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ThinkPad是个大牌子”——这是绝大部分普通消费者对ThinkPad的印象,这里面包含了很多其实未曾使用过ThinkPad的人。在绝大部分普通消费者的认知中,商用本好像就只有ThinkPad这个品牌,除了ThinkPad,他们还知道的大牌子就是苹果,而周围的朋友都说“苹果的笔记本好看不好用”,另外的确也很贵,所以就买ThinkPad了。
也许懂电脑的人会说“拜托,这是好多年前的情况了!现在大家对各品牌早就有理性认识了好不好!”但如果你每天回答上百甚至数百个购机咨询,你就会知道:其实现在情况还是这样的,或者说,绝大部分不那么懂电脑的人,对于ThinkPad的认知还是这样的。他们最后往往去买了个入门的ThinkPad E系列,然后就此对ThinkPad这个品牌“有了透彻的认识和理解”,或褒,或贬。总之,在真正用过ThinkPad电脑的人口中,ThinkPad绝对是个两极化的品牌,有的人说“也就那样”或是“一代不如一代了”。但也有人说“我觉得还好呀”。但无论如何,E系列绝对代表不了ThinkPad这个品牌;而且,如果你只用过ThinkPad,那其实也谈不上客观评价!
或许,比较中肯的评价是来自我这种很早就用过ThinkPad的几大经典系列,后期又不断转战更多品牌的“非ThinkPad粉丝”。但我不打算纠结于“这一代相比上一代哪个按键又发生了变化,哪里又没有了,哪里又改变了”。我打算把自己看作一个“用过不少电脑,知道如何客观评价,但第一次接触ThinkPad的用户”,以此来评价T470。当然,为了方便更多不那么了解ThinkPad的朋友了解这个牌子,我也会将时间线拉长到数年,以数年前和现在两个时间节点来审视ThinkPad经典系列的变迁——我相信,这样的评价,更加客观,也更加适合普通消费者,既能吃透T470本身,也能够帮助普通消费者更透彻地了解ThinkPad这个品牌真实的实力和风格。
配置及价格 ■ i5 7200U处理器 ■ 三星8GB DDR4 2400内存(单通道) ■ LITEON 128GB SSD+WD 1TB HDD ■ 940MX独显+HD 620集显 ■ 14英寸FHD IPS屏 ■ 英特尔AC 8265 802.11ac无线+蓝牙+千兆有线 ■ 3×USB3.0口(其中一个支持关机充电)、HDMI、RJ-45、SD读卡器、雷电3口、指纹识别 ■ 2×24Wh电池 ■ 1.73kg ■ Win10 64位中文版 参考价格:8999元(具体款型代码:20HD002TCD) T系列,还是那个“大板子” ThinkPad加盟联想阵营后,绝对不缺变化甚至是颠覆式的变化,超低价、红色、小尺寸;另外,还推出了各种新颖的系列,包含非常具有争议性,且“每一代定位都不太相同的S系列”。不过,当落实到T系列这个传统经典系列时,从数年的角度来看,外观上的变化或者说定位变化其实不算大,至少,它还是那个“大板子”。 早期的ThinkPad T系列就是以“大、方”著称。屏幕边框从未窄过,但相对于同时代的传统设计机型,它会略薄、略轻。这一设计延续至今,T470依然是那个“大板子”造型,14英寸屏,左右边框10mm左右,但是上下边框尤其是下边框非常宽。总体来说,T470依然是“占地面积”较大的商用本,而且“进深”(纵向尺寸)较大,这对于“手放上去,可以舒服地操控”是有帮助的。但是考虑到移动应用,其便携性,以及在狭小空间内的展开能力就有些局限了。 T470的外观线条设计依然很传统,算是典型的商用本四方外观,仅在机身底部有一些斜边设计。而一如既往,相对于如今最传统设计的14英寸本,它还算比较薄的(准确地说是不太厚,绝不能和轻薄本比,完全不是一个意义上的产品),也不算太沉,1.73kg。但有一点是很明确的,自从有了ThinkPad X1系列后,尽可能设计轻薄,就更不是T系列的主要诉求了。 