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都说索尼有资格引领OLED电视的未来?
今年即将发布的IPhone 8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多方消息透露这款IPhone将会采用OLED屏幕,这个被谈论了多年的“下一代显示技术”又被跑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作为当下炙手可热的技术,其似乎肩负着变革整个显示领域的重任。无独有偶,索尼也在时隔十年之后高调回归OLED电视领域,消息一出无异于给前途未卜的OLED市场注入强心剂。
为何十年来OLED面板发展了,OLED电视却止步不前
就目前彩电业的显示技术而言,基本是LCD、OLED与QLED三分天下,其中LCD即主流的传统液晶电视。OLED与QLED从名字上看非常相似,且QLED也经常被包装成未来技术,所以两者常被人们拿来讨论“到底谁更有资格代表未来”,然而在技术本质上两者可谓相差甚远。QLED又被称为量子点技术,同样如LCD一样采用液晶面板+背光源的方式成像,唯一与液晶屏幕的不同点是其在LED背光中添加了纳米大小的粒子取代荧光体。可以说,QLED只是液晶屏幕的一种改良版,其本质仍为液晶电视,因此不管是从工业设计还是视觉表现方面,都很难给行业带来颠覆性革新,自然也担不起“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殊荣,相较之下,OLED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LCD的“未来技术”,因其像素点采用自发光元素构成,无需背光板即可自发光,同时在对比度、可视角度、刷新率等方面都明显优于QLED。
与此同时,经过这些年上下产业链的深入研发,各类问题都已得到很好的解决。良品率、产能及产品寿命等技术点完全可以与成熟的液晶相媲美,也足以满足大量铺货的市场需求。这样的发展时机,恰恰也是OLED电视“开荒者”索尼选择重新入局的重要前提,可以在提升画质表现力的同时,以合理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更有质量保障的OLED电视产品。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OLED如此“神通广大”,为何近些年不少品牌竭尽全力去吆喝,市场表现始终未见起色,甚至很多消费者对其认知仅停留于“纤薄”这一层面。以京东电商的销售情况为例,OLED电视平均累计销量也仅几十台到几百台不等,有些型号甚至0交易。去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2.2亿台,其中OLED电视出货量仅约87万台,“雷声大雨点小”,显得颇为“悲凉”。
追根溯源,是因为OLED的画质表现潜能没有获得最大限度的开发。一方面部分厂商奉行“低价走量”的市场策略,通过压缩成本将“缩水”的OLED电视推入市场,导致画质效果不尽如人意,亮点不多,更别提爆款产生;另一方面,一些品牌只聚焦于面板自身的技术升级以及良品率等问题,并没有在图像处理能力方面下功夫,虽然挂着“OLED电视”的招牌 ,但屏幕表现甚至不如一些液晶电视。
索尼A1会掀起OLED电视新浪潮吗?
对于这一问题,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给出了预判,“索尼推出革命性OLED电视A1,不止为彩电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发思路,更通过自己深厚的技术实力驱动OLED电视领域新变革,并引领彩电未来发展”。
由于其自发光特性,OLED 面板可以做到更广的色域、更大的可视角度、近乎无限的对比度,这些都是液晶难以比拟的。
OLED 显示技术的历史可以回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而说起 OLED 电视的历史,时间则可以拨回到十年前。2007 年时,索尼便推出了业界第一款 OLED 电视产品——XEL-1。
但在一定程度上,这并不能算是一款成功的产品。这款电视的尺寸不够大,设计不完善,使用限制太多,寿命不及预期。
更为关键和重要的是,在发布这款产品后,索尼并没有在 OLED 电视领域推出更有份量的产品,并且在 2014 年时,索尼和松下在 OLED 领域的犹豫不决,让外界对索尼 OLED 电视的未来更加不看好。但索尼在 OLED 彩监领域一直有所布局,相关技术的研发从未间断,这些售价昂贵的 OLED 彩色监视器画质拔群。
本次 CES 上,多个电视厂商均发布了 OLED 电视产品,这其中最让人瞩目的当属索尼 4K HDR OLED 电视 A1 系列。这款产品也在多个维度上达到了 OLED 电视的顶级、甚至最高水平。
技术方面,得益于屏幕分辨率的大幅攀升,A1 系列的 OLED 面板拥有超过 800 万个自发光像素,以及索尼独有的 4K HDR 图像处理芯片 X1 进阶版,A1 系列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黑色,逼真生动的色彩,无残像、大视角。并且 A1 系列可准确控制大量像素,拓展 OLED 的能力,并以此打造出细腻的 4K HDR 画质。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索尼本身已经不生产民用电视面板,但由于索尼在信号处理、电路设计等方面的长期研发和技术积累(相比面板,这些技术细节更影响画质),索尼的电视画质一直处于顶级水平。
与采用相同 OLED 面板的竞品对比时,索尼 A1 电视的显示效果也是完胜对手。
(左为竞品,右为索尼 A1)
理论上,该测试画面应该为「中部全黑、向两侧平滑过渡为浅灰」(相机性能有限,不能完全体现两款电视的差别),但 OLED 竞品的过渡并不平滑,色阶十分明显,且本该为浅灰的色阶被显示得有些偏红;相比之下,索尼 A1 的显示效果是教科书级别的。
为什么索尼能引领 OLED 电视的未来?
除了上文提到的索尼在 OLED 电视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其产品在商业上的成功也是有目共睹的。
索尼视觉产品公司总裁、索尼高级执行副总裁高木一郎(Takagi Ichiro)先生在东京大崎的索尼电视总部大楼发布 OLED 旗舰 A1 77 英寸版的同时,还展示了索尼电视业务在最近一段时间取得的漂亮数据:
2017 财年第一季度(4-6 月),中国彩电市场需求下降了 9%,而索尼却上升了 30%。凭借今年一月份在拉斯维加斯亮相的 A1 系列,索尼以超过 30% 的市场份额占据 OLED 电视市场阵营的第一位置。在日本市场,不管是销售量还是销售额,(索尼)市场占比都超过一半。
要引领 OLED 电视的未来,首先,这个阵营得有未来。
可以说,在今年 CES 之前,民用 OLED 电视领域最有分量的厂家是 LG。多年的耕耘让 LG Display 在 OLED 领域优势明显,甚至有点“独自支撑”的意思。而索尼的加入则让这个领域有了新的生机。但毕竟一枝独秀不是春,OLED 电视要有未来,其余各家也需要加入其中。大家在技术上你追我赶才是“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