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在于创造科研在于探索

2018年04月14日 23:23来源于:海峡科技与产业

...不在大小,关键在于能否为客户创造价值

肖延胜+王永梅

只有敢于担当,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勇于创新,才能闯出科研的一片蓝天;也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领悟科研的真谛,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李劲松,正是这样一位辛勤的科研斗士。

长期以来,李劲松以高灵敏度激光光谱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着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多年来,他勤勉研究、認真执着的精神以及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从事科研 开拓创新

“2008年,李劲松在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毕业之际,他收到了国内外多个科研院所的offer,但是由于对科研的喜欢和热切追求,他最终选择了隶属于法国科学院(CNRS)和法国太空中心(CNES)的法国兰斯大学大气分子光谱实验室, 加入到该学院物理系系主任Georges Durry教授的课题组从事科研工作。

在当时,李劲松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法俄科学院合作的“福布斯-土壤(PHOBOS-GRUNT Mission)”号火星探测项目中子课题:“紧凑型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仪的研制”工作。期间,他独立承担了与法国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研究院气象动力学实验室合作的“室温和低温下2.05μm附近压力诱导的CO2分子吸收谱线频移研究”,为该实验室提供了一系列可靠的光谱参数,为其在高精度激光雷达探测大气CO2空间分布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显示了他强大的独立科研能力。此后,他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对科研展开了孜孜不倦的探索。

2011年1月,为了追求更高的科研目标,李劲松进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大气化学系Fischer研究小组,开始对基于新型量子级联激光光谱技术及其在大气化学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

在德国期间,李劲松为Fischer课题研制出的高纬度机载量子级联激光光谱传感器,在大气CO、N2O、H2CO长期观察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数据,从而为研究所在大气化学方面的数据分析提供了有利的支撑作用,相关成果报道在传感器和光学领域权威期刊Sensors and Actuators B和Opt. Express。2013年6月,李劲松受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Azer教授的邀请,作为访问学者开展QCL激光光谱技术在内燃机燃烧成分诊断方面的指导研究。

报效祖国 责无旁贷

心有赤子情,怀有报国心。满怀着对祖国的依恋和感恩,李劲松谢绝了德国Fischer研究员和美国Azer教授的盛情挽留,怀着报效祖国和家乡的梦想于2013年12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安徽合肥。他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进入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光电信息获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回国后,李劲松在安徽大学首次开展了基于单个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大气多组分同时测量的双光谱技术研究,解决了当前量子级联激光传感技术方面的诸多不足,并将该技术成功推广到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的“公共安全领域爆炸物和危化品的遥感探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大气N2O稳定同位素的双光谱原位测量技术研究”,以及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的“深海海水溶解性气体和金属离子化合物原位测量研究”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现在,李劲松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高水平SCI期刊已发表论文30余篇论文。

多年来,李劲松在激光光谱技术及其应用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和相关学术机构的肯定,从而成为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和美国光学学会会员,加拿大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理事会(NSERC)评估通过的加拿大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身份,并受邀作为瑞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留学基金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以及国内外众多SCI期刊的项目评审和稿件评审专家。

心怀科研的李劲松,面对着浩瀚的科海,他明白,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要不断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探索科研的奥秘,也只有这样,他的人生才会更加辉煌。但他更明白万事从头越的深刻哲理,他将会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的科研理想,开创美好的科研未来。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雷达 文章 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