T470采用了友达的IPS屏,效果不错 老用户最计较的键盘和操控,总体还是有亮点的 一款商用本如果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同,那么它的改动和革新就必须非常谨慎。而商用本最影响老用户情绪的,就是关于键盘的变革。 无论是家用本还是商用本,键盘都经历了从键程较长的梯形键帽到巧克力键帽的转换,这是笔记本轻薄化的大势所趋,但在这一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手感糟糕的键帽设计,如浮萍式、平整式、光滑平整式、超大键帽式。以上这几类巧克力键盘的手感的确糟糕,因此在很多用惯了商用本弧面凹陷键帽的用户看来,这根本谈不上创新和进步,完全是“省成本”和“偷工减料”。而在键盘的变迁史中,ThinkPad又扮演了商用本的急先锋,它率先放弃了梯形键帽设计,进入“巧克力时代”。而在戴尔、惠普的中高端商用本依然坚守着弧面凹陷键帽设计的时候,ThinkPad却很快削弱了键帽的弧面凹陷设计,甚至部分中低端机型的键盘键帽已感觉不出来有弧面凹陷设计了——这也引起了很多老用户的不满。另外,在按键布局上,ThinkPad也几次调整,到了最近几代,取消了原先单独的音量增减键、ThinkVantage键,转而回归到Windows标准键盘的功能键。 实际上,跨越数年来看,从T400、T410到T470,T系列的C面键盘设计、触控板设计和按键布局等的确有了较大的变化,总结下来就是: 1. 单独的音量调节和ThinkVantage键消失了; 2. 触控板和指点杆按键最终采用了“指点杆有实体按键、触控板没有实体按键变成一体式”的设计; 3. 键盘的键帽凹陷弧度没有以前大了,不过的确还是有弧度。 下面让我们站在一个“初次接触ThinkPad的用户”的角度,来谈谈T470这款ThinkPad的键盘和操控上的细节: T470的键盘键帽因为弧面凹陷的弧度变小,手指的引导性显得普通。按键的间距非常好,按键所需力度也控制得不错,不是那种软塌塌的键盘,但长期敲击也不会显得太疲劳。 T470的键盘上,有一个ThinkPad已经沿用了数代的设计,个人认为做得比较好:将PrtSc键(截屏键)设计在了右侧的Ctrl和Alt键之间,取消了基本无用的“鼠标右键菜单键”。PrtSc键放在右下的好处是你可以快速地找到该按键,而且可以用单手实现窗口截屏(Alt+PrtSc)。 当然,T470上也保留了那个ThinkPad已沿用数年但让新用户比较郁闷的设计: Fn键设计在了最左侧,和Ctrl按键位置互换了一下,这是很多人觉得ThinkPad 很奇怪的设计。这一设计经常引发误按,Ctrl+C/X/V这几个常见操作容易出错。不过呢,在经历过了几周的使用后,我已经比较习惯这样的设计——设计师显然是以人手的主流大小来设定的,你在按Ctrl+C/X/V时,不要有“努力去按左下角键”的想法,而是按照以往习惯的盲打位摸过去,那就是Ctrl键。Fn虽然在左下角,但它距离手的盲打摆放位其实会更远一点。当然,如果你无法适应这样的变化,ThinkPad提供了两处地方可设置互换Fn和Ctrl的功能(后面会提到)。 T470的触控板前些年取消了实体按键惹来了一些老用户的不满。不过坦率说,现在的触控板不仅功能很丰富,而且能很精准地响应指头的手势(商用本的触控板可以最多响应4指手势了),所以即便你不习惯在触控板上按压来“确认”和“调出右键菜单”,用轻点和双指轻点来实现同样功能也是很便捷和容易的。 以一个“初次接触ThinkPad T470的用户”的角度,我给T470的键盘/触控板操控打9分,还是具备“经典商用”实力的。 易用的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是现在手机上非常时髦的设计,对于笔记本来说反而不是,因为N年前,商用笔记本就有指纹识别可选项了。不过,以往的笔记本电脑指纹识别通常是“细细的一条”,手指头在上面划过。