常19A降至17A,开取样阀放不出液体,初步判断为管漏或泵漏,作业7队上作业检螺杆泵。提出梯型扣杆和油管发现严重偏磨,泵上第12根油管丝扣偏磨出半圆形缺口,据此情况更换连续杆搭配内衬管,作业后生产正常,该井躺井原因为技术人员分析不到位,杆管配套不合理。

三、结论

影响螺杆泵采油井检泵周期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泵出厂质量的影响。

2、作业队施工质量的影响。

3、技术人员分析及井下工具合理选择的影响。

4、采油队现场管理水平的影响。

5、油井井液及井况的影响。为了保证螺杆泵采油井正常生产, 延长螺杆泵采油井检泵周期和适应螺杆泵采油井管理的需要,建议根据以上因素制定详细的螺杆泵采油井管理办法,从而提高螺杆泵采油井管理水平,提高采螺杆泵采油井的免修期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建宁,屈文涛.[螺杆泵采输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8

[2]利弗?尼立克,吉姆·布伦南.[螺杆泵与井下螺杆钻具][M].侯玉芳.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3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螺杆泵 作业 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