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西藏生态移民经济的因素分析

2019年04月23日 03:54来源于:科技经济市场

李东霖 曹志敏

摘要:西藏的扶贫工作受到中央政府和自治区党委的高度重视,其对西藏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都起到了重大作用。西藏大部分扶贫搬迁都可以称之为生态移民,如何正确地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关系到移民是否能够真正地留下来,达到移民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影响移民留守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为生态移民的实施提供建议。

关键词:生态移民;经济;影响因素

0.前言

“生态移民”这个理念是美国科学家Cowles,Henry Chandler最早提出来的,是通过移民来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有效措施。我国学术界的专家学者们认为生态移民作为一种低投入、高成效的生态保护措施,对于干旱少雨、土壤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西部来说,是有效缓解资源承载力与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是解决保护生态环境和使广大农牧群众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生活之间矛盾的需要。

生态移民的主体是进行搬迁的民众,想要使生态移民的成效长时间保持稳定,不仅要考虑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问题,还需要尊重移民们的意见。因此,生态移民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清楚辨别影响移民迁移决策的因素。为了研究西藏生态移民的留守意愿因素,本文特地选取了分别位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和萨迦县的德吉移民村、郭加移民村以及吉雄移民村进行研究分析。

1.因素分析

1.1移民的满意度

在生态移民措施的实行过程中,移民的意愿同政府的目标上可能存在差异。从实施成效来说,希望移民群众能够尽快地融入迁入地的生活,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过上富裕稳定的生活部分,实际上已有不少移民达到了此目标。但是从部分确实需要回迁的移民角度来说,如对于新环境不能很好适应,难舍故土的年迈老人,特别是大半生都处于游牧状态下的牧民,强制性地让移民们留下,不允许回迁难免不近人情,同时这还牵涉到藏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问题。综合考虑之下,只要能够保证回迁不会导致原住地的生态遭受破坏,少数的移民回迁还可以起到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所以选择性的局部性移民或回迁也是可以允许的。因此,在此种情况下,移民民众对移民村生活的满意度和移民自身的留守意向就明显的影响到了他们是否留在移民村的决定。

1.2移民村的留守程度

在对随机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移民家庭进行调查研究时,对于我们询问的是否愿意长期定居移民村的这个问题,德吉村76%的民众认为德吉村的各项基础建设相比迁出地有了较大的改善,生活上较以前也更加地方便,所以他们普遍愿意留下来。只有24%的移民有搬迁到城镇的意愿,一部分是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的年轻父母;另一部分是希望到城镇和子女一起生活的孤寡老人。

郭加村超过五分之三的移民表示移民村的水电医疗、就业机会较之前有所改善,在这里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较为便利,然而同样也有三分之一的民众认为他们在移民村的生活状况没有得到改善。这部分人觉得在移民村生活费用较高,经济收入低,所以他们有搬出移民村的想法,其中的25%处于观望状态。

在吉雄村,对该移民村抱以满意态度的移民远远小于其它两个村子。48%的移民表示他们愿意长期定居,主要原因是放牧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冲击,生活状况逐步严峻,并且他们已经习惯了移民村当地的生活。虽然如此,仍有52%的移民表示有再次迁移的可能。他们认为吉雄村现在仍处在建设发展期,目前的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设施尚不完善,同时因为他们都是退牧移民,对于农业领域不太擅长,所以更愿意到城市去寻找工作。

2.构建模型

2.1经济的影响

为了研究移民村的经济对移民的影响情况,我们建立了下面的模型:

Ue=aLKb.

ue是我们假设的村内经济的总效用,a是村子的经济效用转化率,是外生变量,L是移民村以外经济发展对移民村内经济的影响作用,Kb是移民村内部经济发展的贡献,这里我们只讨论假设条件下移民村规模经济效应不变的情况,即a+b=1。为了方便,模型变形为ue=aLK,

要保证移民村对移民有吸引力,只有当ue达到一定的数值时,才能使移民在短期内有留下来的意愿。

就诱导型移民村吉雄村来说,我们在访谈中对不愿留守移民村的民众提出“为何不愿留守”这个问题时,“无法谋生”是近半移民的答案。吉雄村优质的土地极其缺乏,还缺少大面积的草场,所以缺乏资源优势和足够的动力发展农业。同时,移民村内常住人口有限,經济滞后,离经济活跃的地区有105公里。在这样的现状下,村内的移民特别希望能够回迁到原住地或者迁移到其他地方继续从前的生活方式。

