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两岸科技产业发展与合作回顾

2018年04月08日 22:50来源于:海峡科技与产业

熊俊莉+刘欢庆

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行之有年,以产业投资、商品贸易、知识产权、企业经营等为主要指标可大致判断其运行情况。2016年,两岸科技产业合作虽总体稳定,但受两岸关系、政策因素的干扰明显增强。同时,大陆与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调整等,使两岸科技产业合作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2016年大陆地区科技产业发展状况

为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大陆地区加快推动科技创新,2016年科技产业发展硕果累累。

首先,科技产业成为大陆地区经济的主要动力,其发展明显快于其他产业。近年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2016年前10个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但高科技产业增加值明显高于其他行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3%,汽车制造业增长17.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3%。

其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快速推进,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明显增长。一是加大了对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据最新统计,2015年大陆地区研发经费支出达1.4万亿元,同比增长8.9%,比2011年翻了一番,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中,企业研发经费达1.1万亿元,占比高达76.8%。另一个重要的创新指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R&D/GDP)”为2.07%,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十二五”期间累计提升了0.36个百分点。二是部分科技成果亮眼,一些产业技术领域已能与国外龙头厂商并驾齐驱,还有部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①航空航天领域。新一代大、中型和固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十一号火箭先后亮相;载人航天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天宫二号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完成对接,并在太空驻留30天进行多项实验。②通信领域。在国际科研展开激烈竞争的量子通信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在无线通信最核心技术的编码领域,华为主导的polar码被确认为国际标准的5G短码编码方案,成为首次由中国企业推动标准制定的样板。③互联网领域。借网络覆盖率高、市场规模大等优势发展起来的大陆互联网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平台及应用、大数据技术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智慧医疗等技术创新发展非常迅速。

第三,“中国制造2025”逐步完善,有助于提升产业技术含量和竞争力。一是自去年发布“中国制造2025”以来,具体的行业规划陆续出台,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等。二是配套的财税金融扶植政策逐步完善,包括企业研发费用减免、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助、对制造业企业兼并重组的融资优惠等。三是加快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合作。科技创新合作成为中德的共识。2015年7月,工信部与德国经济和能源部共同签署了《推动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和生产过程网络化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建立了中德智能制造联合工作机制;10月德国发布了《中国战略》,明确将与大陆开展政策对话、加强关键技术合作、加强生命科学合作、建设科学家网络、应对全球挑战等;大陆也于2016年11月发布《科技创新共塑未来·德国战略》,强调两国合作应对全球挑战、迎接新一轮产业革命,共享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整合两国产业和科技资源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更多资源、人才源源不断地朝高端制造业及其技术创新集中。

然而,大陆科技实力的迅速提升、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已引起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警惕,并造成其危机意识及保守政策抬头。特别是对大陆企业并购境外高科技公司,如福建宏芯投资基金对德国芯片设备制造商爱思强公司的收购、中国化工集团对瑞士农药及种子巨头先正达公司的并购等,虽是国际市场通用的技术引进及合作模式,却受到政治因素、意识形态以及竞争等多重阻碍,或被延期或被叫停,未来大陆科技型企业的全球化进程预计将面临更大压力和障碍。

二、2016年台湾地区科技产业发展状况

科技产业在台湾地区经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自上世纪80年代起,台湾电脑、半导体代工业等闻名全球,也是经济、产业的重要支柱。但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结构、消费形态、社会发展的演变等,对原具优势的台湾科技产业造成较大冲击,侵蚀了台湾地区经济成长的基础。

从2016年台湾科技产业发展情况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对半导体代工的依赖持续加深

