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岛出版社的发展看做本版图书的必要性

2018年10月16日 05:48来源于:科技传播

潘晓翊

摘 要 青岛出版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战绩?是靠对自己的精确定位,即定位到专业和特色上。具体看就是明确主营业务图书出版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在此基础上,紧紧抓好选题的集中、集聚和集群,通过专业化的出版与营销,努力积累实力。青岛出版集团之所以能从10年前的总资产3亿元一跃至28亿元,重要的是目标始终确定在做“中国最好的城市出版社”这一理念上,出版社所有的经营活动都紧紧围绕这一理念进行,结果带来出版机制灵活、员工创造活力大大迸发的局面。

关键词 青岛出版社;本版图书;效益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5-0085-02

從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全国计划单列城市相继成立出版社至今20余年,沈阳出版社也成立26年了,对比别人,我们应该如何发展自己?上升的空间在哪里?笔者以城市出版社排头兵青岛出版社的发展道路来诠释上述问题。

1 对比

沈阳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青岛出版社成立于1987年,可以说是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成立之初体制相同,都是市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正局级编制,出版局与出版社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经营上自筹支资。2001年青岛出版社开始研究如何在众多出版单位中突围,城市出版社该如何做的问题,他们得出结论:城市出版社的最大缺陷就是不具备综合性,没有垄断的教育资源做后盾,出版门类不够广,缺乏出版资源的深厚积累。怎么办?结论是:只做好几件事,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这个思路引导下,青岛社决定在图书主业上做深做精,对生活类等重点板块图书,从选题立项、资金投入到市场营销,都给与全方位的支持。因此建立起了“炒菜养狗治小病”的生活类强势图书,在全国图书市场上刮起了青岛生活类图书的强风。一举奠定了青岛版图书在全国出版界中的地位,也完成了青岛出版社资本的原始积累。

而此时的沈阳出版社,还在遵循着自己的“优先教辅兼顾其他的出版”原则,一切以教委上目图书,以教材教辅为主,无论从资金上到选题的开发上,都完全倾斜,此期间的社图书销售也跌破了亿元。为了挽救颓势,沈阳出版社在社内推行了项目组负责制新政,以年最低定额50万为基础,15%高回报为奖励组建了3个模拟法人制的项目组,同时筹办了《中外名牌》杂志。

而此期间,青岛出版社在主要领导不变的情况下,坚持在美食、健康、少儿、科技领域做精做深,在2004年全国科技图书定货会上,青岛社一次推出100本美食图书,一下闯出了名气,此后,青岛延续此种做法,在教育、少儿、科技领域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5年,青岛社领导提出“加速资本积累和品牌积累”的战略,一举奠定了青岛社快速发展的基础动力。此时的青岛出版社销售已经突破2亿元,业态上也有了杂志。而体制上仍然保留原状态,并没有紧跟转企转制的形势而转制。2004年,沈阳出版社合并到沈阳书业集团,领导班子中主要领导再次更迭。由于转制,由于实行“530”政策,一大批没有到退休年龄的骨干人员不得不提前退休,一批正处当打之年的骨干由于成立集团,也被调离原来岗位。沈阳出版社人力资源元气大伤,出版人才处于青黄不接局面。

而青岛出版社到2012年底已经形成集图书、报刊、期刊、电子、音像、网络六大出版业态的大型出版集团。2012年底集团销售额达14亿元,综合实力列全国12位,副省级城市第一。2013年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与利润总额,计算各图书出版集团平均资产总利润率,排全国第七位。254家地方图书出版单位排名第五位。社科类图书在177家社科类图书出版单位排名第四位。2013年青岛数媒中心成功土地挂牌,集团投资30亿元未来可形成年产值10亿元的科技型数字文化产业园。2014年7月又获得“许可制作经营广电节目”资质,业态进一步扩大。至2014年底图书货款达6亿,集团整体收入达20亿以上。

综上所述,青岛出版社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战绩,一是靠对自己的精确定位,即定位到专业和特色。在具体上看就是明确主营业务图书出版的核心地位不动摇,在此基础上,紧紧抓好选题的集中、集聚和集群,通过专业化的出版与营销,努力积累实力,扩大影响力。从而实现了教育、少儿、生活等3个年年实收过亿的出版中心。二是目标明确,体制创新。青岛出版集团之所以能从10年前的总资产3亿元一跃至28亿元,重要的是目标始终定在做“中国最好的城市出版社”这一理念上,出版社所有的经营活动都紧紧围绕这一理念进行。结果收获出版机制灵活、员工创造活力大大迸发的局面。在立足城市、依靠城市、城市出版的优势,在城市的指导思想下,城市出版业也得到了最大的实惠。三是积极的行动。

2 发展

回顾青岛出版社的发展历程,我们不能不为其“全力抓主业,全力做青岛出版精品”,没有大的决策失误而叫好。由于有正确的出版理念,正确的决策,所以就得到了正确的结果。那么,我们沈阳出版面对落后的局面,面对如此竞争激烈的出版环境,面对新兴业态的冲击,怎么办?笔者认为一是结合自身情况,找出一条符合自己的出版道路。二是坚持以本版图书为主,走创品牌、创精品,创效益的出版正道。

2.1 选题策划,紧盯市场,并有所预判

1993年,笔者根据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当时社会经济大潮的涌动及时策划出版了《经商快餐丛书》(10册100万字),赢利24万元,获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1994年散文开始渐热,及时策划出版了由复旦大学著名学者潘旭谰主编的《当代散文精品珍藏本》(上下册精装150余万字)赢利25万,同时开了珍藏本图书(散文类)先河。1995年根据古典文学名著缺少少年读本的情况,策划出版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少年珍藏版》(18册120万字)首印1.2万册赢利30余万元。并获得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

2.2 求新求变是选题的生命

从选题的立意到包装的形式都应该是新颖别致的。以《经营快餐丛书》为例,一是抓早。当时同类书市场还没有,但根据形势,预判到一定有需求,所以马上实施,二是出版形式新颖。当时市场图书定价一般在12到15元左右,如果发行在1万册码洋就是在十几万,而快餐丛书单本定价不到10元,看似定低了,但丛书不拆分,一套10本近百元,江苏新华书店首定8千套,码洋近百万,这在当时是很不错的销售额,当别人还在每个书号以2万元的价钱在收取管理费时,仅此一套书的销售就把同行远远地抛在身后了。再看《人与地球丛书》,虽然抓住了当时的大气候,就是社会越来越关心自然与人的关系。注意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恰巧国家教育部门提倡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于是这个选题孕育而成。

沈阳出版社要想摆脱目前的窘境,不但在出版模式上要有所改变。要立足本版操作,同时在人力资源方面如人员的合理构成,社内资源的合理化运用,新技术的合理开发特别是数字出版方面,产品与市场的开发与拓展等都要有所改变与提高。

参考文献

[1]青岛出版集团官网.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出版社的发展路径[J].出版发行研究,2015.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生活 文章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