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入党答辩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2018年09月01日 21:11来源于:科学与财富

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答辩制度的实践与探索.pdf

摘 要:高校入党答辩机制就是在源头上控制了党员的数量,提升了党员的质量。加强高校学生入党答辩机制研究具有意义重大。马克思主义政党向来对自身建设非常重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然也不例外。大学生党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培养大学生党员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最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都对党员的质量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入党答辩机制是提升党员质量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答辩机制;入党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健全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1]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石。高校各个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任重而道远。严格把好党员入口关,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的质量,优化结构,持续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高校学生入党答辩机制就是在源头上控制了党员的数量,提升了党员的质量。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入党答辩机制研究意义重大。

一、理论意义

(一)加强高校学生入党答辩机制研究,有利于推动高校学生党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高校学生入党答辩机制是指在各个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时,通过公开答辩的方式吸收优秀的同学加入中国共产党,从而从源头上提升党员的质量。

(二)加强高校学生入党答辩机制研究,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两者相辅相成,思政教育是高校学生党建的重要内容,做好高校思政工作也能进一步促进党建工作的发展。

(三)加强高校学生入党答辩机制研究,有利于推动学生党员纯洁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高校是我党“新鲜血液”的重要输送基地,这些“新鲜血液”的质量关乎党的生命和未来。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纯洁性教育形势紧迫,确保了我党后继有人,长期执政。

二、现实意义

(一)加强高校学生入党答辩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实践效果,进一步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的共同发展。

(二)加强高校学生入党答辩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提升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提升党的整体生机和活力。目前学生党员中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比如理论水平较低,党性修养不够,入党动机不纯,责任服务意识不强等等问题,入党答辩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加强高校学生入党答辩机制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正经历着从不成熟到成熟的一个发展过程。入党答辩机制能从多个方面综合考察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党组织吸收最优秀的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

三、高校入党答辩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一)高校入党答辩机制的理论基础: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执政的历史来看,向来对自身建设非常重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然也不例外。[2]列宁也曾指出:“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自1921年建党以来,中共共产党一直对自身建设非常重视,毛泽东同志曾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称为一项“伟大的工程”。[3]高校学生党建是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从而为全党注入新活力。

习近平同志曾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加强党员质量的重要性。他对新党员的入党动机,发展的程序都要求确保质量,切记“带病入党”。[4]他对党员队伍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都强调要严格进行。大学生党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培养大学生党员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高校学生入党答辩机制的指导思想:最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对党员的具体要求也进行了一些修改。但对党员的高标准严要求还是一以贯之。党章中对党员的各个方面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从党章对党员的规定中不难看出党组织对党员质量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就是为了规范党员发展,保证新党员的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制定的。《细则》中指出党员标准始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对党员的发展要慎重发展。入党答辩机制可以作为慎重发展的方式方法。此外,党员发展还应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第四章第二十六条“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的规定。实行入党答辩机制就是探索出一种更高要求,同时公开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新模式。

四、高校学生入党答辩的主要内容、实施环节及評分标准。

(一)高校入党答辩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党史党章、时事政治;入党动机、党性修养和锻炼;学习、生活和工作相关内容等,确保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党史党章是为了考察同学对党的相关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时事政治是为了考察学生对当前国家的时事政治的关心了解程度及对相关国家大事的评判能力。入党动机、党性修养和锻炼是考察学生的入党主观条件。学习、生活和工作相关内容是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以上这些内容从各个方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高校学生入党答辩机制的实施环节主要涉及自我陈述、理论问答、自由提问、会议讨论、宣读结果等环节,力求实施环节的科学合理公正。其中自我陈述2分钟,理论问答2钟,自由提问2分钟,会议讨论2分钟,宣读结果2分钟。

(二)高校学生入党答辩机制的评分标准。主要设计自我陈述、理论问答、自由提问三个环节的评分。确保分值设置合理,能够真正反映答辩对象的党性和素质。自我陈述(40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个人入党动机、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表率作用、对自身优缺点的认识及未来努力的方向。理论问答(50分):对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时事政治程度及分析能力。临场发挥(10分):即自由提问环节,仪态、口才和应变能力。总分为100分,90-100分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70-80分为及格,0-70分为不合格。按照分数结果,优秀和良好准予发展,及格需要教育后发展,不合格的不予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贤金.高校实践育人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145-147).

[2]戚万学.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困惑与文化选择[J].教育研究,2009,(10).

[3]肖红新,徐秀红.建立保证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长效机制的探索——实行“入党公开答辩”的实践与创新[J].中国林业教育,2008(1).

[4] 王建东.高校发展学生党员采用公开答辩机制的探索和实践[J].公共管理,2016(1).

作者简介:

沈丽超(1988-),女,浙江海宁人,浙江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