台湾经济愈来愈被半导体代工业的全球市场景气情况所左右。2016年上半年国际市场低迷,台湾出口及工业生产都是负增长,岛内无论主管部门还是民间研究机构均认为GDP增长“保1%”无望,但下半年仅因为美国苹果公司iphone 7的带动,就解除“保1%”危机,岛内生产、投资、出口及相关企业均大幅受益。①生产。台湾工业生产指数第1季度均为负增长,但5月后因对半导体产业的预期由负转正,9月集成电路业生产指数高达213.58,创历史最高纪录,增长率高达44.3%,这使全年生产指标大幅好转,但即使如此累计1~9月工业生产指数仍下降0.12%。②投资。由于看好台湾半导体产业,国际投资者加快对台湾相关产业的投资,年内全球第三大内存芯片厂Micron(荷兰)投资约33.3亿美元用以并购岛内半导体厂商华亚科,全球最大的光刻机(半导体设备)厂商ASML投资约32亿美元于汉民微测。③出口。1~10月,电子信息产品占台出口比重43.7%,而岛内半导体厂商也都为扩大生产增加采购设备的资本支出,前10个月半导体设备进口增长高达28.2%。④企业。岛内许多厂商作为美国苹果公司的供应商(直接或间接)而受益,从组装生产的鸿海,到为其供应零组件制造或服务的台积电、大立光、广达、日月光等,预计数量超过40家。台湾已经多次上演“一只苹果救台湾”现象,暴露了当前台湾科技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这种对外部需求的依赖仍在强化,甚至于集中依赖单一产业、单一企业、单一产品,这使台湾当局的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调控措施显得“无力”。

(二)缺少有潜力的科技“新星”,无法形成发展梯队

新世纪以来,除了半导体产业外,台湾地区其他科技产业都呈衰退态势。台湾当局力推的机械设备业、汽车及零组件业,2016年前9个月生产指数分别下降11.2%和6%。多年来台湾当局扶植的生物科技、数字内容等新兴科技产业,规模小、发展慢等问题十分突出。

(三)创新投入不足,技术进步率低

严峻的财政问题,使台湾无法在推动技术创新上有所作为,每年投入经济建设及创新激励的资金十分有限。目前,台湾研发投入年增率大约是5%左右(韩国约10%、大陆约15%),研发经费占GDP比重约3%,低于日韩等 。在研发成果方面,论文、专利数量虽不少,但创造的附加价值不高;作为许多科技产品的制造代工厂商,却需支付美、欧巨额的技术权利金。台湾制造业附加价值率(GDP占生产总额的比重,用来衡量GDP的创造是来自资本、劳动或技术创新)由1990年代初近30%降至近年的22%(2012年美国的附加价值率约35%)。在常用的衡量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指标总要素生产力(TFP)上,根据台湾“主计总处”估计,2008~2013年TFP平均年增率仅0.5%,自2011年起不断下滑,2013年跌至-0.2%。

(四)科技产业方向和政策发生重大调整

2016年台湾发生政党轮替,对科技产业发展方向也形成深远影响。“520”后新上任的民进党当局,在经济发展思路上与前任迥异,总体方向从“外向型”转向“内需、在地”。马英九时期台湾产业发展的重点是半导体、面板、机械等外需市场广阔的产业,强调“制造业科技化、制造业服务化”,更多依托和利用台湾既有制造优势;而蔡英文当局显然对绿色、环保类科技情有独钟,其提出的“5+2”(亚洲硅谷、生技医疗、绿能科技、智慧机械及“国防航天”等五大创新产业,以及新农业、循环经济)多数具有“轻经济”特点。为此其加大产业配套,包括:①已核定“五大产业”中两项计划,亚洲矽谷和智慧机械,生技、绿能、“国防”等具体规划预计也将很快出台。②成立“国家级”投资公司,预计募集资金100亿元(国发基金约占40%,民间资金60%),并由台银提供1,000亿元融资额度(5年),但要“确保投资方向能够符合政府的产业政策”。③从2017年度的1,078亿元科技预算中切出100亿元,支持科技旗舰计划,以大力推动“5+2”产业政策,并鼓励产、学、研合作。客观来看,蔡英文提出的“创新、就业、分配”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模式,确实命中当前台湾经济问题的核心,即可持续发展和贫富差距扩大两大关键,方向、口号、目标上都很吸引人,但找问题易提对策难,而最为严重的是被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绑架。在选择产业时,大力发展摆脱大陆产业链的“内需”—“国防”产业,却不顾与大陆联系紧密的“内需”-旅游产业;大力发展摆脱大陆产业链的“在地”—绿能生技,却不顾与大陆联系紧密的“在地”-农产品采购;在吸引投资时,积极欢迎欧美企业的参股投资,却将大陆企业紫光等拒之门外。这种有名无实,并非从台湾真实利益出发,而是为了摆脱对大陆依赖、为了赢取选票的“内需和在地”,使这些“精心挑选”出来的产业,或者缺乏市场,或者缺乏技术,或者需要较长的研发周期和较高的研发成本,很难形成规模。这与2008年以后规模扩大化的全球发展趋势正好背道而驰: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扩大规模,以获取更大竞争优势,如拥有更多供应商,谈判时更有底气;吸引更多人才;资本市场准入门槛更低,融资能力更强;对单一地区和单一商品的依赖更低等,企业追求寡头垄断地位已经成为全球趋势,企业或产业要么扩大规模要么消亡。

