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960和骁龙835哪个好?

2017年08月24日 03:38来源于:头条

看参数好像835要强一点

835好,骁龙835是高通2017年年度旗舰芯片

835CPU是A73改,和960相同,但是采用了比960更优秀的10nm制程,就算性能拉不开太大差距,至少在稳定性和能耗比方面比960强。


835的GPU比821强25%,二960的GPU只能理论性能达到821水平(跑分白名单时),而在实际游戏中的表现比821远远不如。

骁龙835相比骁龙821各方面都有进步,整体性能比麒麟960/A10 Fusion都要强,毕竟骁龙835采用的是更为先进的10nm制程工艺。骁龙835采用8核设计,CPU多线程不再是短板了,GPU更是高通历来较强势的领域,整体表现较为出色,而10nm工艺更为功耗控制打下了很好的基石。

如果960也是10nm制程,CPU主频至少还能再提高0.2Ghz以上,GPU至少还能再塞进去2个以上的核心,达到mp8甚至mp10。

展开全部

随着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手机处理器早已经不是跟以前一样慢到不行,在10nm工艺制程下,现在手机的Soc早就可以完成更加复杂的运算过程,性能方面也带来了极大的提升。随着骁龙835移动平台的发布,越来越多手机厂商都纷纷用上这款性能功耗都十分强劲的处理器。不过在它的“统治”下,三星的猎户座处理器、华为的麒麟处理器也不甘示弱,相继推出了自家平台的高端芯片:Exynos 8895以及麒麟960。到底这三款处理器孰强孰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工艺

在这次性能对比方面,笔者将会用很粗暴简单的跑分测试、游戏测试来看看这三款芯片在这几项测试中有何卓越的表现。而手机的选择方面,将会采用目前最新的几款明星旗舰——努比亚Z17、三星Galaxy S8 以及荣耀V9进行这一轮测试。到底它们三者之间在性能方面有何差异,那么今天的测试,就能够给你们一个直观的感受。

首先展示一下这三款处理器在参数规格上有何区别

从表中可以看到,除了麒麟960外,其他两款处理器都是基于10nm工艺打造的。所以在理论功耗方面,骁龙835和Exynos 8895要比麒麟960领先不少。毕竟10nm的制程工艺好歹有点优势的,不然工艺制程上去了,能耗还不改进就说不过去了。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跑分测试,先来看看这三款处理器的表现到底是怎样。

CPU性能测试

首先在安兔兔的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三款手机的综合跑分表现。其中,努比亚Z17力压群雄,以17万 的成绩遥遥领先。随后,排名第二的是三星的Galaxy S8 ,以16万 的成绩稍逊搭载骁龙835的Z17。不过,相比起前两者的龙争虎斗,荣耀V9就有点掉队了,14万 的分数相比起前面两者的差了可不是一星半点。由此来看,骁龙835和Exynos 8895强劲的自家架构和制程工艺,还是让使用公版架构的麒麟960逊色不少。

努比亚Z17

三星S8

荣耀V9

在Geekbench 4的测试上,骁龙835力压群雄的这一个局面就有所改变了。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单核性能方面,得益于高通自家的Kryo 280架构的先进性,要比采用的公版Cortex-A73的麒麟960高出不少,但是同样相比起采用自主架构的三星来说,单核表现并没有拉开很大的差距。而在多核性能表现上,反而是Exynos 8895和麒麟960的跑分要比骁龙835高上一丢丢。

努比亚Z17

三星S8

荣耀V9

可以看到骁龙835的强劲之处就在于单核表现方面,这有利于应用打开速度的提升。因为在日常使用的应用中,我们更多的是用单核心来运行,所以单核心表现是否出色,在一定程度上会日常使用是否流畅;而后两者的多核表现优秀,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处理多任务时,性能表现会更好,对于玩《王者荣耀》、《NBA 2K17》等大型游戏来说,会有更好的性能表现。

最后是PCMark测试,这个测试主要评价手机日常使用(网页浏览、视频处理、文档编辑)的性能。在这个测试中,三款手机之间的差距相当明显的,Z17排名第一、荣耀V9次之,三星S8 排名最末。可能由于三星在某些方面的原因,所以在这一部分要逊色不少。不过从分数还是可以看出,三款处理器在对手机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大差距。

努比亚Z17

三星S8

荣耀V9

总结来说,在CPU这一块测试中,骁龙835要力压Exynos 8895一点点,而麒麟960还是稍微落后,排在两者后面。

GPU性能测试

作为一款2017年的旗舰级处理器来说,单纯在CPU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还不够。因为随着手机游戏的流行,越来越多用户都喜欢用手机玩各种各样的大型游戏,而在大型游戏的表现上,处理器的GPU部分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除了CPU的运行外,GPU的强弱与否会对手机游戏的表现息息相关,如果GPU性能足够强的话,游戏的流畅度和画质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所以,这次GPU测试中,看看这三款处理器到底哪款更加厉害。

