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期)亦在两岸交流专栏以「两岸一家亲,共同开启友好新时代」中...
宋文博
出生于台湾岛内的“两岸联盟”总会长张采明因为其长期来致力于两岸和平事业,2017年新春一开始即经“联合国华人友好协会”主席团决定,聘任其担任该协会的副主席暨“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主席,并已在“联合国华人友好协会”的官网(http://www.uncfa.org/)的主席团和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信息中正式公布。而在两岸关系日趋严峻紧张的情况下,记者专访了张采明会长,请其分享对两岸目前政经形势的看法,及其未来如何促进两岸交流与和平的作法。
此事对两岸关系是一种新的启示和跨越
记者问:张会长,真的很恭喜你在新春一开始就被聘任为“联合国华人友好协会”的副主席暨“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主席,这真的是一件很任重道远的事。能不能跟我们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就职感言?
张会长答:首先我要特别感谢“联合国华人友好协会”的执行主席查尔斯·李对我的信任和肯定,给我如此荣耀的职分。而身为一名台湾同胞,能够在联合国华人友好协会担任这样重要的职务,我个人认为意义非常深远,不但对我个人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光荣,对两岸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启示和跨越。
因为众所皆知,台湾当局多年来企盼进入联合国,欲得一席之地而不可得,而“联合国华人友好协会”在美国的总部就位于美国纽约州纽约市联合国大厦内,并经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民间社会组织公民系统注册登记。该组织突破了所有地域的限制,以连结全世界的华人、华裔和华侨人士,为人类的和平友好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为宗旨,这对曾叹息自己是“亚细亚孤儿”的部分台湾民众而言,能参与该协会将是一条充满希望和建设性的道路,而对岛内一些人长期以来所谓“受虐被弃”的心理,更有极大的疗愈效果。而我作为中国台湾省人,能够跟很多来自大陆的同胞在联合国相关的NGO组织共商两岸和平大事,并担任副主席暨“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主席,这个职分是非常的荣耀,并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因为这一切象征着岛内同胞已正式告别蒋介石时代对两岸关系“汉贼不两立”的悲情,也超越现今台湾当局以力抗中国大陆为主调的所谓“入联宣示”,而开启两岸同胞可在联合国大厦和平共荣的新关系,这对两岸关系是新的起点和新的启示。这象征两岸同胞未来其实是可以在联合国大厦里握手言和,并一同坐席。
两岸在华人年节文化上完全不谋而合
问:据媒体报道,台湾当局目前正在进行“文化台独”的举动,并提出所谓“台湾民族”的说法?台湾究竟目前是不是认同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
答:确实过去台湾由于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导致特殊的历史情境,并在历经荷兰与日本的殖民统治,以及受到美国文化长期的浸染,使得台湾内部有非常多族群认同的争议。但毫无疑问的是,在台湾这块土地,华人的血统是占绝对多数,中华文化在岛内居于绝对的主导性。
譬如我们刚刚过完春节,目前岛内同胞正在欢欣鼓舞地庆祝两岸共同的元宵灯节。在台湾没有人是不过中国年节的,即使力主“文化台独”的蔡英文,她在过年的时候也马不停蹄地参拜岛内各地神庙,并广发红包,其积极性甚至远超过历届的台湾领导人。那是因为在庙里,她可以找到自己最想要的人气。而庙里面摆的神有那个不是中国传统神祗或人物呢?可见得绿营人士也还是需要参拜中国传统神祗和得到他们的加持。所以在中华文化的广大根基上,两岸民心不但不会分离,而且会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特别是在两岸长期以来共同纪念的中秋节、端午节和春节。而在岛内同胞敬拜的中国传统神祗中,民众对天上妈祖林默娘更是情有独钟,每逢妈祖绕境,所到之处都是万人空巷。这显现台湾同胞是怎样地感恩与纪念这位中国传统神祗林默娘,保佑他们能平安从大陆度过惊涛骇浪的黑水沟,来到台湾落地生根。妈祖信仰充分显现台湾特殊的历史情境和地理位置,且这种纪念的深度和强度远远超过对每个政治人物的短期崇拜,也显现台湾“天然独”的说法并不真实。而台湾同胞对妈祖的纪念,其实正象征着他对大陆母体那永恒的思念和割舍不断的关系。所以我们只要着眼于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就会发现两岸在中华文化上一直是相连和相合,不但不曾分裂,且是不谋而合的“天然合”。
所以在中华文化和民族的根基下,我作为一个台湾同胞,在“联合国华人友好协会”担任副主席,与大陆同胞在国际民间组织上并肩就座,共同探讨两岸之間和平美好的未来,而这不就应该是两岸华人特别是台湾民众长期梦寐以求的吗? 我担任这个职位,要做的就是传达这个了不起的景象给全世界每一个华人,台湾同胞可以与大陆同胞不分彼此地一起坐席。因为我们大家都是华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共同继承了中华文化这个五千年优秀和庞大的遗产。
“大中华文化经济共享圈”是台湾最重要的经济资产
问:在两岸人民最关注的经济问题,你有没有甚么具体的主张来实现你的理念?