三、2016年两岸科技产业合作状况

两岸科技产业已形成的分工合作链仍在持续有效运行,但民进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对两岸关系的冲击,正逐渐向经济层面扩散,两岸科技产业合作的阻力增大。

(一)两岸科技产业贸易总体呈下降态势

两岸科技产业在长期合作中,形成较为稳定的供应链关系。大陆加工出口型厂商(包括台商)的很多机械设备、关键的中间零组件等都自岛内进口,而部分下游产品在大陆组装生产后也回流至台湾。这使两岸科技产业的产业内贸易颇为兴旺,科技产品的贸易也是两岸贸易的主体(科技产品贸易额占两岸贸易总额比重的70-80%)。但近年来,由于大陆科技实力明显提升,两岸在科技产业方面的优势此消彼长,两岸科技产业贸易出现下滑。2016年除半导体产业外,两岸主要科技产品贸易仍持续下滑态势。根据台湾“国贸局”的统计,2016年前3季台湾对大陆(含香港)电子设备及零件出口和进口额分别增长6.19%和-0.007% ,进出口贸易总额568.9亿美元;机械设备及零件出口和进口额分别同比增长-8.7%和8.2%,进出口贸易总额102.4亿美元;精密仪器及零件出口和进口增长率分别为-17.3%和-4.3%,进出口贸易总额87亿美元 。

(二)科技产业投资的政治干扰增强

台商投资方面,2016年除半导体外,其他科技产业的投资明显放缓,前10个月台商对大陆电力设备制造业投资下降68%,对机械设备制造业投资下降14%。但在iphone等科技产品国际市场景气带动下,台湾半导体产业大幅扩大资本支出,年内在大陆地区的投资出现增长。根据台湾“投审会”的统计,2016年前10个月台湾对大陆电脑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业、电子零组件制造业的投资额分别增长244%和35%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突破台当局的限制,投资30亿美元在南京设高端制造生产线(12英寸晶圆),预计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投资超过300亿美元。但民进党当局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使两岸关系急转直下,制度化合作机制停摆,同时还通过各种政策引导台商以“南向”取代“西进”。在此背景下,除台积电这样与当局有议价能力的大厂商,其他中小企业台商赴大陆投资面临的隐形障碍明显增加。

陆资入岛是两岸关系新形势下受冲击最严重的部分之一。民进党本就“恐中”、“排中”,在大陆赴台投资科技产业方面更为严重。民进党上台后,充分利用其拥有的行政、立法权,使年内几项涉及两岸科技产业投资合作(紫光入股力晶、南茂等)的投资案被迫中断。据台湾“投审会”统计,截至2016年10月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电脑电子及光学制品业、电子零组件业、机械设备制造业金额共计约3亿美元。今年前10个月,科技产业(此处统计包括计算机电子产品及光学制品制造业、电子零组件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电力设备制造业、汽车及其零件制造业、信息软件服务业、研究发展服务业等7项)赴台投资共计33家,约8.1亿元新台币(见表1)。

(三)两岸专利合作仍较薄弱

专利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制度保障,有效运用专利对企业乃至整体产业发展都具重要意义。随着两岸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专利领域也逐渐成为两岸科技产业合作的重要内容。根据最新统计,2016年前9个月台湾企业在大陆获批的发明专利5650件,申请数为7323件;2015年大陆企业在台湾获批的发明专利仅1223件,申请数为1332件 。从专利领域看,大陆市场正成为各国(地区)的“兵家必争之地”, 欧美日等大企业在大陆的专利数量甚至超过本土企业,如汽车等高端制造业的专利基本被日本所垄断。截至2016年9月,日本在大陆获批的发明专利数量已高达33.1万件,美国约18.5万件,德国约8.1万件,包括韩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加快在大陆的专利布局,目前韩国获批发明专利数已达6.3万件,按其年增长率30%(2016年前9月)的速度预计很快将超过台湾(累计约6.5万件)。在台湾专利市场上,大陆企业的表现也远不如美日企业(如下图)。专利仍是两岸科技产业发展及合作的“短板”。从专利也可看出两岸技术实力的此消彼长,2015年大陆在台湾发明专利数量增长了近一倍,首次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美国、韩国的第四大专利申请地;而岛内经济及企业实力的下降使其在技术创新投入及成果受到明显影响,在大陆申请及获准的专利增速明显放缓,2016年前9个月平均增长率仅1%。

