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由于谷歌政策收紧,对自家的Android系统逐步完善,结合国内各大智能手机厂商的重视,作为没有智能硬件而单纯地依靠跟手机厂商合作的第三方ROM厂家,某种程度生存空间极其有限,退出市场倒是一个明智选择。提到这里,相信大部分玩机发烧友都应该知道笔者所讲的是TencentOS,根据来自TencentOS官方论坛的消息称该ROM于本月28日停止提供服务。换言之,TencentOS未来将要从ROM行列退出,届时正在使用它的机友们也将不能再继续。
不过,话说TencentOS截至目前已经服役有接近三年,期间TencentOS+智能硬件曾经一度让人觉得腾讯即将在通过自身软件实力涉足硬件领域,但或许竞争激烈的缘故,TencentOS并没有多出众。下面跟随笔者来回顾一下国内第三方ROM和智能手机厂商间的关系发展简史。
2008年HTC与Google及T-Mobile联合在美国纽约发表世界第一款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G1,从搭载此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开始腾飞起来。按照“谷歌负责更新系统,手机厂商装载”这种模式,一定意义上大大推动了安卓智能手机普及,以至于如今安卓智能手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超过80%,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操作系统。
但殊不知,Android系统刚推出来那会的版本是无比简陋,并且不太符合中国市场用户操作习惯,而当时国内的手机厂商由于是传统硬件出身,对于系统的优化也不在意,所以这一切都给了第三方ROM厂家机会。另外,用安卓智能手机的许多为玩机发烧友,他们对刷机乐此不疲,譬如衍生出了不少优秀ROM:CM、MIUI、百度云OS、乐蛙、新蜂、魔趣等等。现在除了MIUI,其他第三方ROM基本上从市场中销声匿迹。
既然聊到MIUI,不得不说说小米。2010年创办的小米公司,跟市面上的手机厂商不大一样,它先是发布了MIUI系统,在ROM做到100万用户后才开始放手做手机;2011年小米手机一代推出,靠着极致性价比和MIUI发烧友的口碑迅速扩展起来。再后来,小米手机一骑绝尘于2014年销量达到顶峰,拿下国内市场第一。同时,MIUI用户也水涨船高,最新数据显示已超过2亿,可以说小米凭借MIUI不断做大生态,组成了小米营收的重要部分。
可正所谓时代在变化,以小米为首的互联网手机厂商快速发展也给国内其他手机厂商带来了“惊恐”,它们纷纷开启了向小米学习的模式,特别是在自家手机ROM上,持续完善和优化。如华为EMUI结合自家麒麟芯片、人工智能,宣称18个月不卡顿;魅族Flyme、锤子SmartisanOS都可圈可点;其他的诸如OPPO、VIVO、金立等手机厂商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系统,基本上赶上了正常水准。
所以此消彼长,智能手机厂商的ROM完善,第三方ROM势必衰落。当然,除了这个还在于三点原因:第一,用户们使用的手机系统越来越好,丧失了刷机兴趣;第二,安卓智能手机对普通大众来讲,只是拿来用户的不是折腾的,用户不懂也不愿刷机;第三,第三方ROM的市场越做越小,想要中小手机厂商使用这些ROM则需要收费,无疑第三方ROM无力支付,推广面临巨大问题。
毕竟,在笔者看来基于Android系统定制的ROM是安卓智能手机中最底层的服务,关系到整个手机的安全、盈利。手机厂商不仅不会预装第三方ROM,甚至还会给自家手机上锁,禁止刷入其他家ROM。如此做必定有好处,手机厂商可对硬件进行把控便于调试系统,给予用户良好体验;反之那些第三方ROM即没精力去维护那么多款手机,因为安卓碎片化严重。
所以,如果没有手机厂商加持,第三方ROM未来的出路渺茫,属于它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不过,由于ROM用户迁移成本高,笔者认为三方ROM虽希望渺茫但还有机会:用桌面级APP直接占领用户的手机桌面,产生的价值也不会太低。如同在国外风生水起的APUS,两年达到9亿用户,估值10亿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