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营盘镇创新试点企农联建农家乐新模式
摘要:我们国家经济技术的发展不断稳步上升,农村乡镇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也在慢慢缩小,高速发展的经济也给乡镇带来了空前规模的发展前景与规划。于是对乡镇来说,合理的变化发展能促进其产业的优化处理以及加强其变化趋势。本篇论文通过对创新空间模式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和建筑意向,为乡镇的集中交流中心“乡镇客厅”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模式;平台;建筑;规划
中图分类号:TU243.1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 研究背景
为进一步深化政府“最多跑一次”的工作理念;不断拓展基层治理工作的思路;通过创新空间模式来引导和推动基层工作方式的转变;基于以上几点原因,市级政府着力开展基于创新空间模式的乡镇集中交流中心“乡镇客厅”的建设。
1.2 研究意义
乡镇客厅的研究与乡镇城镇建设、乡镇经济发展、强化政府服务功能息息相关。我国乡镇客厅的现状不具备政务、服务、商务功能,以宣传、展览、介绍乡镇概况为主,功能单一。本篇论文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创新空间模式的“乡镇客厅”建设来引导和推动基层工作方式的转变,为贯彻落实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设意见,为强化乡镇政府的服务功能、优化乡镇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创新乡镇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供基础保证。
2 构建理念及建设目标
所谓的“乡镇客厅”即为集政务、服务、商务融合一体的乡镇便民服务综合体。即基于政务服务的综合治理平台、市场监督平台、综合执法平台、便民服务平台四个平台与服务商业办公的公共服务中心、邻里商业中心两个中心的乡镇集中交流中心。
2.1 构建理念
基于“乡镇客厅”的概念,其构建理念应切合以下三个方面:①需求导向:结合乡镇四个平台建设、互联网+政务建设;结合百姓实际公共活动、商业需求确定功能。②功能融合:应打破常规,使多种功能相互融合、穿插,让政府服务更加亲民化。③空间创新:根据乡镇不同情况,确定建筑空间大小和组织模式形式。
2.2 建设目标
“乡镇客厅”最终目标建成一个集政务、服务、商务融合一体的乡镇便民服务综合体,打造基层群众“最多跑一次,开心跑一次”的全新样板。
3 功能构成分析
“鄉镇客厅”由政务服务的综合治理平台、市场监督平台、综合执法平台、便民服务平台的四个平台与服务商业办公的公共服务中心、邻里商业中心两个中心的功能构成的,“四个平台”和“两个中心”的具体功能影响并决定乡镇客厅的空间构建模式,空间构建模式同时影响功能的作用发挥。
3.1 “四个平台”功能分析
综治工作平台包括:信访办、调解室、流管所、禁毒工作站、法援站等功能。市场监管平台包括:食安办、农管办、经管办、安监站、环保所等功能。综合执法平台包括:城管办、环卫所、交通办、五水共治办等功能。便民服务平台包括:社保、民政、计生、互联网中心、联审联批中心等功能。
3.2 “两个中心”功能分析
公共服务中心:政务培训、文化活动中心、医疗服务站、市民图书室、商务中心、展示中心、科普中心。
邻里商业中心:快捷美食中心、小吃店等、超市、精品菜场、工艺品店等、休闲茶吧、小型影院、书吧等、室内活动中心、商业培训机构等、养生馆、健身吧等、乡镇药店、保健器械专卖等。
4 选址、规划与构成
4.1 选址规划原则
乡镇客厅的选址需要符合乡镇总体规划用地要求,交通便利、可达性强(应有公共交通可达),不宜设在乡镇主要干道交叉口等交通复杂的地块,积极鼓励在原有商业、广场、公园旁改建、扩建。
规划的原则要基于目标,同时突出乡镇的特点,规划的尺度适宜、节约用地、功能完整、能突显文化。
4.2 面积构成
根据四个平台和两个中心的各功能需求、协同办公要求、商务之间的联系及配套设施配置等方面分析,通过建筑设计中的指标计算,对四个平台、两个中心的面积配比及场所面积汇总如下。
4.2.1 四个平台
