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铁路信号转辙机技师论文
王耀
摘 要:在铁路信号系统中,电动转辙机作用重大。ZD6系统是重要转辙机类型,实现对道岔开通方向的有效改变,锁闭道岔,达到对道岔位置状态的准确反映。
ZD6系列转辙机在铁路领域应用广泛。这种转辙机适合于单开道岔及复式交分道岔,一般控制时速在120千米/小时。转辙机能够有效实现单机与双机牵引道岔的功能,同时满足多种道岔的运行要求。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电动转辙机仍会发生故障,对铁路运行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为此,要准确掌握转辙机的常见故障,深入剖析原因,积极总结经验,构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促进电动转辙机的有效运行,在根本上为铁路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铁路信号;电动转辙机;检测;维护
前言:在铁路行业飞速发展的进程中,铁路信号准确性与可靠性引起关注,成为影响铁路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针对信号系统,采取科学的故障处理模式,要重视检修技术水平的提升,这也是铁路运行良性發展的重要内容。ZD6型号电动转辙机具有较高的普及率,使用率较高,在铁路运行中至关重要。为了有效提升其应用可靠性,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掌握自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同时,与先进转辙机进行全面对比,明确故障发生的根源,有针对性地进行进行预防与解决,以便大幅提升转辙机的整机可靠性。
1基于行业发展实践深入剖析电动转辙机常发故障及诱因
1.1转子断格问题诱发引发电动机故障,影响转辙机正常启动
一般情况下,电动转辙机的电动机出现故障,很多时候是转子出现断格问题,同时,故障位置出现在碳刷位置,影响电动机的正常启动。碳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松紧适宜,一旦过松或者过紧,都会造成电动机火花较大的情况,电动机不启动的问题很难避免。
1.2温湿度诱发摩擦电流过大,阻碍减速器功能的发挥
减速器功能的发挥与温湿度关系紧密,一旦不适宜,摩擦电流就会出现。一般情况下,在冬季,抑或是湿度较大的时间段,摩擦电流就会出现增大的情况。相反,在夏季的时候,气候干燥,摩擦电流就会随之减小。基于这种情况,摩擦电流偏差就会超过0.3A。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摩擦带自身连接结构有着直接关系,其一,摩擦带厚度不均匀,其二,夹板弧度不一致。另外,如果摩擦带与内齿轮接触面积出现差异,电流偏大现象也会出现。
1.3干摩擦影响自动开闭器功能,诱发转辙机转动的无效性
转辙机在锁闭位置的时候,检修人员与信号人员配合出现问题,尚未进行锁闭情况的及时通知, 使得道岔结合部作业的时候,拐轴深受外力影响,变形情况极易发生。如果拐轴与拐轴孔此时润滑不佳,处于缺油状态,干摩擦就会诱发运行卡死现象,致使转辙机动接点很难实现准确转换。另外,基于列车长期震动等因素,动接点紧固螺母很容易出现松动问题,致使调整螺丝同时松动,改变动接点与静接点接触深度,甚至影响挡销板功能的有效发挥,连接销发生脱销现象。在解锁的时候,速动爪需要与速动片保持合理间隙,通常控制在0.2毫米以上,一旦过低,速动爪就会被速动片顶住,解锁操作被阻值,转辙机无法实现正常转换。
1.4弹片压力的降低导致移位接触器功能无法实现
铁路运行的突出特征是时间较长,长期处于震动状态,致使移动接触器的弹片自行弹起,集中体现在接触器固定螺栓松动以及齿条块平面顶起移位接触器的触头。
1.5 齿条块与锁闭齿轮的缺陷诱发转辙机故障
