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第二季度浙江省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发布
金瑶+陈明鑫+胡梅雪+姚清+冯晗
摘 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浙江省已涌现一批以七大产业、历史经典产业为主的特色小镇,我省共公布37个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为了探究首批省级特色小镇的资源利用情况,调查报告从考察的7个特色小镇出发,通过对特色小镇(主要是梦想小镇)工作人员进行资源配置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及对入驻小镇的企业和管委会进行访谈,从政府、管委会、企业、企业员工等方面对小镇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小镇资源配置的不足:信息共享机制、区位资源、人才资源、周边配套设施,并提出建议与意见,为其他想建设特色小镇或拥有集聚产业的省份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首批浙江特色小镇;满意度调查;集聚产业
0 引言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它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发展模式,小镇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具有要素调节、结构调节、文化传承等诸多功能。本文以浙江特色小镇资源配置为主题展开实地考察和调研,考察对象囊括浙江省第一批建成的7个特色小镇,访问对象涉及小镇管委会负责人,小镇入驻企业主及员工和相关工作人员。此篇调查报告目的在于为当下政府投资建设特色小镇提供决策参考,为小镇的管理和资源配置提供相应的改进方案。本文从小镇发展资源配置合理性角度出发,深入考察实际情况,希望能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为特色小镇的建设能更加合理建构文化、产业、区位等特色资源优势,注重因地制宜,形成集聚经济、共享经济、智慧经济的系统管控,并不断发展贡献力量。
1 调查内容
1.1 调查时间
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
1.2 调查步骤
本次调研活动,团队成员选取了7个特色小镇:杭州梦想小镇、杭州云栖小镇、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义乌丝路金融小镇、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宁波江北动力小镇、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与调研。
2016年月5月至12月,团队成员进行实地考察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问卷调查的设计、考察特色小镇的选取、提前联系特色小镇管委会、对3个杭州市特色小镇进行初步调研等工作。
2017年1月至2017年2月,团队成员对四个首批浙江特色小镇:义乌丝路金融小镇、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宁波江北动力小镇、德清地理信息小镇开展实地考察与调研,了解到小镇发展的情况。
2017年3月至2017年4月,团队成员对杭州市三个特色小镇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并对特色小镇(主要是梦想小镇)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搜集并整理材料,将前期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对比,完成调研报告。
2 调查结果与思考
通过调研,团队成员加深了对浙江特色小镇的印象,提高了对小镇的认知,了解了部分小镇的发展情况。通过对特色小镇(主要是梦想小镇)工作人员进行的资源配置满意度问卷调查,及七大小镇中人员进行的简单交流,团队成员初步了解了特色小镇主打的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表现出的问题,并选取部分已建成的特色小镇企业和管委会负责人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其主打产业的发展运营状况以及它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发展经验与不足之处,及时做好总结。
本次调研活动主要对浙江特色小镇(主要是梦想小镇)工作人员展开了资源配置满意度调查问卷,其中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33份,调查的男女比例为3:2,89.47%的员工年龄都集中在20~30岁,文化水平为专科的约占24%,本科约占71%。此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方法,结合实地调查方式,在此过程中,团队人员还与工作人员进行了简单的沟通,因此,调查结果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浙江特色小镇(主要是梦想小镇)工作人员对小镇提供资源的满意情况。同时,还对杭州云栖小镇、宁波江北动力小镇、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管委会及企业进行访谈,从政府、管委会、企业、企业员工等方面对小镇现状提出建议与意见,并为其他想建设特色小镇或拥有集聚产业的省份提供一定的参考。
2.1 调查结果
(1)浙江特色小镇(主要是梦想小镇)资源配置大致情况