答:目前我已提出了“大中华文化经济共享圈”的主张,来应对当前台湾当局的“新南向政策”和“文化台独”政策,以拯救岛内逐渐窒息的经济。
2016年底台湾民众选出了“苦”字来形容蔡英文当局上任后的第一年的感受。而为什么会苦,追根究底实在是因为台当局自弃于大中华文化的母体所导致的苦楚。多年来台湾一直是大陆民众旅游的最爱之一,长期以来皆在前五名。大陆同胞来台湾不只是感受新奇和美景,也是寻找他们孰悉的文化印记和近代史的传奇,就像日月潭、阿里山、慈湖、中正纪念堂等。而2016年台湾却沦至大陆民众旅游景点排行的十名之外,可以说是因为岛内“台独”言论甚嚣尘上,已经惹恼大陆同胞了。毕竟如果台湾并不欢迎大陆同胞的来访与交流,甚至鄙视和敌对大陆民众为外邦人,还以“支那”来称呼,大陆同胞恼恨之余,自然不会再热脸贴人家冷屁股。特别是攸关两岸经济合作的服务贸易协议,硬生生地被挡了下来,可说挡了多少台湾人的财路。大陆市场那么大,究竟要几个国家才补得回来,这样的做法真的是爱台湾吗?
而台湾的观光产业,我们可以说十之八九来自大中华文化。譬如全世界的观光客,哪个来台湾不去故宫?不去吃鼎泰丰的中国美食?而餐饮业的尾牙宴和春酒,那个不是中国的习俗?去掉这些,台湾还是台湾吗?所以台湾本来就是大中华文化经济共享圈的一环,而自愿离弃这个共享圈,除了模糊和孤立自己之外,并不会得到什么岛屿的天光和尊严,只剩下经济沉闷的愁苦。所以说去掉中华文化,台湾不是找到自己,而是丧失了自己。而了解自己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致力让台湾同胞了解,中华文化就是我们的所思所想和我们的生活方式,感恩和自觉地接受,将让台湾变得更丰饶,而自愿舍弃自己原有丰富的文化资产,就像败家子一样的不理性。而中华文化是老祖宗对台湾人的庇荫,就像台湾人从大陆带来的妈祖或其他神,在这块土地仍持续的赐福我们。
当然,蔡当局要实行新南向或向美日扩展贸易,这都无可厚非,重点是不要先把自己原本的家当都先抛弃了,为天边的彩虹压坏脚下的玫瑰这绝对是不智的。大中华文化经济共享圈就是台湾最大和最重要的经济根基。而现在是一个共享经济的时代,圈子本来就越大越好,资源越多,怎么可以把自己天生的好资源往外丢呢?
“两岸共圆中国梦的十二大计划”
问: “大中华文化经济共享圈”真的是又新颖又熟悉的理念。那除了理念之外,张会长是不是有一些具体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理念?
答:由于志同道合,海峡两岸合作联盟协会已和联合国华人友好协会建立全面性的战略合作性关系,未来将共同主办“海峡两岸和平论坛”,在两岸协助滞销的房地产去库存,和协助华人友好会报和联合国问国会电视台业务的进展,以及中国梦主权基金及相关基金业务的扩展,而先前两岸联盟已整合了两岸四地海峡两岸跨业联盟等近50个法人和协会理事长的资源,具体提出了“两岸圆梦十二大计划”的爱国工程,内容含括了“大资本、大网络、大数据、大文化、大旅游、大农业、大教育、大健康、大传媒、大创业、大绿能、大智能”等12大项目,以“全民拚经济、共享大幸福”的两岸圆梦计划来落实大中华文化经济共享圈的理念,也就是两岸文化共享、资源共享、数据共享、技术共享,虽然在目前两岸并未完全中止敌对的状况,在涉及安全及关键先进科技上有一定的限制,但在大多数的范围上是非常可行和受到普遍的欢迎。而现在除了跟联合国华人友好协会合作之外,也陆续得到联合国绿色经济发展联盟组织王伟主席和安学君秘书长以及中国台湾致公党党主席暨沃华投资控股集团总裁陈柏光的大力支持,而目前这十二大计划已陆续展开实践,并有一些可喜的成果。
横跨两岸的“大传媒计划”
问:可不可以跟我们谈一下“两岸圆梦十二大计划”有没有甚么具体的成果?
