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出版业供给侧改革之魂

2018年10月09日 05:38来源于:科技传播

吕芠

摘 要 出版业亟待进行供给侧改革,而工匠精神是出版业实现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和灵魂。出版行业需要更多的全情投入的出版人和精益求精的出版精神。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回归出版业。

关键词 工匠精神;供给侧改革;出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3-0130-02

2015年11月以来,“供给侧改革”一词成为政府高层领导人讲话中使用的高频词汇。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两次提到“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何谓供给侧改革?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①

具体来讲,需求侧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出口,供给侧四大要素分别为: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供给侧改革,简单点说就是产品端的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要素的最优化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图书出版行业里,图书就是我们的终端产品,出版企业就是产品的供给者。这些年,出版行业面临的最主要产品端问题不是量的不足,而是质的匮乏。近观数十年,我国图书出版品种持续大幅增长,而图书平均品种印数持续下降。“先看图书品种数:从2000年的14.3万种迈入2009年的30万种大关,2013年又迅速增长到44.4万种。再看图书平均品种印数:2000年为4.38万册,2009年下降为2.33万册,2013年下降为1.87万册。”②

出版行业现状不容乐观,值得我们深思。出版业实行供给侧改革刻不容缓。究竟该如何做才能扭转局面?“工匠精神”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何谓是工匠精神?很多人认为,工匠是手工艺人,其职业具有极强的机械重复性。他们生产的不是产品,而是作品。只有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不断追求精益求精,才能完成满意的作品。每个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大家,但是每个大家身上必然都具备这种工匠精神。这工匠精神,它代表着一个时代工作者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2016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首次正式提到“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让人耳目一新。

秋山利辉的《匠人精神》一书,通过讲述自己的奋斗经历,从初入木工行业,到成为行业领袖的成长历程来说明:恢复社会凝聚力,实现真正的自我,重拾失落的“匠人精神”势在必行。这个思路和当下倡导的“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根据供给侧的四大要素来分析,出版业实行供给侧改革应从4个方面入手:出版从业者、出版资源、资金投入、创新。落实到出版,具体要从以下4个方面实行改革。

1 出版从业者需要“工匠精神”的回归

出版行业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无论是责编、策划、校对,还是营销、印务、发行。作为出版人,我们是知识的搬运工,用一砖一瓦磊起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我们卖的不止是书本,是知识,是梦想,是进步。因此,我们出版人更需要“工匠精神”,对每一件出版的作品精益求精,为出版精品图书孜孜不倦。

在这个浮华的时代里,世人都心浮气躁,可是,却要求编辑静下心来审读那密密麻麻的文字。行业里的老编辑们也常说:静不下心来的编辑肯定不是好编辑。

那些在出版行业里干了一辈子的老编辑们,他们身上有着让人羡慕的气定神闲的气质,对出版工作有着孜孜不倦的动力,对稿件有着如庖丁解牛般出神入化的手法,对出版事业充满了敬意,他们仿佛是世外桃源的老神仙。当他们侃侃而谈当年策划出版的作品,他们更是忆当年神采飞扬。这都是岁月给予他们的光辉和荣耀。他们无愧于那份光荣。他们就是我们出版人心目中的老工匠。

相比之下,青年编辑身上更多地充满了活力与干劲,是冲在知识和科技的最前沿的人,接触的都是各行各业的专家,了解的都是第一手的知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常常会为了图书的销售情况而不安,也会因为要加大营销宣传力度而紧张筹划,有时也会为了微薄的收入而苦恼。我们关注的重点,反而有时脱离了书稿本身,被外在的事务耗费掉许多的精力。我们不得不感叹,这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当我们在呼唤着用互联网思维武装出版业时,我们出版人身上应有的工匠精神去了哪里?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回归出版人。

2 实现出版资源的高效配置要发挥“工匠精神”

当前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结合到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推动图书出版业进行结构调整,扩大高品质出版,增加精品、优品数量,减少无效库存和低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切实提高出版生产效率,使出版业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读者需求。资本的有效投入将能够释放出版企业的活力,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以人为本。只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出精品、出优品,才能实现资源的效用最大化,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出版业的结构性调整。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

这是一个拼资源的时代,谁掌握的资源多,谁就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如何才能掌握更多更优质的资源呢?出版企业除了原来掌握的传统资源要利用好之外,应该不断拓展出版资源。这就需要我们出版人在工作中发挥“工匠精神”,像工匠一样,把该用的材料用到恰到好处的地方,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做出最符合需求的作品。踏实做好出版工作的同时,注意积累和开发资源,把优质资源和读者需求、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全盘思考,拿出把出版做到极致的精神,把每一本书做好、卖好。

3 工匠精神以提高效益为目标

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就是改善企业盈利,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资本效率,改善资本回报。

“工匠精神”的回归,并非是忽视企业经济效益的文化追求,更不是一味地投入时间和不计成本地投入。工匠也是人,踏实、实干是工匠的本性,但是工匠精益求精的动力来源,也是需要经济支撑的。因此,“工匠精神”是要在实现产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同时实现产品的价值最大化,让读者读到满意的书的同时,实现出版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资本回报率,实现出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促进整个出版行业的大发展。

4 以工匠的创新精神作为出版业的内在动力

加强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增强出版企业持续增长的动力。这个动力就是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式创新等多元化的创新。出版是一个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产业。没有创新,出版就没有活力。创新永恒是出版行业的内生动力。

创新精神实际上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特质。好的工匠肯定不能只满足于熟能生巧而止步不前,定会不断追求创新,才能不断突破自我,推陈出新。做图书出版,不能忽视读者需求不断变化、求新求异的特点。因此,出版创新也是出版人必须加强的一种能力。只有注重图书细节,深耕细作,坚持出精品、出优品、出畅品,追求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和突破,才能把“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出版工作者,永远不能停下对新知识、新研究的探索和追求的脚步,永远走在文化供给的最前沿,把最新的知识带给读者和大众。

出版业进行供给侧改革实乃大势所趋。工匠精神是出版供给侧改革之灵魂。出版供给侧改革离不开工匠精神,只有用工匠精神唤醒每个出版人的初心,才能同心同德推动出版业完成供给侧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出版业的颓势走出困局,才能走向出版业光辉的明天。

注释

①词条来源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 k?url=knfGH0DGLdizT7ZybnK5CyH10MZVB1FKDHUCm_ gFXVH0J7DGOITTCDMFH5GfmfHOSb-C1fxqGdeCeFMb18gy_ d2UNoIhyqaDojgS3Elq9nSKhdXmMH0HIX7m7qFULGo9l1_KS9FJVXkv2W2vjNg7X6wPcPm7MzCCBeRc6fE_ y10yeQ9cVf3em40sy4RwVtl02c-jhuTaGPecTuABPp_Ar9LKKm0 suf4UmgxhYmXyyF9Zf6MPDpsmC8VFnNIKQA99A3iw0Ra9nSYZDh vwV3wHq.

②莫林虎.2015年出版业五大趋势预测.http://www.bkpcn. com/Web/ArticleShow.aspx?artid=122589&cateid=A24

参考文献

[1]秋山利辉.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蔡翔,陆颖.我们出版的方向.深化出版体制改革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3]邱方明.文化领域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前线,2016(2).

[4]李晓晔.“供给侧改革”与出版创新[J].出版发行研究,2015(12):1.

[5]方菲.出版业如何实施供给侧改革[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6-02-05(05).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工匠 文章 出版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