对于德吉村来说,它是一个强制型模式下的移民村,村内移民达到了148户,人口相对来说比较多,由于受当地自然经济条件的限制,各种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德吉村内部的需求和供给比较吉雄村来说有很大的改善,却仍免不了其不足的事实,即K1-a数值仍然不足。就地理条件,德吉村相对较好,离中心城镇仅7公里,容易享受到外部经济效应的辐射作用,同时由于政府的扶持措施,移民外出务工机会增多,收入来源丰富。即移民村外的经济辐射作用L较大,能够比较容易达到促使移民留下来的ue水平。而对于郭加村来说,虽然移民村内部移民仅45户,人口较少,移民村内部经济效益Kl-a值较小,但是它的地理条件和德吉村相似,离中心城镇仅8公里。再加上政府的特殊照顾,搬迁到郭加村的移民获得的很好的外出务工的机会,得到了更多现金收入。外部经济辐射作用L也是较大的,虽然ue水平达不到德吉村的高度,但仍然能达到使大半移民在短期内愿意留下来的水平。

2.2融合程度的影响

移民在移民村内的融合程度,是移民留守移民村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在对此进行研究时,应该由三个方面人手,分别是:移民所拥有的社会资产(M),对移民村内(准)公共产品的可利用程度fN),再加上移民对移民村的心理接受程度(T)。C是表示移民在移民村内的生活融合度,C=b0+blM+b2N+b3T。

其中:b0表示误差项,b1,b2,b3分别代表三个因素对融合度影响的权重。

对于强制型和诱导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移民村来说,不同移民村内的移民对不同的因素有自己的侧重点,因此模型中对于不同的移民村可对其取不同的参数值或权重。我们研究的融合度C直接影响到移民的意愿,当融合度c小到一定值時,移民就会选择离开移民村,回迁或者说迁移到新的地方去。

根据我们在德吉村进行的深入访谈调查,近40%的移民表示经济方面的因素对他们的决策有很大影响,但是从他们的留守意愿看,似乎社会资产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可见b1的值在德吉村不是很大。从调查结果看,有64%的移民认为德吉村的公共设施比原住地有了改善,且比例和留守人数比例较为接近,所以可见b2的数值应该是较大的。德吉村内的移民多数是来自山沟的退耕移民,生活方式对他们的影响是很小的,即b3的值也是很小的。综上所述,对于强制型模式下的移民来说,政府可以在增加或提高(准)公共产品数量和质量上下功夫,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增加移民就业机会和提高他们收入来源上想办法,使移民的社会资产得到增加,提高移民的满意度,可以促使移民愿意留在移民村。

在郭加村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只有四分之一的移民表示他们在做迁移决策时第一考虑的因素是就业、收入,b1在此的权重比较小。对于公共设施上,近半的移民表示相比迁移前有了较大的改善,生活较为方便,他们愿意留下来,所以b2的数值较大。58%的移民表示对迁移前生活方式的留恋是他们考虑搬迁的重要因素,所以b3值也较大。由此可以推测,强制型退牧移民村的建设应该在增加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上下功夫,对提高移民满意度,促进留守意愿有很大帮助。

在对诱导型移民村吉雄村的深入调查来看,移民表示他们愿意短期留守吉雄村的原因是因为这儿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吉雄村的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十分糟糕,村子里没有学校和医疗机构,村子的交通也不方便,所以他们普遍持观望态度。根据我们的调查,他们对于生活方式并没有过多的在意。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果,即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建设是诱导型移民村影响移民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或者说是今后的重点建设方向。

3.结论和建议

通过前人和本次的研究我们发现,随着移民村稳定发展之后,移民村会因为在一定力量的作用下随着城镇化的经济作用进而演变成城镇。一是移民可能会因为发展空间不足而回迁或继续迁移,致使留守的移民承担更重的投入去建设村子,一旦突破了承受力,最终可能造成全部迁出移民村的后果。二是虽然没有实现资源最优化但是这种情况发生时也是无法避免。

毫无疑问,第二种情况使得移民资源被浪费,但是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就无法避免,所以在移民村建设的规划阶段时,应把那些对自己原有生产资料毫无留恋的移民安排到区位优势明显地方,并且尽量使他们今后的生活能够长期稳定。另外,对于倾向回迁的移民可以选择分散安置,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也兼顾了移民的意愿。对于教育程度较高或者抗压性较强的移民来说,尽可能将他们迁入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地方,并且尽量让他们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直到能将他们长期留下来。此外,在迁出地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恢复后,可以允许部分不能适应搬迁生活的移民迁回原来的居住地。这样不仅达到保护生态的效果,还减缓了迁入地的经济、资源压力,能够可以起到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甚至戍守边土的作用。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生活 移民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