答:举例来说,横跨两岸的“大传媒计划”,目前已卓然有成,不管是大陆传统的电视媒体如央视“发现之旅”频道、CCTV2、CCTV7等,中国教育电视台,旅游卫视,还是大陆22个机场LED屏,或新兴的网络媒体中国网、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网或视频,还是台湾的中视、民视、联合报、经济日报等,两岸联盟都已建立起传播或业务联络的窗口,这可从两岸联盟和会长的相关活动和信息遍布两岸的各大媒体可知。而为了使两岸传播无隔阂和民间全面交流,以及宣扬大中华文化经济共享圈的理念,两岸联盟的相关单位也已注册“中华经济报股份有限公司”,未来将发行固定的电子报和书面的特刊及各种出版品,以大中华经济圈为基本立足点,并放眼全球市场,宣传两岸共享经济和共同市场的思维,鼓励两岸民间自发性的交流和扶持中华民族的自有品牌,以增加国际竞争力。
重塑东方医学在世界医学上的话语权
问:现在大家都很注重「大健康」的趋势,不知道会长可不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两岸圆梦「大健康计划」的内容和成果?
答:具国际性格局兼具民族特色的「大健康计划」是两岸联盟近来着力的重点。两岸联盟这两三年来举办探讨中国传统医学、自然医学和能量医学的国际性论坛活动就有四次了。分别是2015年9月20日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第四届海峡两岸养生长青健康促进论坛,结合了两岸将近800位医学专家,多位院长皆贺电,台湾健康主管部门负责人邱淑媞亲临会中致词,个人除担任主持人之外,在会中也获颁台湾养生休闲保健协会名誉理事长和卓越杰出自然医学专家奖的殊荣。另外两岸联盟旗下主要的联盟单位海峡两岸生物科技协会与台湾养生休闲保健协会,则于2016年7月24日在台湾共同主办了“世界养生大会台北论坛暨抗衰老与辅助医学研讨会与文创艺术研讨会”,以及2016年9月25日在台湾师范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世界养生大会台北论坛暨辅助医学与能量医学与电子商务研讨会”,会中邀请到众多名家,如台湾前卫生主管部门中医药委员会负责人林宜信医师讲述能量医学,以及专业教授及中华另类医学医学会和中华螯合疗法医学会两个学会的创会理事长刘大元医师讲述抗衰老螯合疗法的应用,以及WHO世针联国际针灸医师林詠琪博士讲述辅助医学,及WHO世界温泉大会第57届暨保健论坛执行长陈皇州讲述量子禅功的科学与医学实验,内容精辟深入,得到参会者一致的赞誉。而2016年11月5日和7日在台北市圆山大饭店和剑潭活动中心盛大召开的“第四届世界脊柱健康联盟大会”,则汇集了自世界各地20多国和地区的首席代表及顶尖的专家,包括世界脊柱健康联盟总主席陈忠良、该届大会主席陈秋隆和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主席韦贵康、国际部主席孟建华,以及來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香港各地总会会长,而我因以往承办国际论坛的良好口碑和多次参与国际医学会议的丰富经验,而被聘为该次活动名誉总会长的职分。由于长期以来执行“大健康计划”累积的医界人脉和论坛成果,也为“大教育计划”累积了大量的师资和学术成果。上述这四个会议重新发掘中国传统医学的价值,并赋予现代化的诠释,大大缩短东方医学与现代精准医学的距离,不但在促进两岸医疗产业的互助共荣产生了极大的贡献,更是重塑了东方医学在世界医学上的话语权,平衡了现今西方医学独霸的局面。
“大创业计划”响应创业创新的双创计划
问:不知道两岸联盟的“大创业计划”与现在大陆很流行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没有关系?