本次调研活动对浙江特色小镇(主要是梦想小镇)员工的周边配套设施、绿化设施、人才资源、办公基础设施、政策资源、空间格局(企业分布)做了調查,调查结果如图1-图6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有83%左右的员工对小镇的周边配套设施(交通、医疗、酒店、银行等)表示基本满意以上,约17%的员工表示不满意,这反映了特色小镇所处位置大多为郊区,配套设施资源仍有一定改进的空间。从图2中可以看出,仅有2%的员工对小镇绿化设施表示不满意,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特色小镇绿化环境好,基本达到浙江特色小镇绿化环境3A及以上的标准。如图3所示,超过20%的员工对小镇周边的人才资源表示不满意,很大程度上和小镇的地理位置有关,同时也与小镇宣传力度及我国的就业形势存在较大的关系。从图4可以看出,约为94%的员工对小镇的办公基础设施表示满意,这说明特色小镇的存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如图5所示,仅有约60%的员工认为政府的政策落实到企业,有35%的员工表示不知道,这一方面可能是员工自身对企业的了解及关心程度不够,在实地问卷调查过程中,也有部分创业者或员工反映,管委会对于企业反映的问题反馈不及时,且有时不清楚向谁反映,相关文件不够具体。从图6看出,仅为6%的员工对小镇的空间格局(企业分布)表示不满意,这说明特色小镇建设空间布局具有合理性,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小镇发展。
(1)浙江特色小镇(主要是梦想小镇)内企业的互动情况
在发放的这133份问卷中,通过对企业及小镇工作人员的询问,我们了解到浙江特色小镇(主要是梦想小镇)内企业的互动情况。调查结果如图7-图10所示。
从图7可以看出,只有8.27%的工作人员认为其小镇内的信息共享渠道非常发达,另有12.03%的工作人员对小镇内的信息共享渠道表示不清楚。该图反映出小镇的信息共享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小镇内企业的活动提供交流分享的平台,如小镇内的、APP分享、小镇内的海报及信息展览平台等,但小镇的共享机制仍有待改进。从图8和图9可以看出,不管是在同企业类型间还是在不同企业类型间,其活动交流的频率主要集中在每月1-2次,甚至有些企业几乎没有与同类型企业的交流。通过采访了解到缺乏交流的企业是因为企业之间存在竞争的关系,其缺少合作的机会,那么在此基础上与同类型企业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少了,与不同类型企业工作内容不相关,缺乏沟通的必要性。而有些类型的企业,如创新型公司、互联网类企业,其看中了企业间交流合作的机会,想要通过与同类型或不同类型间的企业交流打开自己的产业链,每个月的交流频率就自然而然比其他类型企业多了。图10表现出51.13%的工作人员是经常参加和偶尔参加,而另外48.87%是几乎不参加或从不参加,企业参加活动一般是特定的员工或是负责人负责参加,而一部分的人由于自身和客观原因没有参加。对于参加了小镇交流活动的企业,大多数工作人员认为该活动有一定的帮助,可以看出小镇间的企业交流活动不仅可以加强了小镇间的工作交流氛围,其对小镇内企业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作用。
(3)浙江特色小镇(主要是梦想小镇)企业员工的满意度情况和前景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如图11所示,仅有7.52%的企业未进行过创新或是曾经进行过创新但以失败而告终,而其他大部分的企业都进行过创新,还有10.53%的企业已在创新中取得了成效,并表示会在之后加大创新投入。这在一方面体现出在互联信息时代创新成为了企业的常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浙江特色小镇的建立为大多数创新型企业的设立提供了良好的建设平台。图12和图13可以看出,企业入驻小镇后,能够得到一定的政策扶持及优惠政策,创业公司也能在专属的孵化器中得以发展。虽然在图13中有48.12%的工作人员表示对该企业的项目在入驻小镇以后的进展情况表示不清楚,其中的原因在于一部分企业不愿意透露该信息或是该工作人员对自己企业的运营情况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在调查中,关于特色小镇最需要提供哪些服务这一项中(如图14),44.36%的工作人员都表示需要提供的是休闲服务。在激烈竞争和强大的工作压力下,其最需要的是能够舒缓身心的办法,这就希望特色小镇能够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能够着重的体现和多样化发展小镇内的休闲服务。占第二位的是项目交流、推广服务,一个公司能否发展壮大与其业务销售和推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反映出小镇在建设工程中及信息共享渠道中能够提供更多的项目交流、推广服务至关重要。另外,在当代社会,大学生数量较多,人才资源成为了企业内建设的关键一环。拥有好的人才资源,不仅能够吸引企业加入特色小镇,还能整体提高特色小镇的综合人才素质,为特色小镇的发展前景提供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不同的企业对于特色小镇有着不同的服务需求,在调查中除了以上3项之外还有融资服务、创业培训、服务、法律、专利商标咨询服务等,其分别占调查比例的27.07%、21.8%、19.55%。图15所示,小镇内的企业基本都是对特色小镇的发展前景持看好的特色态度,认为其是朝阳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其最受偏爱的理由在于小镇的政府政策支持、创业氛围等。此外,也有极少部分的工作人员持消极态度,其理由在于认为小镇的政策虽好,但没有很好的落实。
2.2 调查与思考
通过对特色小镇(主要是梦想小镇)工作人员进行的资源配置满意度问卷调查,及七个小镇中人员进行的简单交流,团队成员对部分特色小镇的发展有了具体的认识。
