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和高通都有CPU等方面的技术,公司实力都很强,如果继续进军手机市场应该不会有难度,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去做手机整机呢?
感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联发科和高通作为全球屈指可数的几家处理器生产厂商中的两家,一直在处理器行业属于佼佼者。大部分手机都搭载了它们两家的处理器。但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如果两家直接做手机,必然会涉及到器件整合,系统适配等诸多问题,甚至还要找代工厂生产手机。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工作量,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还没有哪家手机处理器能保证几年内一家独大,开辟如此大的新领域很难保证得不偿失。
再者说,联发科最近的日子如此不好过,x30刚上市,被海思和高通领先那么久,资金压力都周转不过来,哪有时间和资金去研发手机呢?
而且,手机品牌形象的树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要一个本地化人性化的系统与之相配。纵然这两家处理器厂商在处理器领悟顺风顺水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拿下手机市场。而且有极大可能上市不久就被其他厂商洗牌。
手机领悟竞争太残酷,没决心不敢轻易进入啊。
祝楼主生活愉快。
展开全部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想要在某些方面成功,就必须要舍弃另外一方面,想要所有方面都做的很强是不现实的。同样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即便是被大家经常提起的三星,虽然其垂直整合能力非常强,不论是屏,存储,处理器,还是手机都做的很强,但是在晶圆代工以及半导体设备领域都不行。晶圆代工台积电是老大,半导体设备比如光刻机特别是EUV极紫外光刻机,不论是三星、台积电还是英特尔都是要靠荷兰的AMSL供应。
我们再来回过头来说说为什么高通、联发科不会做手机?
首先作为一家手机芯片企业,其每一颗芯片的投入都是巨大的。雷军也说芯片行业是十亿起步。手机芯片的研发设计和制造成本很高,只有出货量大到一定的程度,其成本才会降下来。比如一颗芯片出货10万,跟出货1000万,其成本可能会出现近10倍的变化。所以一颗手机芯片,可能要卖到上百万颗才能收回成本,然后才会赚钱。而且并不是每款芯片都能够成功,失败一次损失个几亿很正常,而且即使是赚钱了,也需要把钱继续投入到后续的研发当中。这不是一般手机厂商玩的转的。
以联发科为例,其单季度的芯片出货就高达一亿颗以上。而即便是国内的华为,其去年一年全球的手机出货也才1.4亿。显然,如果联发科自己来做手机的话,是难以撑起这么大的芯片出货量。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有自己做手机芯片的手机品牌厂商,不论是苹果、三星、华为还是小米,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自身的手机出货量巨大,正因为他们有这么大的出货量,所以才能够有支撑自己的手机芯片业务发展的基础。而且在拥有巨大出货量的同时还必须要有足够的利润率,这样才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芯片研发当中。不然又没多少出货量,又没有足够的芯片研发投入,手机品牌厂商玩手机芯片会把自己给玩死。
另外,高通、联发科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其专注于芯片设计,能够提供出色的产品,所以也得到了众多手机品牌厂商的采用。但是如果高通、联发科自己也来做手机,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就与原来的手机品牌合作伙伴产生了竞争关系,而这也必将导致原来的这些合作伙伴转而采用其他家的手机芯片。而且做芯片跟做手机是完全两个不同的生意模式,芯片是to B,手机是to C,高通和联发科对于手机终端消费市场的运作和管理可以说是毫无经验。这对于高通和联发科来说,自己做手机等于是自残、自杀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