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灯外观设计

2017年12月23日 18:36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

多功能模块化、彩灯气动外观设计的无人机,时速120km/h,百公里加...

姚仲濠+郑旺+连晓璇+蔡泽涛

摘 要:通过对彩灯历史背景的了解、对彩灯市场的调查和彩灯制作工厂的参观,我们对彩灯进行改造改进,从而使彩灯制作运输等更加方便,使市场更加宽广。让彩灯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彩灯外观;背景;调研;设计

中图分类号:TM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4-0120-02

1 彩灯的历史背景

佛山彩灯历史悠久,工艺精致,造型千姿百态,是岭南灯彩的突出代表,也是中国传统灯彩的主要流派之一,其范围遍及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欧美等许多国家的华侨华人聚居地。佛山彩灯原以小型、单个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又逐渐发展了大型组合灯,如大彩灯、大走马灯、大彩车灯等,其中大彩龙灯长达数十米以至上千米,蔚为壮观。佛山彩灯扎制技艺是岭南民间艺术的奇葩,在数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兴起、鼎盛、衰落、新生、挫折与复兴的阶段。

佛山秋色历史悠久,相传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5),秋季丰收后的一个夜晚,一群孩童用茭笋壳扎成龙形,并在龙身插上香火,以竹杆舞动之,口呼鼓乐,游舞街巷之中,深夜方休,后为大人们所接受与赞赏,大人们也参与进来,开始扎制形形色色的彩灯,逢年过节放置与室外供人们观赏,此举广为流传,发展成为一种文娱活动,进而逐渐形成为一种广为民间喜爱的民俗活动内容,此后更日渐丰富,遂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佛山秋色,而彩灯艺术一直在秋色艺术中占主要地位。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明代佛山出秋色习俗就已经有“纸马火龙”、“柚灯纱笼、沿途交映”的情景。

从明代至民国时期,佛山彩扎行业十分兴旺。清道光版《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扎作行,本乡扎作极有名,人物故事尤精,外乡多来购之,又有不倒翁为行酒令之具,外省销流极广。”

佛山灯色文化历史悠久,从以前简单的灯笼,到现在与时代接轨,创新出动漫、星座、人物等各种形式的大型的灯组,时代的发展也促使着佛山灯色在不断地进步发展。2005年入选“中国灯彩”邮票设计的佛山彩蝶灯,是一盏典型的佛山传统彩灯,但作者陈棣祯却打破了六角宫灯惯用的灯形和扎作手法,使灯与彩蝶配合得生动巧妙,令人赞叹叫绝。

黄宏宇,佛山市工艺美术大师、佛山彩灯市级非遗传承人。从事灯色制作十余年。对于佛山灯色将来的发展,他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现在的灯色文化发展得很好,各方面都得到创新,但还是局限在室外灯色中,用以巡展,很少能进入到平常人的日常生活中,他正在研究着怎样将像灯色这样的手工艺术品融入到家装中。因此,我们由此受到启发,想要制作出一种可装卸、随机组合的彩灯。据调研,这种变化多端的彩灯能更吸引人们的兴趣以及增加购买欲望。

2 市场调研

目前在中国的市场上,彩灯种类有宫灯,用楠木、红木或紫檀木做边框,并雕刻成龙凤图案,配以采画绢面和玉坠丝穗等,古朴雅致、富丽堂皇;有丝料灯,在画绢面前镶有白色的玻璃丝,富有晶瑩感;有夹纱灯,在纸画上彩色图案后,再熔蜡于纸上,然后以轻纱夹住,显得色彩柔和;有走马灯,利用燃烛或白织灯的热能转动灯中的人物;还有主体的象形纸扎灯,有花鸟、人物、动物。

在中国,彩灯产业由“自贡灯会”催生,彩灯产业发展与灯会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息息相关,目前,自贡拥有300多家彩灯文化企业,产业规模已基本形成,其中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就是国家级文化品牌。但是,彩灯是一个特殊行业,属创意设计业态,是民间工艺、传统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企业融创意设计、生产制作和展出贸易为一体,导致行政多头管理,服务不到位,政府政策扶持及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偏弱;整体上观察,彩灯产业形态仍不合理,生产形态过于单一,产品细分不够,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链条仍不完整;而且在调查中发现彩灯企业效益偏低,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不足,企业间无序竞争问题突出。