在调研中,我们从政府、管委会、企业、企业员工等各个方面对小镇现状进行了解。虽然特色小镇的政策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不错的政策支持,但是小镇内在实际上并没有提供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使得企业并没有在直观上感受和体验到所享受的政府优惠政策。在这个方面,建议特色小镇在未来的建设中,不仅能够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还希望特色小镇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起到真正的扶持作用。
第二,在小镇区位资源配置方面,应着重加强休闲娱乐附属设施、交通设施方面的建设。虽然小镇在具体区位上能够相邻当地的交通枢纽,但对于小镇的工作人员而言,其区位资源优势还应该体现在小镇附近交通的快捷便利上。
第三,针对小镇的人才资源配置方面。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得知特色小镇的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大致在本科及以上,虽然小镇或企业内部有专门的引进相关的技术人才,在区位方面有些小镇还相邻附近的高校等,但人才资源的配置却不能满足大部分企业的需求。如何将人才资源有效多方位的引进企业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
第四,小镇周边的环境配套设施配置。我们走访了七个特色小镇,不约而同的感受到每个特色小镇都有其独到之处。如对梦想小镇而言,附近周边的医疗配置、酒店配置等相对完善,但其绿化措施还可以进一步的改善。再如对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而言,作为以旅游为主的文化产业,其绿化措施、休闲娱乐配置等方面做得相对更加完善,而附近的医疗配置就显得相对落后。
总体来说,浙江特色小镇的设立是時代发展中的产物,在未来逐步完善规划特色小镇的同时,浙江的经济也能同步的大力发展。不断的优化特色小镇的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完善基础设施,才能真正的实现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3 对比分析
通过对特色小镇(主要是梦想小镇)工作人员进行资源配置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及对入驻小镇的企业和管委会进行访谈,团队成员就掌握的资料对小镇资源配置情况做了对比分析。
3.1 小镇发展相似之处——打造“特而强,小而美,聚而合”的特色小镇
建设特色小镇,需要做到经济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全面发展。新常态下,特色小镇需要融合产业转型升级、集聚效应、文化资源挖掘、旅游品牌打造等涉及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创新发展,成为传承文化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平台,从而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生态、社区功能的叠加,做到产城结合,做到各具特色,做到“特而强”、“小而美”、 “聚而合”。
3.2 小镇发展的不同之处——7个小镇间的对比
第一批特色小镇已开始投入使用,根据2016年5月的小镇评级得知,有些小镇发展很好,如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歌斐颂巧克力小镇)被评为优秀,有些却不尽人意,甚至从37个首批省级特色小镇中被除名。由于影响小镇发展的原因很复杂,而且搜集的数据不是很完整,所以团队对数据做了简单的定性分析。
(1)税收情况的对比
小镇经济发展好坏主要通过小镇总税收这个客观水平来评价。通过调查得知,截止2016年底,义乌丝路金融小镇总税收8亿元、宁波江北动力小镇总税收2.5亿元、嘉善巧克力小镇总税收3.2亿元,德清地理信息小镇2015年度税收总额为1.0333亿元,总税收未知,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总税收4亿元、云栖小镇总税收2亿元、梦想小镇104.3亿元。
各个小镇税收情况不同是由小镇的主导产业不同引起的。如义乌丝路金融小镇是以证券、银行、期货、保险等金融机构作为核心区,这类金融产业具有高收益的特点,这也是该小镇总税收水平较高的原因之一。另外,义乌丝路金融小镇的服务设施总数为799个,与其他小镇相比多出很多,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也能吸引其他企业入驻和游客来旅游。其中梦想小镇之所以能达到如此高的税收,也是因为梦想小镇集聚了近5900名的创业者、项目近640个,而且它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成本,形成“新陈代谢”的良性循环,所以从当初半闲置的粮仓,到如今的创业“良仓”,创下过百万的税收。
(2)财政投资额的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的财政投资额最多,临近西湖旅游景区和南山陵园,保持了与景区一致的风格,是4A级景区。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拥有国际医疗中心、双语国际学校、高速网络等配套,累计入驻金融机构500余家,其中不少为行业内领军企业,集聚高端专业人才1600多名,拥有较为丰富的人才资源和配套设施。
(3)交通情况的对比
从交通情况分析: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义乌丝路金融小镇、宁波江北动力小镇、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西湖云栖小镇、余杭梦想小镇和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的交通在特色小镇网上的评分分别为82.6分、76.5分、84.4分、73.5分、86.5分、84.5分和86.5分。
交通是否便利也是小镇发展的影响因素。作为以旅游为主的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便捷的交通尤为重要,方便各地游客过来游玩。通过实地调查,通往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的道路通畅,不过由于该小镇附近没有居民区,所以小镇附近的公交车为一小时一班,一般过来游玩的游客都是自驾或者专用巴士接送。