而在吸取了手机端轻触式指纹识别的经验后,商用笔记本也改进了设计,采用了这种“一大块”的指纹识别装置(ThinkPad和Latitude的这一代新品都进行了改变)。 具体到T470的C面右侧指纹识别模块,个人认为是做得比较出色的。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指纹识别的确很轻松,无需用力按压,手指轻轻摆上去就OK了,无论是指纹的创建还是识别,都很轻松; 其次,T470很贴心地在指纹识别模块的上部设计了一根条状的绿灯进行提示,比如在进入系统登录密码界面时,绿灯就会亮起,提示你也可以通过指纹识别进行登录验证(当然你得事先在Win 10的登录选项里面登记了指纹才行,可登记多个指纹)。 总之,在商用本领域已存在多年但却从未“火起来”的指纹识别,在手机指纹识别普及后,有可能重新被大家认同和接受。另外,华为的新款MateBook甚至采用了电源按键+指纹识别一体的设计,而这种源自手机端的快捷安全认证设计,未来也一定是一个方向。ThinkPad的T系列,已经为这种变革做好了准备。 双电池设计,有利有弊 双电池是ThinkPad很喜欢采用的一个设计,如今很少有其他品牌的笔记本(包含商用本)会采用这种设计。 如今的笔记本为了轻薄,多采用内置电池的方式,当然,这样的方式也得益于平板电池的成熟。早期的笔记本电池多是圆柱状,里面采用的是18650电芯,也就是直径18mm,长65mm的圆柱形金属壳电芯,外面再包上坚固的塑料壳。这种传统电池的问题是重量大、个头大,不利于笔记本轻薄(现在很多笔记本整机才11mm到15mm厚,不可能使用这种电池)。而平板电池你可以做得平整、很薄,而且电量密度也可以很高。平板电池内置后,还不用特别设计坚固的外壳——因为笔记本外壳就起到了保护它的作用,所以,超轻薄本100%采用内置的平板电池。 ThinkPad T470这种高端商用机并不是把轻薄放在第一位的,它有两块24Wh的电池,一块内置,一块外置可拆卸(当然都是平板电池)。为什么使用这种奇怪的设计呢?ThinkPad老用户可以给出各位答案:在若干年前,ThinkPad的T系列、X系列往往可以搭载很大的外置电池,比如6芯的。12英寸的机身(X系列),搭载6芯电池,是为了大幅提升续航,但是电池的重量和体积也不容忽视(会冒出机身后部很大一块)。于是,用户们创造出了一个玩法:在能够插电的环境中不带电池,以减轻重量。只带适配器,甚至连适配器都不带——家里放一个,单位放一个就搞定了。这种使用方式,在当年绝对是“ThinkPad老玩家”的套路,而ThinkPad也将这种玩法延续至今。如果用户只是在家里和办公室之间移动,那么T470的“正确移动姿势”应该是两个地方各自放一个适配器,抠掉外置的24Wh电池移动,只带机身(还是有内置的24Wh电池)往返于单位和家之间。 ThinkPad T470机身上的两块电池分别来自三洋和LG,各24Wh 不过现在我们必须说:这个设计也是有一些问题的。 首先,外置的那块电池必须做一个较坚固的外壳,而和它连接的机身部分也必须有硬壳,这无形中又回到了老设计上,壳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重量; 另外,作为一个14英寸的大块头商用本(指“占地面积”),其实它减去一块电池后的重量也有1.6kg,既算不上太便携,也不算太轻,那么综合来看,双电池设计的意义就不大了; 最后,两块电池加起来才48Wh,并不大。而现在很多12、13英寸笔记本,包含商用本,电池容量已经达到了56Wh甚至60Wh,这样一比,T470的设计就显得有些尴尬了。是的,你可以说:我外壳坚固呀、机身扎实呀,但在可以量化的数字面前(比如电量),这种解释的成本太高,多少显得有些无力。 当然,我还是要给大家说一句:48Wh电池,对于现在的U系列处理器笔记本来说,其实也已经不差了。稍微降低点屏幕亮度,T470就能支持6小时以上的文档处理等应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