(四)科技型台商在大陆积极转型

过去赴大陆投资的科技型台商大多以代工式的加工出口为主,在当前国内外形势变化背景下面临转型压力逐渐增大,年内部分台商转型初见雏形。

一是为延续成本优势向内地转移。广西、成都、重庆等都成为转移的重点区域。2016年前10个月,台商对重庆和四川的投资额分别增长了91%和35%,对广西投资也达1500万美元(去年同期广西没有台商投资),许多是自沿海地区转移的电子信息类台商。如台湾知名笔记本电脑代工制造商宏基、仁宝、纬创等、全球最大的电路基板制造商—台湾华科集团(瀚宇博德、江苏华科电子、信昌电子、精成科技)等都在重庆扎根;富士康在南宁投资设厂,产值已突破300亿元人民币;台湾第一家挂牌上市的电子公司光宝集团、富士康、仁宝、纬创等也都加入成都的电子产业链。

二是向自动化和品牌方向转型。为应对人力资本提升等投资环境变化,许多台商开始推动生产自动化。如富士康,其在大陆雇佣员工约百万,但近年来大力推动“机器换人”,对人力的依赖逐渐下降,已成为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一个典型。富士康提出2020年实现30%自动化的长期目标,其自主研制的机器人Foxbot也开始投入使用和经营。据估计,富士康深圳工厂,已有5万台可操作的工业机器人,以及数十万件自动化设备。另一方面,为了提升附加价值,许多台商开始尝试由代工向品牌方向扩张。年内最令人瞩目的是富士康以3888亿日元(约合38.4亿美元)收购夏普2/3股份。虽然收购夏普能达成业务多元化、增加技术专利、增强代工竞争性等多项目标,但最主要的考虑还是品牌效应。受访的富士康高管称,虽然富士康以代工为主,但一直在寻找替代途径来提升自身品牌价值,而夏普品牌家喻户晓,如果富士康能够成功挽救夏普,所带来的品牌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这是以富士康为代表的台商转型的一次重大举措,对未来台商转型乃至大陆企业的发展都有重要借鉴作用。

三是向新技术、新业态的转型发展。今年以来,台商中出现不少跨行业、跨技术领域的合作。如金融业与科技业的整合,台湾银行正积极与大陆互联网企业商谈(如富邦与腾讯),在中小、小微企业放款(如P2P网贷、互联网保险)等方面进行合作,或是进入互联网、数据云、电商等领域。富士康的尝试,包括打造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富中富、与腾讯合作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以及投资项目孵化器、8k电视、半导体等。

四是借“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双创”等大陆重大战略转型。部分传统产业台商,积极搭上“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顺风车”,如制鞋业研发采用机器人手臂代替人工作业,用互联网大数据管理系统及云端数据分析等发展“智慧鞋厂”。以生产纳米材料产品为主的哈尔滨福豪鸿科技公司,以深圳和东莞为制造基地,以上海为金融支持,但将营销部门设在哈尔滨,正是为了面向俄罗斯市场,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商机。为融入大陆“双创”计划,富士康已和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数千名富士康工程师全面入驻云栖小镇,为创业者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生产制造等创业指导。

2017年,两岸科技产业合作面临的挑战将明显增多。一方面,两岸政治因素造成经济合作制度化的停摆,而台湾方面民进党当局以“去大陆化”为核心的一系列经济施政都将对两岸合作形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从优势互补的角度看,台湾对大陆技术优势越来越不明显,过去的以投资为主的合作模式也需要调整。然而,破旧即是立新之时,只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未变,两岸经济乃至科技产业合作就仍存在较大契机,大陆地区的宏观战略、人才优势,结合台湾产业链优势、软实力等,合作前景仍令人期待。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夏普 科技产业 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