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载体变化浅析摄影数字传播相比摄影艺术出版的新特点

2018年05月15日 05:35来源于:科技传播

基于载体变化浅析摄影数字传播相比摄影艺术出版的新特点-知识改变命运,我要每个月看完两本书以上 励志吧

董琦

摘 要 随着摄影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摄影艺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从“书籍”这一载体演变到“屏幕”上,给摄影作品的传播带了许多新的特点。文章先大致归纳摄影作品传播载体的变化:卡纸到书籍到屏幕,而书籍却仍旧被认为是摄影作品最理想的展示环境。结合数字传播时代的具体案例,将摄影作品传播的新特点概括为:摄影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和从“5W”模式来分析传播模式发生变化的变化。

关键词 载体变化;摄影艺术出版;摄影数字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08-0027-02

1 摄影作品载体的变化

西方摄影史可以分为三大阶段,“照相馆肖像时代”“手持相机时期”“数码摄影时期”。第一阶段从摄影刚发明的1830年代至1890年代。这个时期拍摄器材笨重,操作繁杂,工艺复杂。第二阶段从1890年代柯达使用第一台手持小型相机技术刚出现至1990年代数码摄影兴起之前。第三阶段,互联网飞速发展,小型手持相机和手机的拍摄效果越来越强,摄影进入数码时代。

由于技术和设备的要求,早期摄影技术只有少数人才能接触到,而21世纪以来,每个人都能成为照片的拍摄者。摄影艺术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现式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技术不断变化中,摄影载体变化十分重要。早期摄影作品的陈列和展览,都是摄影师通过暗房工艺将作品洗出来,通过卡纸呈现,称其为原作。但是这样接触的条件高、范围小,而书籍能够很好地呈现摄影作品的原貌,且传播的范围相对更广,很快通过书籍来传播摄影作品成为一种途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摄影门槛的降低,摄影从小众变得大众,摄影也有了“社交网络化”的特质。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摄影作品的载体不断变化,本文将这3种载体归纳为:卡纸、书籍到屏幕。三者并非后者取代前者,而是共同存在,在不同场合使用的载体不同。

2 书籍仍旧是摄影作品最理想的展示环境

与博物馆、画廊的陈列相比,书籍形式的影集,几乎可以视为长期的展覽形式。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由于彩色印相技术的发展,许多摄影师开始大规模地拍摄照片。直至此时,即便照片确实是用卡纸衬垫,框材装裱,并且放在画廊的墙面上进行展示,这种陈列方式总有些随便,参观者很难在观展中读懂这种陈列顺序的逻辑与故事,而且给作品比较欣赏带来一定难度。通过卡纸呈现,框材装裱的摄影作品,对于博物馆的墙面来说,实在太小了,不适宜观看。而在书籍和画册中,编辑可以自行编排,选取适合读者阅读的大小和排版方式。摄影把自己寄托于印刷媒介,从许多意义上来看,书依旧是它最理想的展示环境。

而摄影作品通过书籍传播相比于屏幕进行的数字传播,有以下几个优点:

1)编辑用心得选题、编辑和排版,为摄影作品增加了更多的文化价值,呈现给读者的作品更具艺术性、更有冲击力和文化意义。

2)书籍传播的摄影作品,是一种长期存在,读者可以随时翻阅、做记录,给读者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且可接触性强。

摄影作品是静态的,需要反复地欣赏、揣摩。摄影作品通过书籍传播,经过了编辑的选择、排版等流程,采用主题聚合等方式将作品串联起来,赋予排版形式、用纸以新意,能够让摄影作品的形象、意义更加透彻地展现出了。通过书籍传播摄影作品,可以选取的题材十分广泛,而且传播效力不会淹没在图片海洋中。并且书籍自身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书籍是最高还原度呈现摄影作品原作的方式。艺术作品的欣赏启发性最大的途径是看原作,但是接触到原作的途径难度大、时间短。由于暗房工艺和摄影师的偏好不同,摄影作品经典性可能在仿品或数字相片里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现。而书籍传播摄影作品,经过专业编辑、出版社严密的把关、校准,能够在还原度和范围上达到最优化。

