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以及解决方法
王道远
摘 要: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引起的伤害后果很严重,如何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是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文章介绍了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由来、设置和检验方法,对电梯的检验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检测子系统;制动子系统;自检测子系统
中图分类号:TU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5-0058-02
前言
当前我国电梯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全国电梯在用量和新梯增量正在迅速增长,而在现有电梯产品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保能力及使用环境等条件下,全国电梯伤人事故近几年却在频繁发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近几年全国电梯事故案例分析表明大多数的电梯事故是由于门系统和制动器的故障失效等原因造成的,而电梯门系统和制动器的故障失效可能引起的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后果必然会造成剪切、挤压等事故伤害发生。为了预防类似的事故发生,欧盟等发达国家早几年已经把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列入电梯安全保护装置来强制执行,我国也在2016年7月将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作为电梯必备的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写入电梯强制性标准开始正式执行。本文将介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设置以及检验检测的相关方法。
1 轎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由来
引起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原因主要有:(1)制动器方面的原因,由于制动器调整不当,部件老化或者制动轮上面有油污等等原因都会造成轿厢的意外移动;(2)曳引机方面的原因,比如曳引轮的制造缺陷、曳引绳的选配错误、曳引轮轴的断裂或是曳引机蜗轮断齿和联接蜗轮套筒法兰破裂等等原因;(3)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比如轿门和层门门锁装置失效、控制电路失效、电磁干扰等引起的意外移动;(4)人为原因,比如维护保养人员短接层门轿门门锁装置等都有可能引起轿厢的意外移动。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引起的挤压、剪切等伤害应该得到整个电梯行业的足够重视,而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目的就是防止使用者在进出电梯轿厢时受到轿厢意外移动引起的伤害。
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梯安全保护装置,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装置(英文简称UCMP)已被列为欧盟等发达国家强制执法的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在我国的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的第一号修改单中也已经有了明确的要求。
2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设置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装置应包含预防性装置和挽救性装置两个方面。即在层门没有被锁住并且电梯轿门没有关闭的情况下,防止电梯发生意外移动或者制止已发生移动的轿厢使得移动停止(滚筒,链条,曳引轮和悬挂绳的失效除外)。
2.1 系统的组成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装置是由检测子系统、制动子系统和自检测子系统组成。检测子系统是一种发出动作信号的装置,其功能是能够检测到轿厢是否存在意外移动的风险和倾向以及是否已经发生了意外移动。而制动子系统的功能是如果已经发生移动,制停轿厢使其保持停止状态以防止溜车。
根据电梯型式试验规则,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装置通常可以整个完整系统进行型式试验也可以各个子系统分开进行型式试验,但是各个子系统组合的适配性需要得到型式试验机构的审查认可。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装置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2.2 检测子系统
检测子系统主要包括检测轿厢意外移动的变换器或者传感器、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和运算电路等,目前常见的检测传感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安装在轿厢上的位置信号开关,如磁感应式接近开关;光电式平层开关,多路光电开关等。
(2)通过限速器检测,如可检测意外移动的离心式限速器等。
(3)使用绝对值编码器或者井道位置感应器来检测,如井道绝对位置传感器。
2.3 制动子系统
常见的制停部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作用于轿厢或者对重,如轿厢(对重)安全钳;双向安全钳;夹轨器等。
(2)作用于悬挂绳或者补偿绳系统上,如钢丝绳制动器。
(3)作用于曳引轮或者只有两个支撑的曳引轮轴上,如永磁同步曳引机的块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钳盘式制动器等。
2.4 自检测子系统
自检测子系统应当符合电梯强制性标准中修改单的规定。在现场测试中,应模拟自监控子系统的故障、自监视子系统的运行顺序和输出情况来判断是否正确。此外,现场检测还需特别注意自检测子系统存在人为关闭的可能。
