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饥饿营销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小米的饥饿营销一直以来是饱受争议的,但是也不可否认,小米的这种饥饿营销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取得了辉煌的销售业绩,更疯狂的占领了巨大市场空间。要说小米饥饿营销的背后,首当其冲应该就是利益追求,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种营销手段是成本最低的,要么灭亡要么爆发,显然小米成功了,不必付出巨额的广告费用,只是玩了一丢丢的心理战就取得了广告轰炸的营销效果;第二,小米前期的供应链确实不通畅,作为一个初创公司,既没有手机领域的技术积累,也没有相应的市场体系,而且当初互联网手机的概念还远没有如今这么火爆,谁都不知道是生是死,要想获得供应链的鼎力支持,空口说白话显然是不现实的。而饥饿营销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讲,饥饿营销也是起步艰难的小米当初的无奈之举;第三、受限于创业初期的营销渠道限制,当时国内的几大手机巨头----中华酷联,要么是深耕科技领域多年的巨头公司,例如中兴、华为、联想,要么就是形成了自己庞大的营销体系,例如酷派,小米作为一个手机领域的小学生,要想跟这些巨头抗衡,时间和财力都不允许小米走普通的发展道路。玩转互联网多年的雷军自然明白这一点,必须要有一种全新的模式来快速发展壮大,在这种背景下,饥饿营销模式应运而生,事实也证明,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中是完全行得通的。
展开全部小米手机实施饥饿营销的背景
(1)2011年手机市场互联网直销属于空白
2011年8月以前,中国尚无网站直销智能手机,最多也是通过第三方网站,比如淘宝网、京东商城销售手机,最普遍的销售方式还是店铺商场销售方式。
小米公司首先开始官网直销,其次小米CEO雷军强大的号召力和个人影响力的带动下,组织了一个强大的研发团队。团队将精力投放在MIUI操作系统的开发和跨平台、跨运营商的手机社交工具——米聊,并分别在2010年8月和12月推出MIUI内测版和米聊Android内测版,以及米聊论坛。
MIUI和米聊在短时间内就迅速聚拢强大的人气,而且小米爱好者可以米聊论坛反馈所有有关米聊所有的意见问题,也可资源分享、交友、体验核心产品,小米团队甚至让用户也参与手机系统的开发,并打出“用互联网的方式”打造一款“最符合中国人使用的手机”旗号。小米手机的推出正是在米聊和MIUI系统成熟后顺势而为。
(2)2011年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
2012年是智能手机发展的一年,中国市场出货量规模将达到1.13亿台,增长率达到56.0%。
巨大的市场增量意味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对于手机厂商,智能手机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意味着机遇和挑战,新一轮的市场洗牌已经开始。手机厂商纷纷通过硬件的“军备竞赛”、价格战以及多元化营销手段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强化自身品牌在用户端的认知。
小米手机的饥饿营销策略
1. “优先制”+“报名制”
“优先制”即在小米社区中注册账号并且正常参与社区活动的用户,可以拥有优先购买权。
“报名制”则是指有意愿购买小米手机的顾客,需要在小米手机官方网站排号购买,只有手机的发售数量到达自己所排序号之后才有资格购买。
2.有意制造“热销假像”
饥饿营销的运营方式向市场营造了一种产品购买者“过多”,造成“缺货”现象的供不应求的状态,凸显了产品的独特魅力和消费者急于购买的迫切需求。
3.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宣传造势
小米手机并没有像其他手机品牌一样采用传统的大众传播广告形式,而是使用官网、微博、社区等社交网站平台来宣传产品,以高配置、低价格的话题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从而依靠大量人的关注来为小米官网带来高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