目前市场上的彩灯50%是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30%是是用竹木、绫绢、明球、玉佩、丝穗、羽毛、贝壳等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制作,20%是基于现在相对较时尚、科技的材料与机械来制造,外观也是相对较新潮的。在此次市场调查中,80%的彩灯在制作完工以及展示完毕之后,就被存放起来,成型之后就得不到再一次的利用与改换,仅有20%的彩灯是可以在制作完成之后各个部分、各种材料可以做到能做到再一次的利用与修改。这样的数据相对来说就是比较弱势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改善。同时,这其中我们也得到了这样的数据,当前中国的彩灯以及所需制作的材料的平均价格在我国消费者群体当中,76%是适合中高层次消费群,这部分的消费者包括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城市“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他们对彩灯的性价比、设计风格、用材、品牌定位较为看重,消费较高,只有24%的彩灯是适合于平民百姓、普通工薪族这样的低层次、低价位的消费群,他们消费主要取决于舒服、价格便宜。在我们的这个项目中,我们就我们这个项目所需材料也进行了调查,得出:材料的平均价格是处于于低中高层消费群中间的,也就是说所需材料的价格是可以普遍于所有消费者的,从而达到人人皆得这样的一个效果,不会出现当前彩灯在价格上所出现的如此显而易见的贫富差距。

3 外观设计

从上面两点我们了解了彩灯的历史以及市场情况,现在我们就对彩灯进行改造,使其更适用于现代人们对彩灯的欣赏。同时让彩灯的外形在美观的同时更加实用。我们对其所用材料进行改进或循环利用,从而达到环保以及节约能源的目的。

第一,传统彩灯都是用一些固定的材料,如铁丝、布和竹子等。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更环保而且易得的材料,如树枝、用过的筷子、吸管和树叶等。这样不仅能服务利用,还可以让其产生经济价值,从而达到循环利用。而且做出来的作品更具有特色,更独特。因为世界上没有形同的两片树叶。即使后来腐坏了也对环境没什么伤害。所以很值得提倡,而且深受大家的喜爱。它还可以给彩灯创作者更多的启发,让设计更美观有内涵。

第二,更具对传统彩灯的了解,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彩灯材料已经有了很多改进,但却还是很浪费资源的,因为每个彩灯制作出来就已经固定了,不能再利用上面的材料。而且传统彩灯虽然也很漂亮,但还是有很多不足的,例如我看到一个《愤怒的小鸟》的彩灯。外观的确很像,也很生动。但总感觉没有羽毛不是那么好,如果有羽毛就会更有美感,更能吸引人。所以我希望在一些特定的彩灯上加上事物本来的面貌或许会更好一些,这样就更能使彩灯栩栩如生。

另外我们现在的彩灯是做的很完整的,不可分解的,这样也会使我们的彩灯成为一次性用品,即使可以再次利用,但运输起来也是一大问题,有的做的很大,一辆汽车有时只能运输一个,所以很耗费成本。而且储存也不是很方便,需要一个大型的仓库,我曾经参观过彩灯工厂,它不仅需要大型仓库,还需要一个超大的电梯,要不就是打开门直接用绳子钓下去。这是彩灯制作的一大缺陷。

而我们希望改进它,所以我们经过讨论做出了以下改进。首先,我们希望在制作彩灯的时候可以制作成可拆分的。这里的拆分有两种含义。第一,我们是希望彩灯的整个骨架是可以拆分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彩灯的体积缩小到最小,不仅方便储存,还方便运输,而且在运输过程中也更安全,不会因为太大而出现损坏。储存仓库也不用太大,还可以储存很多。第二,我们在参观彩灯工厂的时候,管理员说有的彩灯因为放的时间太长,不仅特别脏,还损坏了好多。

所以我们想如果用一些粘贴贴带或字母扣等将彩灯的外观包装起来,这样就可以轻松组装拆卸,外观布料不仅可以重复利用,还可以清洗,即使彩灯放的时间长也不怕,可以做到一直清洁漂亮,而且存放时间也会大大加长。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就可以做到材料的节省以及重复利用,既方便又实惠,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的背景下,进行改造、创新,赋予彩灯新的生命、新的使命,那就是节约。

参考文献:

[1]简昭全.产品设计方法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黎成茂.产品外观的设计研究[J].科技资讯,2007(6).

[3]余子骞.对产品外观功能的再认识[D].中国美术学院,2009.endprint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彩灯 人物 宫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