答:“大创业计划”确实是为了响应海峡两岸的双创的政策,并试图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只是口号,更能成为现实。除此之外,“大创业计划”与其他十一个大计划都有关,特别与“大教育计划”并行,因为充分的教育培训是创业成功的根基。未来两岸联盟将引进美国哈佛大学Gardner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致力于开设每个人天赋基因的检测课程,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尽早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天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创业道路和互补的创业伙伴,免于错误的摸索和人才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而“两岸圆梦十二大计划”也都会因应每个计划的实质内容,推出自身的教育培训、研发创新及创业计划,使我们的大教育计划能够学以致用,并且与产业充分结合。目前我们这种教育机构与产业结合的模式,已具体落实在“大绿能计划”的领域上。譬如两岸联盟的关系企业福建新观念科技有限公司和新观念无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在2016年12月20日就石墨烯材料、有机光电材料、柔性材料与器件相关项目签署合作协议,在2016年12月22日又进一步与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就石墨烯材料在研发和产业化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一切都是希望能够结合国家“千人计划”的专家及一流高校的研究设备,加快重大科技专项产业化的脚步,和缩短研发成果与市场化的距离。福建新观念科技有限公司一连串创新的整合行动,已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遴选单位中国生产力学会创新推进委员会列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路径与案例研究”典型研究案例之一,显现其后续无穷的发展潜力。而新观念无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已于2016年12月19日在广东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正式挂牌,并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副院长孟鸿博士共同敲锣,开创“大资本”的启动计划。
两岸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而这一连串横跨两岸文化和资源的计划,都是为了印证两岸的优势整合将是增强两岸企业全球竞争力的最佳方案,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两岸在合作共赢的前提下,“两岸圆梦十二大计划”将全面助力中国梦的起飞。古有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兄弟阋墙,家破人亡”。我真心地希望两岸能尽速签订和平协议,就是为了避免“兄弟阋墙,家破人亡”的悲剧;而推广“两岸圆梦十二大计划”则是为了证明“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过去台湾民众因为长期接受蒋介石先生恐共和仇共的教育灌输,遂将上一代国共内战的历史内化成自身最深的恐惧,并处处将大陆妖魔化,而无视大陆现今巨大的变化,也无法客观的认清世代早已变迁的事实,仍将对岸同文同种的兄弟视为最大的敌人。这种刻舟求剑无法与时俱进的行为已严重地限制了台湾的发展,而使台湾无法正常成长。我认为台湾同胞应该走出蒋介石因与中共交手而失去政权的噩梦,主张两岸携手透过“十二大计划”共圆中国梦,让“红色供应链”不再成为台商的噩梦,反而成为可以助力台商再起飞的引擎。就像台湾的鸿海集团和旺旺等集团,因得力于大陆提供的土地和人力资源,而成就自身的企业帝国。
“三军未发,粮草先行”需要经费与人才的投入
问:听你的话,真的叫人感触良多。只不过现阶段在台湾蔡当局不愿承认“九二共识”的情况下,你在推广两岸交流与和平的相关活动上会不会遇到什么困难?
答:确实目前台湾在蔡当局执政的氛围下,不管是与联合国华人友好论坛举办“两岸和平论坛”,或“两岸圆梦十二大计划”的系列活动,都不容易得到官方的支持或赞助。我们迫切地需要全世界与我们有共同看法和使命的人出钱出力,来共同解决这个世纪因国共内战所衍生的两岸对立难题。
古有云:“三军未发,粮草先行”。单单就举办“两岸和平发展论坛”或相关的国际会议部分,就需要庞大的智库和经费,来支付行政人员、日常管销、场地、公关、媒体宣传和研究经费。如果我们的论坛要有国际性的格局,预算可能不是小数目,而在目前我们没有两岸公共部门支持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从民间筹到足够的款项,好正式启动这个计劃。更何况“两岸圆梦十二大计划”,其中各个计划都需要足够的启动资金和详细的执行规划,我目前只是“抛砖引玉”,我们需要在每个领域都有项目基金和大量专业领军人才的投入,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两岸一家亲”,迎向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
问:最后,请问会长有没有什么话要勉励或期许大家?
答:我衷心地期盼我的就职,可以真的开启两岸友好的新时代。至于我们现在碰到的种种问题,我相信在全世界华人的共同努力之下,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两岸同胞理应相敬相爱,而不是互相谩骂攻击。而曾担任过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主席,非常理解中华文化,也非常理解台湾,而且更珍惜维护和加强两岸关系,提出“两岸一家亲”的理念。我个人认为,台湾各界应该响应这一理念,承认“九二共识”,在他的任期内主动积极地创造最佳的和解条件,而不是坐待情势恶化。这是台湾最佳的机遇。
我真心地希望理应相爱的两岸同胞,不应像罗蜜欧与朱丽叶一样,为上一代的恩怨牺牲自己。我相信就在我们这一代,海峡两岸就会正式告别蒋介石时代的悲情与愤恨,走出内战的阴影,正式签署和平协议,终结这个世代华人最大的历史悲剧,并迎向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