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用着呢RH1,N1,R900三台机,还有一台SONY LAM-03组合音响(主要用来转录CD到MD歌曲),MD音质绝对其他机器无法比拟的。
谢邀!
自从以MP3为代表的数字音乐诞生后,音乐播放器的死亡命运已经注定。磁带随身听、CD机、MD,甚至包括MP3播放器本身,均已渐渐走下舞台。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包揽一切移动需求的时代,这些只能听音乐的设备显得格格不入。
一种设备满足多种需求,是科技的大趋势。人们不喜欢随身携带五、六种电子产品,而是希望凭借一款设备,比如手机,实现通信、影音、游戏、联网、办公等多重需求。违反这一趋势的产品无论怎样挣扎,都难逃被小众、被边缘的宿命。
如今,仍在热卖的音乐播放器,仅剩苹果iPod。但从苹果近几个季度的业绩来看,iPod的销量正在萎缩,而苹果也不再将其视为核心业务。MD已经谢幕,iPod还能走多远?音乐播放器已入穷途,可有前路? MD是“微型光碟(Mini Disc)”的缩写,其卡盘中的光碟大小为普通CD的一半。随着消费者逐渐转向不需要外部存储介质的数字音乐播放器,索尼决定不再销售MD播放器。
展开全部
每一个产品的逝去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索尼的MD(Mini Disc)Walkman随身听于1992年首次亮相,"凡走过必留下痕迹",更何况音乐往往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磁带、CD、MD到现在的MP3,珍惜过才知那段时光的美好。
磁带机时期,那不可磨灭的机械转轴声,一个年代的痕迹,看起来,那种味道,再也寻不回。
CD时期,松下和索尼也是音质至上的经典产物。
MD机是集合 光、磁、机、电等技术于一身、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与一般的便携式CD播放器以及磁带机相比,MD机超一流的音质,还是可靠的数据存储期,又具有磁带机的可重复擦写机能。
简单地认为MD机是CD机和磁带机的中和体。MD机允许使用者自行录制音乐,可以从所有的音源设备通过合适的连接方式录制一切的声音。同时用户可以对录制到MD碟片上的音乐进行名称编辑、分割、移动、删除等编辑操作。
因为MD和CD一样使用数字化方式记录音乐信息,因此它也和CD一样可以进行快速的曲目变换,快进,编制顺序播放,随机播放和重复播放。而且数字化记录音乐的好处是可以避免磁带机播放中的背景噪声,提供更纯净的音乐享受。
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这个浮躁年代里的音乐,早已经随着唱片,卡带一去不返。 而现在出门的时候都是习惯用手机听音乐。
因为手机更方便,更重要的则是我已经告别了那个追求个性的青葱年代。越来越多的浮躁轻飘使得那些趴在地毯上戴着耳塞一丝不苟地用转换接线录制音乐的日子已经渐行渐远。。。 再见了,再见了,一个个性的音乐年代。。。
再次感谢邀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