综治工作平台由信访办、调解室、流管所、禁毒工作站、法律援助站等面积构成;市场监管平台由食安办、农管办、经管办、安监站、环保所等面积构成;综合执法平台包括城管办、环卫所、交通办、五水共治办等面积构成;便民服务平台由社保、民政、计生、互联网中心、联审联批中心等面积构成。四个平台共面积约2000m2,且鼓励大空间办公,加大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
4.2.2 两个中心
4.2.2.1 公共服务中心面积构成
政务培训包括:普通培训教室、多媒体培训教室等(约200m2)。文化活动中心包括:戏剧角、业余棋社、舞蹈教室等(约300m2)。医疗服务站包括:治疗室、护理室、卫生宣传室等(约100m2)。市民图书室包括:图书室、阅览室、报刊室等相关功能(约200m2)。商务中心包括:复印、打印、传真等常见办公功能。(约100m2)。展示中心包括:乡镇发展模型、多媒体宣传室、乡镇名人宣传栏(约200m2)。科普中心包括:安全、环保、避灾、自救等科学知识教育栏(约100m2)。行政服务中心包含六大功能,面积约为1200m2。
4.2.2.2 邻里商业中心面积构成
吃:包括快捷美食中心、餐饮、小吃店面等若干(约500m2)。购:包括日用超市、精品菜场、工艺品店、文具店等店面若干(约500m2)。闲:包括休闲茶吧、小型影院、咖啡吧、休闲书吧等休闲场所若干(约800m2)。教:包括商业教育培训中心、室内乒乓球场等文教场所若干(约500m2)。养:包括养生馆、健身馆等休闲养生场所若干(约300m2)。医:包括乡镇药店、保健器械专卖店等场所若干(约200m2)。邻里商业中心包括吃、购、闲、教、养、医六个方面,面积约2800m2。
4.3 场地面积汇总
集中绿化包括:儿童活动场地200m2,成人健身场地200m2,其余为绿化景观及其配套的亭廊、座椅若干(约1000~1500m2)。广场用地包括:创造一个有助于市民交流、休憩、驻足停留的空间,同时满足必要的人流集散(约1000~1500m2)。停车用地包括:地上配置50辆机动车停车位,100辆非机动车停车位,可根据场地条件进行调整(约1500m2)。 退让用地包括:根据乡镇规章和现有规范,对场地进行退让。各乡镇可根据当地实际条件,对功能、面积进行调整和取舍。
5 空间模式探讨
通过对乡镇客厅的功能、面积指标的配比分析,结合乡镇具体情况,“乡镇客厅”作为集政务、服务、商务融合一体的乡镇便民服务综合体,空间模式更为关键,尤其是通过创新空间模式来引导和推动基层工作方式的转变。为此对“乡镇客厅”的空间模式分为“三合一”模式、“二合一”模式、全分离模式、混合模式四种基本模式进行探讨。
5.1 “三合一”模式
将“四个平台”、公共服务中心、邻里商业中心的功能归于一个建筑内,适用于用地比较紧张的地段。如图1所示。
5.2 “二合一”模式
将“四个平台”、公共服务中心、邻里商业中心的功能归于两个建筑内,适用于公共服务中心面积较小的模式或改造模式。
5.2.1 新建模式
例:公共服務中心面积较小,融“四个平台”和公共服务中心于一个建筑。如图2所示。
5.2.2 改造模式
例:在原商业区中改造,利用原商业业态,如图3所示。
5.3 全分离模式
将“四个平台”、公共服务中心、邻里商业中心的功能归于独立的建筑内,适用于用地相对宽裕地段或改造模式。
5.3.1 新建模式
例:用地相对宽裕地段。如图4所示。
5.3.2 改造模式
例:在原商业区中改造,利用原商业业态。如图5所示。
5.4 混合模式
将“四个平台”、公共服务中心、邻里商业中心的功能大致归于独立的办公区内,但是保证一些空间之间的互相连贯、交流,着眼于灰空间的创造。适用于空间灵活度要求较高的场地。如图6所示。
6 建筑意向
乡镇客厅在建筑处理上,首先要考虑建筑的共性,即场所的公共性和公园化;
建筑的公共性和开放性;公共服务中心和休闲商业高度融合性;采用大空间办公,提倡各部门的协同性;提倡办公的智能性。其次在建筑造型上结合当地经济、文化需求可采用现代型、文化型、乡土型等有特色的建筑意向。
7 结束语
“乡镇客厅”的发展离不开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创新空间模式的“乡镇客厅”将引导和推动基层工作方式的转变,带动乡镇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百姓实际公共活动、商业需求,使多种功能相互融合、穿插,让政府服务更加亲民化。
参考文献:
[1] 吕崧毓.基于DEA模型评价的新农村住区使用效率研究[D].重庆大学,2016(25):93-94
[2] 姜海.既有乡村住宅再生设计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64):12-52
作者介绍:
孔爱散(1975-),女,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