在GPU测试上,首先采用了3DMark进行测试。通过图中的测试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搭载骁龙835的Z17在GPU性能上确实比其他两部手机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这一优势,得归功于骁龙835自家的Adreno 540架构的先进性。

努比亚Z17

三星S8

荣耀V9

虽然骁龙835在CPU上拉不开差距,但是凭借着Adreno 540的优势,还是将公版的Mali G71虐得体无完肤。虽然相比起前代来说,Mali G71进步幅度相当明显,但是同高通的Adreno一比,差距就立马出来了。以努比亚Z17和荣耀V9为例,在3DMark的跑分之下,两者差距可达一千多分,可以发现高通在对GPU的造诣有多深了。

在GFXBench跑分测试中,三台手机的GPU性能差异就很明显了。在Car Chase和曼哈顿3.1测试中可以看到,骁龙835和Exynos 8895依然能够跑到40帧左右,而麒麟960只能跑到10帧左右。可以看到,Mali G71 MP8的性能,应对大型图形处理还是有点捉襟见肘。而Exynos 8895比起骁龙835,虽然分数很接近,但是在其他环节跑分中,帧数还是比不上骁龙835。可以看到骁龙835在GPU性能上到底有多恐怖。

努比亚Z17

三星S8

荣耀V9

游戏测试

说了这么多废话,肯定有人在吐槽,我们买台手机回来,又不是单纯了跑分,游戏才是重点。所以,为了满足这些的欲望,所以在游戏测试中,笔者就简单粗暴一点,直接通过游戏性能的表现对比,来看看这三台手机谁更厉害一些。

在这里,值得强调的是,虽然《王者荣耀》比较盛行,但实际上来说,这三款手机都可以满帧运行着款游戏,所以在游戏对比上,笔者将会采用《NBA 2K17》和《真实赛车3》来看看这三台手机的性能差距。

在《NBA 2K17》测试中,三款手机都表现出各自出色的成绩。在5分钟《NBA 2K17》上,三台手机都能够满帧运行。不过在处理器调度机制方面,从数据看Z17很明显要比三星S8 和荣耀V9出色不少。因为Z17在运行《NBA 2K17》时,会将GPU的性能充分调度起来,而其他两款手机,并没有将GPU调度起来,只是单纯的将CPU频率拉高,这在长时间的游戏上,将会出现降频的情况发生。

努比亚Z17

三星S8

荣耀V9

在《真实赛车3》也同样如此,三台手机都是很充分调度处理器的性能来处理复杂的游戏场景。在性能对比方面,三台手机都在50帧左右。不过还是那个老问题,荣耀V9和三星S8 由此至终都没有将GPU调动起来。所以在游戏测试上,三星S8 以及荣耀V9都要比努比亚Z17逊色不少。在游戏调度机制上,还是希望三星和荣耀要改进一下,不要把这么强的GPU性能给放弃掉。

努比亚Z17

三星S8

荣耀V9

除了游戏性能是否足够出色外,手机的温度把控也是相当重要的。毕竟也没有人会喜欢拿台“暖手宝”来玩游戏吧。下面就来看看这三款手机在进行20分钟游戏测试后,各自的温度是多少。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得益于10nm/16nm制程的优秀工艺,努比亚Z17、三星S8 以及荣耀V9在20分钟的游戏测试上,温控还保持相当不错。努比亚Z17最高温度为33.2℃,荣耀V9最高温度为34.1℃。而三星S8 由于是玻璃机身的工艺,所以散热方面并没有其余两款手机那么出色,S8 最高温度为36.8℃。

不过总的来说,这三款手机的温度还是保持相当不错,在上手玩的时候,并没有出现烫手情况的发生。对于喜欢玩手机游戏的用户来说,这三个处理器搭载的手机,还是能够足够应付你各种游戏需要。

总结:

骁龙835、Exynos 8895以及麒麟960,作为各自平台目前最先进的处理器,在性能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各自的顶尖水平。不过在对比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三者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在笔者看来,高通和三星雄厚的技术积淀,还是让华为倍感压力。在各方面的测试、跑分中,麒麟960都几乎充当陪跑的角色。没有独自的架构体系,这也是华为海思现今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而骁龙835和Exynos 8895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三星已经在追赶着高通的步伐,而且在某些测试上,三星还有反超高通的局面。不过,在高通引以为傲的GPU性能部分,高通出色的自主架构,还是让Z17在游戏部分力压群雄。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数码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