对于挤切销的更换,要力求谨慎,一旦出现齿条块未拧紧的现象,锁闭齿轮与齿条块直接就会发生卡阻,阻碍转换及转换功能的实现。如果锁闭齿轮起动齿在齿条块内侧的间隙低于1毫米,就会引发齿与条的碰撞现象,转辙机无法实现灵活转换。
1.6道岔密贴过紧诱发道岔结合部问题,影响转辙机的锁闭
对于道岔结合部的问题,主要源于道岔过紧的密贴性。这种问题发生在检修人员与信号人员沟通不畅的前提下。在道岔结合部作业的时候,轨距被改变,出现道岔密贴过紧的情况,转辙机无法实现锁闭。这种问题表现为杆卡缺口故障。直接诱因通常包含:尖端杆螺帽出现松动,道岔尖轨蹿动,道岔吊板等。
2如何提升铁路信号电动转辙机的检测与维护水平
2.1重视电动机转子与碳刷检测,有效维护电动机运行的稳定性
对于转辙机而言,电动机是核心,是维护运行稳定性的关键。因此,要做好电动机转子的断格测试。在检测的时候,促使其进行缓慢转动,在万用表的支持下,明确转子刷间电阻,如果实测数值在5.7欧左右,代表电动机状态为正常。一旦出现过大的情况,就有可能引发断线故障,需要对电动机进行更换。另外,要对碳刷进行检查,保证碳刷松紧适度,一旦遇到过松或者过紧的情况,需要进行调整。如果调整效果不佳,也要进行电动机的更换。
2.2有效平衡温湿度与摩擦电流的关系,维护减速器摩擦电流的可靠性
减速器摩擦电流与温湿度关系密切,因此,当温度降低或者湿度增大的时候,需要适当减小摩擦电力。反之,增大摩擦电流。另外,如果减速器内齿轮出现锈蚀现象,要进行及时除锈处理。针对减速器摩擦带附带油质的问题,要及时清理,更换摩擦带。一旦内齿轮与外壳出现较大间隙,诱发漏油现象,需要及时更换减速器。对于摩擦电流超限的问题,可以及时更换摩擦带,另外,也可以通过加装摩擦电流调节器来解决。
2.3做好自动开闭器润滑工作,维持较好灵活性
对于开闭器,要做好检查柱与开闭器座孔之间的润滑工作,同时,提高与信号线路人员的配合度,尤其保证道岔结合部工作的时候,转辙机处于锁闭状态。另外,重视拐轴与拐轴孔的润滑。除此之外,要定期检查调整螺钉,避免紧固螺母出现松动,保证处于紧固状态。对于解锁状态的速冻爪与速动片,间隙要大于0.2毫米,同时,定期对衬套与主轴进行注油。
2.4增强移位接触器的可靠性
为了提高移位接触器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避免弹片自动弹起,需要对弹片压力标准进行提升。在点检的时候,要对接触器进行垫片试验,一旦出现不符现象,要进行及时调整。
2.5有效避免齿条块与锁闭齿轮转化卡阻现象
当挤切销更换完毕之后,需要对齿条块的螺堵进行拧紧,防止锁闭齿轮与齿条块直接出现卡阻现象。一旦出现锁闭齿轮的起动齿在齿条块缺齿内侧间隙低于1毫米,需要立即对转辙机进行维修。
2.6提升与检修人员沟通的顺畅性,有效降低道岔结合部故障
道岔结合部故障的避免需要从多角度进行防护。首先,要防止道岔各部销控旷动出现超限的情况,保证螺栓与螺帽处于紧固状态。一旦发现第一连接杆螺丝松动,道岔尖轨窜动,或者道岔密贴过紧的问题,需要与检修人员进行及时沟通,对其进行有效解决。针对道岔的行程,需要构建动态检查记录簿,强化点检时的准确测量,以便更加及时与准确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要定期开展操纵道岔试验,目的是准确、及时地发现道岔使用中的不足与问题。
结束语:综上,针对铁路信号电动转辙机,为了强化对其检测与维修问题的深入分析,以ZD6型电动转辙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使用中常见故障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主性应对策略,有效减少转辙机故障发生率,切实提升转辙机运行质量,为保证铁路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旺斌. 灰色神经网络在S700K转辙机故障诊断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
[2]张凯. 基于神经网络的铁路道岔故障智能诊断研究[D].长安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