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5200亿, 相当于5个阿里, 为何创始人任正非还如此焦虑?

2017年10月18日 08:21来源于:头条

任正非,华为的创始人,一个一手把华为带到世界500强,被人崇拜,同时也存在着各种的争议、流言的传奇人物。 如今,华为的年收入已经高达5200亿元(给大家一个对比,阿里的年收入为1011亿元),但他心中却一直一直有着强烈的“危机感”。

任正非今年73岁了,73岁的任正非在三天时间里密集的发出了至少五封总裁办电子邮件,在流出的三封里,除了一封心灵鸡汤,另外两封都包含了大量的信息。

忽然密集的发出这么多的“信号”,已过而立之年的华为怎么了?

01.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年初,华为的34岁+裁员事件闹得沸沸扬扬,随后华为出面澄清了,任总后来在华为论坛发布了一篇文章,有一句说到:“30多岁年青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似乎从侧面印证了华为正在裁员的事实。

任正非是出了名的臭脾气,华为的高层干部大多都被任骂的狗血喷头过,唯一没被骂过的人,是李一男。背地里,任正非评价这个年轻人“这小子太厉害了,看问题太深刻,如果我要做个人投资,我一定投他。”

可惜李一男不是杨元庆,而是孙宏斌。天才李一男的野心很大,虽然27岁就已经成为华为副总裁,任正非在内部给权给钱,最终李一男还是借着华为鼓励内部创业的机会,拿着华为1000万的设备北上创建了港湾网络。据华为高层透露,其实这个时候,华为高层和“看问题很深刻”的李一男心里都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任正非的接班人。

当时任正非亲自带着华为高管去给这个“接班人”在深圳五洲宾馆开了场欢送会,据说会议现场十分感人,任正非像是送孩子去上学一样送走了李一男。任正非万万没想到的是,李一男叛变了,拿着华为的设备,挖走华为的人,再在市场上和华为竞争。

李一男知道华为的软肋和优势,在市场上迅速的和华为分了一杯羹。一边是华为在国际市场和思科在交锋,无暇顾及李一男,而另一边李一男挖人手段却更加肆无忌惮,港湾会先私下收买华为市场和研发部门的核心骨干,再让这些人回避港湾的相关研发领域和目标市场。甚至还收买了华为北京研究所的一个员工,由其利用华为资源进行研发,然后和港湾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这是华为第一次危机,当时的华为内外交困,充斥着倒闭危机。而李一男无疑起了很坏的带头作用,当时很多的华为员工都是出去创业,用华为的资源,技术,吞噬华为的市场。这次危机让任正非十分想不通,在他看来,权力、利益(员工持股达90%以上)、舞台、甚至真情,他都给了员工,而这些人却选择背叛,他痛苦迷惘。

最终华为在成功解决了国际市场争端并顺路将华为打入国际市场之后,任正非开始了对李一男的打击,用思科针对华为的专利剥夺了港湾上市的希望,又用港湾的挖人方式,挖走港湾一整个研发部门。直至港湾被华为收购,沮丧的李一男坐进了自己的透明办公室被围观,任正非算是打赢了这一仗,但用任正非自己的话说就是:惨胜如败。

大概任正非从那时候起,就树立了一个理念,对华为有利的,就不遗余力去扶植,对华为不好的那就坚决取缔。所以不管外界怎么说,任正非在内部该裁员还是要裁,该灌输鸡汤让基层员工拼命贡献就灌鸡汤。

近几年的财报显示,华为的增长已触及瓶颈,增幅下降,利润率下降。在2017年的新年贺词上,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就强调,今年在人力资源政策上要导向熵减,激活组织,焕发活力,防止技能老化和队伍板结。

所以2月的裁员事件,其实是老任的意思。

02.

华为一向提倡狼性,工作996,员工要优先认识到自己是个华为人等等。虽然华为在薪酬上待员工不薄,但是外界对此解读为这其实就是压榨员工。

华为前副总裁李玉琢在离开华为时申请了三次离职才通过,第一次任正派了郭平,问李玉琢是不是在闹情绪,是不是对任职有意见。在得到了否定的答复后,郭平告诉李玉琢,你不能走,你是华为唯一的外来副总裁,你走了对公司影响不好。

于是李玉琢只能再写一封辞职信,但是这次没有任何回音。直到他写了第三封,任正非的秘书才打来电话,说任总约你下午一点来谈话。

进了任正非办公室,任正非开门见山地质问:“李玉琢,你的辞职报告我看了,你对华为、对我个人有什么意见?”

李玉琢解释说:“我没什么意见,华为给了我很多机会,你也对我悉心培养,我感谢都来不及呢。只是这样的身体,病了都没人给我一口水,突然死了都没人知道。”

“假话,我不听!”任正非很愤怒地大声说道。说完回到自己的办公桌上又去批改文件了。李玉琢与郭平尴尬地坐在那里,不知该说什么,气氛凝重。过了一会儿任正非平静了下来,又说了一番挽留的话,在得到为了家庭而妻子对深圳不适应的肯定答复后,任正非说出了一句:这样的老婆你要她干嘛?!

任正非曾经说过一句话:“为了这公司,你看我这身体,什么糖尿病、高血压、颈椎病都有了,你们身体这么 好,还不好好干?”狼性是任正非提倡的,也是任正非自己身体力行的,但是显然他把所有人都要求成了任正非。

这次总裁办发出的邮件里提到了加西亚,《把信送给加西亚》是一本阿尔伯特·哈伯德的小说,大意是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一名年轻中尉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把信成功送给了加西亚。

加西亚讲的是奉献精神,老任在这个节点上道个歉然后又把加西亚搬出来,你猜他是什么意思呢?

03.

