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技术探究

2017年12月23日 12:33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

富营养化湖泊治理技术

李军

摘 要:湖泊富营养化已经成为治理研究的技术要点,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将会因为水体内营养物质过量而造成水体植物大量生长,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在对其治理技术进行分析时,需要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着手,根据表现形式,对比择优,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争取利用最少资源来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文章结合湖泊富营养化特点以及危害,对治理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X5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4-0050-02

就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现状来看,治理方法不断优化,已经由单一的调查诊断、污染源治理等方式,逐渐转变为物理、化学、生物综合治理,确定了绿色流域建设核心要求,各项新型技术工艺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湖泊富营养化导致水体植物疯长,将会对水体生态系统平衡造成影响,在对治理技术进行分析时,需要对现存的各种不足进行深入探讨,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建立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彻底提高综合处理效果。

1 湖泊富营养化特点

湖泊富营养化即水体内营养物质过量,造成水体植物大量生长,其中因为藻类与水生植物在营养盐竞争方面具有更大优势,如果水体内氮磷化合物增多,藻类植物过量生长,将会直接威胁到湖泊水体正常功能。湖泊内生长大量浮游植物以及浅水根生植物,会加速湖泊的沼泽化,大幅度降低湖泊容积,再加上植物在分解时将需要分解消耗众多溶解氧,然后向水体内释放出众多溶解性有机物,会加速水质的恶化[1]。另外,藻类植物在代谢、死亡过程中,将会释放出多种藻毒素,存在很强的毒理性,对于整个湖泊的生态系统来讲具有很强的威胁。在对湖泊富营养化问题进行分析时,一般会将含有的氮、磷含量作为指标,其与藻类生长量成正相关。富营养化情况下,将会加速水体的质量恶化、嗅觉与味觉变坏、水质透明度降低,然后反映到渔业中,死鱼量增加,对生态环境以及人身健康存在较大威胁。

2 湖泊富营养化原因

2.1 物理原因

影响水体内藻类植物繁殖量的关键因素是光照与温度,当水温达到25℃~30℃时,将会有更大可能产生富营养化。藻类可看作为中温性微生物,在温度较高夏季无风以及阳光充足情况下将会存在很大的繁殖量。同时,在光照、温度合适的前提下,即便水体内氮、磷以及营养盐含量不过剩情况下,也会因为大量繁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而如果光照、温度条件不合适,即便水体内含有较多的氮、磷以及营养盐,也不会出现藻类过量繁殖的情况。另外,水动力过程对沉积物内营养盐释放量存在较大影响,再加上围湖造田、不合理水产养殖、地下水资源过分利用、周边水土流失等均会造成湖泊淤积程度增大,加速湖泊的沼泽化发展,水体面积不断缩小,并不利于湖泊富营养化治理[2]。并且,对于水体内营养盐,其含量不会自然减少,随着浓度的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也就会增加。

2.2 化学原因

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为磷、氮以及碳、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当各元素含量达到一定限度后,便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结合生态学原理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湖泊水体内碳元素含量较少,可以限制水生植物的生长繁殖速度,确保生态系统内各物种数量之间的平衡性。但是受人类活动影响,现在逐渐有更多外来营养物质进入到湖泊水体内,在短时间内湖泊内营养盐增多,打破藻类生长限制,过量繁殖后出现富营养化问题。对水体内氮、磷等污染物来源进行分析,如农业施肥、农田渗漏水、塘河水产养殖过量施肥、家禽养殖污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大气沉降尘埃等,污染源的复杂化,决定了湖泊富营养化治理难度高的特点。湖泊内外入大量污染物,造成水体pH值增大,為藻类生长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藻类繁殖会进一步增大水体pH值,恶性循环加速水体富营养化。

2.3 生物原因

水体内浮游生物、水生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外界环境共同组成了水生生态系统,并且会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对于此生态系统,流量流动决定了系统协调性与平衡性,如果营养物质循环出现问题,超出一定限度后,将会打破系统平衡,增加水体浑浊度,降低了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可利用的光能总量,但是藻类在此状态下占据较大优势,成为整个系统内优势种群,短时间内快速繁殖,打破了水体食物链循环[3]。藻类繁殖过量迫使湖泊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水生系统发生变化,决定了富营养化对湖泊系统造成影响。同时,鱼群也是控制水生系统平衡的关键因素,鱼类可以通过摄食行为来控制系统内生物数量,对整个食物链有着重要影响。而鱼类排泄、释放也会加速水体营养盐的循环,使得内源负荷增大,再加上其在底泥表层摄食,会导致湖泊沉积物再次悬浮,水体浑浊度增加,对水生植物正常光合作用影响较大。