2.5 制动部件的触发方式
制动部件的触发方式主要有电气触发和机械触发。其中依靠电气触发主要有夹轨器、钢丝绳制动器、曳引机制动器等;而依靠机械触发主要有双向安全钳、对重侧安全钳、夹轨器、钢丝绳制动器等。
2.6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完整系统的组合方式
曳引式电梯的主机按照内部结构来区分,可分为有齿轮曳引机和无齿轮曳引机。目前针对这两类曳引主机常见的UCMP组合方式有以下几种,如图2所示。
3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检测方法
电梯厂家在投入生产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前应先通过部件型式试验,电梯安装完成后应由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检验。电梯现行检验规则要求检验人员首先应对照检查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铭牌和型式试验证书;然后对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产品本身进行试验检测。
现行的电梯检验规则要求现场检验的内容和要求是:(1)轿厢在井道上部空载,然后按照型式试验证书所给出的试验速度让电梯上行并且触发制停部件,仅使用制停部件能够使电梯停止,此时记录电梯轿厢所移动的距离并且对照型式实验证书所给出的范围,判断是否在范围内。(2)如果电梯采用内部冗余的制动器来作为制停部件时,如果制动部件提起或者释放失效了,或者制动动力不足了,此时应关闭层门和电梯轿门,并且能够防止电梯的正常启动。上述试验必须由施工人员或维保人员进行,检查结果应由检验人员观察和确认。endprint
下面介绍一种无齿轮曳引机电梯UCMP的现场试验方法:
(1)在测试楼层设置安全护栏或者安排专人看护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机房人员按下控制柜(基于星玛快速电梯ACD4控制系统)电路板上的DDO和CHCS按钮,触发DDO和CHCS,左上方灯亮为按钮触发的状态。
(3)确认层门轿门关闭,DW和DFC(层门和轿门平层信号)灯亮。
(4)检查参数设置,进入测试菜单,运行方向选择,按1为选择上行测试,按2为选择下行测试,然后按ENTER,进入界面(上行测试应在次顶层空载进行,下行测试应在次底层满载进行)。
(5)轿厢载重确认,选择上行测试时:确认轿厢空载,按1,再按ENTER,进入界面;选择下行测试时:确认轿厢满载,按1,再按ENTER,进入下一个界面。
(6)安全检查,按下控制柜里電路板上的DDO按钮(如果已经触发DDO,需要按下按钮,取消DDO;再按一次按钮,再次触发DDO)。DDO触发后,自动显示下一个界面。按下控制柜里电路板上的CHCS按钮(如果已经触发CHCS,需要按下按钮,取消CHCS;再按一次按钮,再次触发CHCS)。CHCS触发后,自动显示下一个界面。
(7)显示指定界面后,按要求穿上绝缘手套,拔掉接线板上的UCMT插件。自动显示界面。
(8)确认测试运行,选择上行(下行)测试时,按1,再按ENTER,进入测试界面。
(9)测试运行时显示最后一个界面时,机房人员通知测试楼层人员,进入下个步骤。
(10)测试楼层人员打开层门150mm(使用层门阻止器固定门扇),确认轿厢移动方向正确(空载上行时轿厢地坎高于层门地坎,满载下行时轿厢地坎低于层门地坎),测量轿厢地坎和层门地坎的垂直距离(如果距离大于1.2米,调查问题原因,解决后再按照上述方法再次测试,合格后记录测试结果)。测量结束后关闭层门,通知机房人员。
(11)机房人员插回UCMT插件。测试完成后,机房人员按下控制柜电路板上的DDO和CHCS按钮,解除DDO和CHCS,左上方灯熄灭为解除按钮触发状态。
(12)收尾工作,测试和验证正常运行,电梯先单层再多层上下方向各运行3次,一切正常后将电梯恢复到正常服务状态运行。
综上,不同组合的UCMP应该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现场试验时应该严格按照电梯制造单位提供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来评判。如果测试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先查明原因后再重复试验,如若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应该主动联系电梯制造厂家,由厂家相关技术人员来调试试验。
4 结束语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无疑将使得新安装的电梯更加安全,而目前大多数在用电梯如何预防因轿厢意外移动引起的伤害是整个电梯行业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由来、设置和检验方法,对电梯的安装、维护保养和检验工作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电梯同行对此多做思考,共同为电梯的安全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7588-2003及1
号修改单.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06-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Z].2009-12-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电梯型式试验规则[S].2016-06-08.
[4]程涛.浅谈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原因及其预防[J].工业C,2016,5(29).
[5]李广伟,鲁彬.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5(6).
[6]韩向青.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6(3).
[7]刘铁.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检测及保护装置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工业大学,2015.
[8]蔡剑雄.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安全保护装置设计[J].装备制造技术,201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