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瑞磊
摘 要:建立2-乙基己基氯甲酸酯的测定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在AC-1石英毛细管上,利用FID检测分离,测定2-乙基己基氯甲酸酯含量。其标准偏差在0.1%~0.17%,回收率在97.9%~100%,样品与内标的质量比在0.7~2.1之间有较好的线性,结果表明,待测物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有良好的分离,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关键词:2-乙基己基氯甲酸酯;邻苯二甲酸甲酯;气相色谱内标法
1 概述
1.1 使用气相色谱法的意义
2-乙基己基氯甲酸酯是异辛醇和光气反应生成的,成品中含有其它酯类杂质和没有反应完全的光气。
1.2 气相色谱仪的结构
气相色谱仪由气路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柱温和检测系统、记录系统等组成。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日本岛津AC-1石英毛细管色谱柱;2-乙基己基氯甲酸酯标准品;邻苯二甲酸甲酯内标物(分析纯);丙酮溶剂(分析纯)
试剂简介:(1)2-乙基己基氯甲酸酯为无色透明、易燃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剧毒,有腐蚀性,熔点-55℃,沸点106℃~107℃,相对密度0.918。常用作活泼的化工中间体,还可用作农药医药原料,并且能用于生产碳酸酯、聚碳酸酯、氨基甲酸酯、聚氨酯以及其它有机化学品。(2)邻苯二甲酸甲酯为无色透明微黄色油状液体,稍有芳香味,沸点为283.7°C。能与乙醇、乙醚等一般有机溶剂混溶,不溶于水和石油醚。
2.2 最佳色谱操作条件
柱温:80℃;检测温度:200℃;汽化温度:210℃
2.3 实验方法
2.3.1 相对质量校正因子值的测定。按质量比在1:(0.7-1.1)之间,多次精确称取2-乙基己基氯甲酸酯标准品与内标物邻苯二甲酸甲酯,在10ml具塞锥形瓶中,用2ml丙酮溶匀,将它们配制成不同质量比的系列溶液,分别在2.2的色谱条件下,进样0.2μl,检测出标准品及内标物的峰面积,根据下式计算相对质量校正因子(fm)。计算出相对质量校正因子的平均值。
fm=
式中:mi-氯甲酸异辛酯标准品的质量;P-氯甲酸异辛酯标准品的百分含量;As-内标物邻苯二甲酸甲酯的峰面积;Ai-氯甲酸异辛酯标准品的峰面积;ms-内标物邻苯二甲酸甲酯的质量。
2.3.2 样品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2-乙基己基氯甲酸酯样品与内标物邻苯二甲酸甲酯,质量比为1:(0.7-1.1)放于10ml锥形瓶中,用2ml丙酮溶匀,分别在2.2的色谱条件下进样0.2μl,重复3-5次,根据下式计算出2-乙基己基氯甲酸酯样品的含量
x%=×fm
Ms-内标物的质量,g;Mi-样品的质量,g;As-内标物的峰面积;Ai-样品的峰面积;fm-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2-乙基己基氯甲酸酯样品与内标物邻苯二甲酸甲酯分离如图1所示:
3 结果与讨论
3.1 检测条件的选择
3.1.1 内标物的选择。为了准确测定2-乙基己基氯甲酸酯的含量,需选择合适的内标物,为此选用了氯甲酸甲酯,邻苯二甲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多种常用的内标物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氯甲酸甲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出峰时间比被测组分的出峰时间相差较大,而且峰形有拖尾现象,氯甲酸甲酯的出峰时间比被测组分的出峰时间晚10分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出峰时间比被测组分的出峰时间晚8分钟,而邻苯二甲酸甲酯出峰快速,峰形对称,另外,此内标物是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并且它与被测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相近,所以选用邻苯二甲酸甲酯为分析该产品的内标物。
3.1.2 柱温选择。首先在70℃条件下进样,分离度虽然很好,能够满足分析所需求的分离度,但样品的保留时间太长,不能达到快速分离的目的,于是在80℃的条件下进样,结果样品待测物与内标物很好分离,峰形对称,且保留时间在10分钟内,为了能够缩短时间,我们又在90℃条件下进行分析,虽然时间短,但是分离不能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所以选择了80℃为最佳柱温。
3.2 线性关系的测定
配制了几个不同比例的2-乙基己基氯甲酸酯与内标物邻苯二甲酸甲酯的混合样品于10ml锥形瓶中,用2ml甲苯溶解均匀,质量比例1:(0.7~1.1)之间,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用微量注射器吸取0.2μl,测出2-乙基己基氯甲酸酯与邻苯二甲酸甲酯的面积比,作出质量比与面积比线性曲线,2-乙基己基氯甲酸酯的线性方程为Y=0.9859X+0.0097,相关系数r为0.99
3.3 回收率实验
采用标准加入法,在已知含量2-乙基己基氯甲酸酯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2-乙基己基氯甲酸酯标准品,按试验方法进行测定,测得本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7.9%~100%,实验数据见表1。
3.4 精密度实验
在同一批样品,分4次称量,采用上述规定的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实验数据表2所示,本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7%,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较好。
3.5 结论
本方法所采用的气相色谱法分析2-乙基己基氯甲酸酯含量,方法简便,定量准确,其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分析要求,且分离效果好,适合企业的产品分析和中控分析,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测定方法。
参考文献
[1]朱良.分析仪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夏玉宇.化验实验室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孙传径.毛细管色谱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