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软件有秘密大些?
以个人经历 相亲时加对方QQ或者微信有区别的 不要问我为什么 当我提出加QQ时 对方反问你不用微信吗 我回答我没有微信 对方的表情已经充分告诉我她的惊讶之余还有些难以置信 我补充到 我对社交类软件不是很热衷 我使用QQ也是因为时间太长有些不愿放弃 毕竟里面还有不少人呢 再加好友很麻烦的 没办法本人的确不太喜欢乱换这类联系工具 其次微信在我的印象里不是很好 我记得刚普及时每个人对着手机在哪里大喊大叫的 另外似乎很多人用这些软件去把妹 有时看到周围有人对着手机发一些听上去很恶心的话就在想什么人会用它作为联系方式 当然这些是我个人的想法了 话题回来 微信的确很重要 至少当你父母给你的对方联系方式时很少或者压根没有人在给你QQ号 在大多数人看来微信才是主流社交工具 给你微信意味着对方想拿出一定的诚意来满足第一次邀约的条件 如果你直接给对方或者对方直接发给你QQ 那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一种敷衍 毕竟现在用QQ的当做主要交流工具的人不多了 给你一个非主流的联系方式会给对方一种不太重视的感觉 所以每次我都会解释一下自己为何会留QQ的原因 当然了直接见面才是相亲的王道 任何交流工具都替代不了 如果你要相亲给你一个建议 有条件能第一次邀约见面的最好不要通过QQ或微信了解 无论多忙 让你家里人安排直接见面 之后在手机联系 很多人吃这和亏了我也一样 见面能产生第一印象 见面了解 你可以把握对方的表情 说话语气态度 甚至是细节 这些是网络聊天所不具备的 网上谁都可以说好听话 谁都可以吹忽自己 但见面呢 所以 还是本着见面第一 网聊第二的 微信首选的态度 我本身就是个聊天很失败的例子 所以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最后我想说 我其实就是不想再改变了 哥就认定QQ了怎么滴吧 什么微信陌陌啥的都是胡扯 我很烦感我在给对方说话时对方那个破手机 在哪里发微信 什么自拍 发什么食物 的 要不是认识的人早就一巴掌乎死了 就这些吧
展开全部从功能上说,两者基本无差异。
但从心理定位来说,两者之间存在着薄而坚韧的隔膜。薄在于其外在的相似,似乎互为替代品;坚韧在于两者在受众心目中形成的心理落差过大,两者完全充当着信息生活中的不同角色。由于微信最初是寄生于手机之上,建立起来的私密社区以相熟朋友为基础(首次打通并聚合手机号码、QQ等私密圈),人的惯性思维容易将其定义为聚合私密朋友的终端,且只局限于移动端。再看看手Q,其更多是PC端QQ的衍生品。手机QQ是在移动互联网尚未盛行之时就诞生的。而现在转战移动网络,将更多时间分配在移动网络上,相信是大部分人在iphone诞生后的真实写照。微信与手Q不同,其顺着移动网络的兴起而诞生,乃为顺势之作,比手机QQ多了一丝时机上的优势,也是两者在人们心中形成差异的背景原因。
个人认为微信对于受众,更多是作为生活中的另一个自己,是信息公共空间内的隐形身份(对于陌生人来说)。假设信息空间就是一个社会,微信则是在此信息空间内通行的身份证。凭此证件,与人对话、接受各行各业的信息。并以后台理论来说,微信是以私人方式存在于信息公共空间,私人间以,并可参与公共空间的讨论,能建立起不受外侵的私人空间,此私人空间更是安全存在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公共空间之内(公共空间对于我们的地位,就像是电视流行后对于人类的地位一般,我们存在于其中会惴惴不安,但离开其,更是让我们无所适从,仿佛不懂如何与人相处,甚至不会生活一样。而此因素也是导致微信和手Q存在根本不同的关键所在)。
而手机QQ,更多则是作为工作和生活中的沟通助手,是一种信息终端,而非信息拟人化后的自己。手机QQ建立的是私人空间的互动空间,与微信功能相似的同时,语音交流的功能被弱化(90年代出生的小家伙们,似乎喜欢使用手机QQ作为信息空间的通行证多于微信),手机QQ更多的是PC端信息交流的三维延展,充当PC信息端的移动助手。即便存在QQ空间将公共信息的导入,也是部分信息的导入,且手机QQ不存在公众号的现实,我觉得也是微信和手机QQ乃至于QQ在人们当中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这种定位的差异,外化于功能差异上,形成了微信对手机QQ,存在着成熟且闭合的信息社区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