华为在2010年启动了董事会换届,最终在2011年公布了华为的董事会名单,这也是华为首次公布董事会名单出来。当时的华为正面临着华为主业的电信业的天花板,以及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事物的冲击的时候,在换届后华为确定了今天的运营商、消费者和企业划分出的三大类别。

如今华为又触碰到了天花板,董事会也又到了换届的时候,据消息人士透露,如果不出意外,华为将在下半年进行董事会换届选举。董事长孙亚芳早已不再一线了,很可能将卸任董事长。而任正非也很可能将卸任副董事长的职位只保留总裁职位。

如无意外,董事会的新人将会有任正非的儿子任平,而表现不错的女儿孟晚舟也将得到一个副董事长的职位。而副董事长、现任华为轮值CEO的郭平、徐直军、胡厚崑三位升任机会都很大。

华为现在已经开始了云业务的布局,只等换届之后新气象和新目标。目前看来大企业病在华为已经是不得不去敲打的,华为要去惩治腐败,鼓励创新,避免官僚化的唯上是从。在总裁办的三封邮件里,点名基层员工,直斥内部腐败和希望招揽人才尤其是年轻人才的信号也是任正非为了换届前后整个公司有一个好的氛围而做的努力。

任正非的加西亚已经移民新西兰,而73岁的任正非寻找接班人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查看更多好文!

展开全部

这和他以前的经历有关,当年的他焦虑程度远超出你的想象。

“我无力控制,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半夜常常哭醒”、“研发失败我就跳楼”,这是任正非在华为创业维艰期决绝说出的话。

那时他先后历经爱将背叛、母亲逝世、国内市场被港湾“抢食”、国外市场遭遇思科诉讼、核心骨干流失……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依旧深感无力。这位从小在农村吃苦长大,在部队锤炼多年,外人眼里坚强如铁的商业硬汉曾经如此艰难。

此后,在一封给华为抑郁症员工的公开信中,任正非坦诚,自己“也曾是一个严重的忧郁症、焦虑症的患者”,他的身体还得了多种疾病,因得了癌症动了两次手术……

然而,值得称道的是,即便在黑暗里哭泣,但任正非呈现给员工依旧是充满斗志的状态,提出以奋斗者为本的口号。任正非历次讲话文件被外界视为圭臬,而主旨只有一个:身在黑暗,心怀光明,梦想不灭,努力前行。这段话也正是对任正非精神最好的诠释。

现在你看到华为很好很庞大,但其实是表面风光:

华为的营业收入很好,但是盈利水平低有。营业收入增加千亿 净利润仅增加1亿 谁能不急?

2016年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1.39亿部,同比增长29%。营业收入5215.74亿元,同比增长31.97%。可谓成绩斐然。然而,华为卖了这么多手机却并不赚钱。

2016年华为净利润370.52亿元,同比增加约0.38%。营业利润率降至9.1%,下降了2.5个百分点。

这组数据表明,2016年华为营业收入增加了1263.65亿元,净利润仅增加了1.42亿元。震惊,许多人引以为傲的华为,去年的盈利水平竟然这么低。

而苹果2016年的销售毛利率超过38%,销售净利率超过22%,华为远逊于苹果。华为的盈利水平也远远低于国内同行OPPO和VIVO。

去年,国外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苹果占全球手机市场91%的利润,剩余9%由华为、OPPO、VIVO和三星等几家共分。根据该组织的测算,去年第三季度单季苹果手机业务利润约85亿美元,而国产手机华为、Vivo和OPPO的利润约在2亿美元左右。也就是说,即便是华为的手机销量远高过OPPO和VIVO,在手机业务上的利润是差不多的。

而华为的利润之所以比OPPO和VIVO好看,主要来自于公司其他业务,比如通讯。

这种情况下,作为华为创始人的任正非能不焦虑吗?

知乎上被点赞最多的一段话中便可窥探:

“可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华为2016 年的年报,利润率只有7% 左右,这么说可能比较抽象,实在的说就是华为2016 年比2015 年的营收增加了1300 多亿人民币,利润却只增加了10 亿人民币左右,这就意味着多收的1300 多亿收入几乎没有贡献有效利润,这个在目前华为内部高层据说是引起了震惊。”

而恰恰任正非最忌讳的事是:盘子很大,利润很低,他只有一个思维,那就是利润。

華为一直自稱狼性,狼就要有竟爭性方向目標,其实任正非先生从來都沒有拿阿里作为比較目標,一个是傳統制造業一个是電子商務,注定兩者的盈利模式和經營模式根本不一樣也就无从比較;

任正非先生为何如此焦慮,還是內部管理和管控問題,大公司的发展都會面臨很多发展瓶頸,公司大了市场响应也就慢了、研发对前瞻和前沿的东西也就不敏感了、研发项目的管理问题及研发投入与产出不匹配性问题就可能显现、管理架构的层级也降低了管理效率等等、更关键的是上诉诸因带来的研发成本和营业成本的致命失控;

华为作为科技公司,年研发投入达营业额的10%。研发投入其实是双刃剑,這一方面也是科技領先和竟争力的要求,但一方面也会腐蚀公司毛利,但任何投资都是要讲回报的,无论这种投资是防御性预投入还是现实投入,我个人认为华为研发投入短时间内的回报并不理想;

华为狼性的磨灭估计也是其所焦虑的,华为的薪酬政策汪定其受益者是三十岁以上的中层,但往往这部份利益的既得者也是守成者和保守者,同华为进攻性战略相悖;中层往往是直接管理者,也是公司的发动机,发动机没动力也就无从推动公司发展。

现在这个社会,做公司都是不进则退……现金流、业绩、战略、产业发展方向、公司管理及管控等等都是招招致命,做实业不容易啊。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任正非 数码 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