3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措施

3.1塘系统设置

3.1.1 曝气塘

应用曝气塘方式来治理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整个系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仅能够灵活调节进入系统的水体水量,还可以设置太阳能曝气系统来对待处理水体进行曝气富氧处理,增加水体内溶解氧含量,为好氧微生物提供一个优良环境,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利用贮水式曝气塘来对湖泊水进行初步处理,促使水体内污染物的转化与分解,促使氨氮转化为硝态氮,解决富营养化问题。

3.1.2 生态塘

生态塘的建设与应用可以直接将太阳能作为初始能源,将水生植物种植到生态塘内,其中主河道主要为沉水植物,例如现在常见的以荷花作为人工生态系统主体,可以表流湿地进行可靠净化。受太阳能推动影响,利用生态塘内多条生物链来实现物质的迁移、转化,实现能量的传递与转化,促使塘系统中含有的有机物和营养盐进行讲解与转化,缓解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其中,对于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工作,可以选择大型水生植物来形成生态塘,通过自身生长代谢来吸收水体内含有的氮磷等营养物,并富集各类重金属以及吸收降解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具有净化水体的重要作用[4]。同时,大型水生植物还能够为微生物提供可靠的生长繁殖场所,加速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对存在的有机物进行可靠降解。并且,大型水生植物的存在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藻类的过分生长,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发展。通过营造生态塘,可以促使水生植物、微生物的吸附分解以及吸收转化,来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确保水体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状态。endprint

3.2 湿地系统

3.2.1 表面流湿地

即水面湿地系统,湖泊水体可以在湿地表面流动,水位深度多控制在0.1~0.9m范围内,与自然实地状态相接近,主要是利用水生植物根、茎的生物膜来实现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在实际治理过程中,可以就湖泊周围场地来设计塘系统,并完成河道设计,构成表面流人工湿地,通过土壤吸附以及植物吸收来对湖泊水体进行净化。同时,还可以在湿地周围建造围堤,湿地内部设置小沟渠,在弯道冲击下促使水体内溶解氧含量增加,提高水体富氧水平,同时还可以使水可以与土壤和植物进行充分接触,增加对实体吸收净化效果。其中,对于湿地内种植的水生植物,应保证具有发达的根系,如芦苇、荷花、香蒲等,充分发挥植物吸收能力以及根区效应,来完成水体的净化。

3.2.2 潜流人工湿地

根据待处理的污染物类型,来创建不同介质组成的湿地系统,搭配相应植物来完成对水体的净化。水体通过植物、基质以及微生物之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途径组合实现水体治理,有效去除TSS、BOD、COD、TP、TN、藻类、石油类等物质[5]。该湿地系统所具有的流态和结构形式,可以通过高效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对水体中含有的TP、TN以及石油类等物质进行可靠去除。

3.3 太阳能曝气系统

太阳能曝气系统可以实现底层与表层水体间的交换,提高湖泊的水动力,并且表层水体还可以通过层流状形式向外扩散形成表面流,增加水体覆盖面积,使得水体表面张力增大,水界面氧浓度增加,然后通过交换传递给底层水体,逐渐实现水体整体的溶解氧浓度增加。然后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同化与异化作用,以及微生物硝化与反硝化作用等,促使水體进入到一个动态平衡中,不断去除水体内含有的污染物,降低水底持续降解底泥数量,可以有效修复水体生态系统。

4 结束语

对湖泊富营养化问题进行分析,为提高治理效率,需要确定富营养化发生原因,然后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比选择最为合适的治理方式,争取对水生态系统进行改善,并种植大型水生植物,加速水体内污染物的吸附与消除。

参考文献:

[1]王圣瑞,倪兆奎,席海燕.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历程及策略[J].环境保护,2016,44(18):15-19.

[2]潘华辰,廖丽.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技术探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5(01):65-67.

[3]贾璐颖.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技术集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

[4]王莹,王道玮,李辉,等.内陆湖泊富营养化内源污染治理工程对比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3,41(01):20-28.

[5]万蕾.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与治理现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01):378-381+389.endprint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水体 文章 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