而西湖云栖小镇和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的交通评分最高。通过实地调查,两个小镇所处位置交通通畅,与上海等其他各市的交通十分便利,方便企业产品运输,从而带动小镇经济发展。
(4)服务设施的对比、
从服务设施分析(如表2),可以看出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和义乌丝路金融小镇的服务设施数量较多,这是因为这两个小镇都是以金融业为主,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为核心区,而像银行这类企业也属于服务设施,所以导致这两个小镇的服务设施总数较其他小镇相比超出很多。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是一个要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所以也会着重建设小镇的配套服务设施。而像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是一个主题乐园,以亲子旅游、婚纱摄影为主打内容,所以游乐设施较多,而像银行、医院这类的服务设施就较少。
4 小镇发展的建议
(1)政府应积极推进特色小镇发展
在访谈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部分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相对2015年来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部分企业工作人员认为政策措施未落实到位,而政府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进程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在维持原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加强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提供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新政策,真正促进企业优化发展。
(2)管委会应做好服务工作
在对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管委会进行访谈时,团队成员了解到特色小镇的建设离不开管委会的服务。管委会服务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企业发展的好坏。管委会的服务,一方面体现在对入驻企业所给予的优惠,包括厂房、人才公寓、水电等的优惠,另一方面体现在它的人文关怀。不仅要多次举办企业交流会、企业例会、人才交流活动,更要多举办企业间的联谊活动。此外,还应加强小镇信息共享机制,如设立交流的社群或app、合理利用公共区域的电子屏幕等,做好宣传工作,处理好企业与管委会的关系。
(3)企业应利用好小镇资源,创新发展
通过访谈,团队成员了解到由于特色小镇仍属于发展的起始阶段,部分企业对“小镇概念”并没有十分深入。申报入驻特色小镇大多源于厂房较便宜,未考虑到小镇所带来的周边配套设施的福利及小镇自身所具有的產业集聚的特色,企业自身应充分认识到特色小镇发展的有利之处,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进行创新、创优发展。
在走访中,团队了解到,特色小镇在当地的地理位置都较偏僻,基本位于郊区,虽然交通运输较为便捷,但不方便工作人员上下班。因此,应加设公交班次、多开设公交线、提供小镇班车服务等。
5 总结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根据五次访谈活动,团队成员较充分地了解了部分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现状。特色小镇概念虽早在2015年提出,但它的落实状况并不如想象一样,资源配置不完善,甚至部分小镇的建设工程较慢,而在特色小镇名单中被除名。有许多人,知道特色小镇的好处,却未做到了解小镇概念,充分利用其资源。让特色小镇资源配置落实到实处,不仅是政府、管委会的工作,更是每一个入驻在小镇中的企业与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唐林珍.特色小镇建设既要“小而美”也要“特而强”[N].南方日报.2016(10).
[2] 朱莹莹.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嘉兴市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6(2).
[3] 张蔚文. 政府与创建特色小镇:定位、到位与补位[J].浙江社会科学.2016(3).
[4] 吴一洲.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J].规划师. 2016(7).
[5]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5)8号)[Z]. 2015
[6]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首批37个特色小镇创建对象2015年度考核结果出炉[Z].2016.
[7] 刘乃全.空间集聚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8] 苏世彬.创业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9] 温晓诣.理想空间.60.文化再造[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
[10] 藤田昌久.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