3 摄影数字传播的几个新特点

谈及摄影数字传播时,由于拍摄器材的普及,人人皆可成为“摄影师”,摄影艺术的大众普及性极强。拍摄者变成普通大众,相机的使用根本不受年龄和教育程度或者个人资历上的限制。不用暗房技术来增加摄影表现力的所谓“直接摄影”人人皆可为之,摄影不再单纯是一门艺术,更成为了一种大众文化,倾向于图片。图片数字传播中,交流的内容不仅仅是文字,任意一张图片也能成为交流语言,可以用图片来进行对话。互联网时代,摄影的数字传播模式发生着极其剧烈的变化。

3.1 摄影成为一种大众文化

摄影艺术的大众文化品性往往被忽视或遮蔽。将摄影艺术置于大众传媒文化的整体背景中来加以考察,对于理解摄影艺术的当代文化特性与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摄影艺术的大众文化品性主要表现为大众普及性、机械复制性和日常生活性①。大众文化是伴随现代传播生产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兴盛发展,我们已进入到一个大众文化的时代。

拍摄摄影作品的门槛变得极低,作品的拍摄者更多是不专业的业余爱好者,摄影作品的艺术性相较于以往有所降低,拍摄的作品更多只能称之为照片,但是照片成为了大众娱乐的重要方式。

全球每日照片的吞吐量难以估计,一个可参照的数字是,美国几家主流社交网站每日的照片分享数量是18亿张,为2013年的3倍之多②。在这个让人眩晕的数字背后,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统计结果,滔滔不绝涌入网络的照片,其中有差不多一半在不到10秒之后就消失了。这指的是一些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比如Snapchat,其设计是阅后即焚,照片根本不用保留下来。“自拍”一词最近几年就非常流行,而吃饭前要将每道菜肴拍下来分享到朋友圈,也是非常流行的行为。数字传播时代,传播的内容显得没那么重要,更为重要的是传播的过程,是大众参与使用现代传播生产技术的现象。

3.2 传播模式发生变化

数字传播时代,摄影作品的传播模式发生极大地变化,以笔者切身体验的“槽边往事”照片互推功能为例。2015年12月28日,《槽边往事》发布了第一张天空照片;2016年5月22日,交换照片超过100万张;3月23日,一篇推送正式提出换照片要求;4月8日,换照片玩法大致成熟。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的一个交换的照片数量就能达到100万张,这与传统的摄影作品出版的书、办的展馆可以展示的照片量比起来相当可怕。

这个的“照片互推”功能很简单也很好接触到,经过几次升级,玩法成熟,逐步了加入拍摄者的水印、照片互相交流等功能。最初是用户发送一张照片到,公告后台从收到的照片里随机回复一张。这只是一个分享的平台,后台回复具有随机性,是一种无目标受众的大众传播方式。其后加了水印,知道了照片的拍摄者,图片的来源,传播的可信度一定增强,同时也具备了人际传播的基本要素。在最新的玩法中,用户收到具体署名的图片后,可以选择继续回复图片,后台则会在用户和照片拍摄者两人中形成固定的联系,两人可以彼此用照片交流,形成一種固定的人际传播的方式。交流过程中,只能发图片而不能发文字,照片成为一种特别的语言,与文字、言语一样都能传递信息。照片会经过后台的筛选,防止有一些违背道德的图片传播开来,在这一功能里有把关人和意见领袖的双重身份。

数字时代中,与科技结合紧密的新媒体技术和互动技术普及,相较于传统的摄影技术,摄影作品的复制、传播速度、拍摄门槛都有变化,为摄影作品的互联网传播提供了条件。相较于传统摄影艺术出版,数字传播时代传播的内容(照片)内容更丰富,但图像的情感和知识价值骤减。图片分享网站与“槽边往事”里,绝大部分分享的照片内容大都跟自拍、美食、风景有关,以达到传播者自我展示和获得认同的效果。数字传播的娱乐性更强,摄影作品传播以纸为载体的传播和互联网传播并存,二者都具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的模式。由于互联网的交互性较强,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中人际传播的存在度更高。

注释

①宋伟,作为大众文化的摄影艺术,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季刊)2009年第4期。

②任悦,入驻Instragram——照片分享社区里的摄影记者,中国记者2014年第7期。

参考文献

[1]朱荧荧.1980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摄影[J].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4.

[2]杨莉莉.从“摄影中心化”到“社交网络中心化”——中西个人摄影史比较研究[C].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3.

[3]孙熳,鸟瞰与眺望《今日摄影:1960年以来的影像艺术》书评[J],中国摄影,2016(3):112-119.

[4]顾铮.作为新学科的摄影史:历史、现状与反思[J],文艺研究,2010(8):5-15.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文章 摄影作品 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