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厂仪表自动化校验以及智能管理

2018年08月23日 17:48来源于:科学与财富

探究电厂热工仪表检修及校验.doc

孙学北

摘 要:电力资源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当电力资源的应用规模越来越大,给电厂的建设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一个大规模的电厂运行管理中,包括了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而从电厂经营的核心要素来分析,相关仪表的质量和性能是其应当关注的重点,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成熟和发展的今天,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被认可和应用,本文针对电厂仪表的校验自动化以及管理智能化进行讨论。

关键词:电厂;仪表校验,自动化;智能化

引言:

自动化技术是基于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较先进的技术类型。在电厂的仪表校验工作中,传统模式下校验工作是由人工完成的,这种方法不但在校验的效率上有一定的局限,另外,也不能满足仪表校验对精确度的较高标准和要求。因此,自动化校验技术开始出现并应用。自动化系统的形成需要各个环节的支持,并需要相应的管理,只有管理的有效性提高了,自动化技术的优势才能有效发挥。

一、基于仪表校验的自动化技术简述

(一)应用情况简述

在电厂中,仪表检测和校验工作是一项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和精确性要求的工作类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同的仪表类型,其校验方式和校验合格标准都有一定的差别。因此,校验工作本身,其工作量也比较大。在这种背景下,仪表校验的自动化技术就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电厂仪表检测工作,已经基本全面实现了自动化模式[1]。自动化技术在校验工作中的主要作用是自动完成信息的处理分析,并完成相应的检测工作,另外,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实现检测校验中的安全隐患的检测和排除,通过自动控制的性能减低校验工作的风险系数。

(二)总体控制简述

上文已经提到,在电厂中所生产出的仪表是具有非常丰富的类型的,且不同类型的仪表,其工作原理也有一定的差别。那么也就意味着其校验和检测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将不同类型的仪表校验流程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分化,最终统一到一个大的自动化平台上实现统一的管理。这克服了不同类型仪表管理的复杂性,通过系统设计中的分化功能,合理的在数据分析和信息传递阶段实现系统功能的分化,并最终在统一的平台上完成信息的集成和管理。

二、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及作用

(一)结构分析

首先,自动化系统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能够满足不同校验检测需求的集成化系统,其内部结构具有一定的规范性[2]。一般的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结构:自动控制结构、秩序控制结构、联锁保护结构、参数检测结构以及预警系统等。其次,从功能项目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功能项目,其具体的控制运行结构也有一定的差异。从这个角度划分,系统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主机控制结构、除尘控制结构、辅机控制结构等。

(二)作用分析

首先,这种系统的应用以及智能化管理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校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力成本的消耗,从而实现系统整体运行成本的降低。另外,从电厂运行的要素分析,运行安全对于电厂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通过提高校验工作的精确性降低了相关的安全风险的发生率。同时,自动化系统的故障预警功能,更体现出了其智能化管理的水平,及时的故障预警,也是有效减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自动化校验的流程分析

(一)初步检验

这个检验步骤主要是指对仪表的外部结构和其组合安装的合理性和牢固性进行检验。另外,还包括了对仪表中的传动系统的检验[3]。及时发现其是否存在运行障碍。这一步的检验的另一个重点是系统的绝缘性能检查。通过各个连接位置上的电阻为指标观察,检验其是否符合相关的要求标准。最后,将仪表接通电源,观察和检测其在通电转台下的各个环节状态是否正常。

(二)不同类型指标的校验

首先,压力(或温度)变送器校验。这部分校验工作主要是针对变送器元件进行校验。工作重点是校验其零位是否到位,另外,还要对其量程范围进行观察,看是否处在规定的量程范围内 。同时,对仪表的精度和相关参数也要完成观察,并按照仪表的标准化要求进行调整。

其次,调节器零位与开环放大倍数的校验以及积分时间、内给定校验等工作。另外,微分器的零点校验与增益与微分时间的校验也是复杂的校验类型中的几种主要校验类型。总之,电厂仪表的校验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注重细节性和精确性,且具有复杂性特点的工作类型。也可见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完成以上多方面的,高要求的校验流程。

四、智能化管理的分析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个电厂的运行过程中,仪表检测和校验的工作。无论是从复杂性还是标准化程度上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且在具体的应用中,自动化系统的操作和应用也涉及到许多细节问题。因此,要保证其良好的应用效果和运行状态,与之相匹配的智能化管理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就智能化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简述。

(一)管理技术的实施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仪表的智能化管理中,总线控制技术正在被认可和应用。因为,从这种管理技术的实施效果上来说,通过合理的调配总控线路的分布,可实现控制方式的改革,从而克服传统控制模式下效率较低的问题[4]。另外,从电厂管理的总体要求上来说,目前电厂内部的运行控制,也强调管理和控制工作的一体化。因此,智能化的总线管理技术,能够通过有效的控制,检测发现系统运行中的问题和漏洞,便于及时进行补救和完善。促进管理效用的发挥。

(二)管理体系的构建

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而制度,则是管理工作落实的有效工具。所以,在智能化管理的背景下,制度作为支撑管理体系的基础元素,需要逐步完善和建立起来,通过制度的学习和了解,工作人员就可以对个人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以及细节的实施操作要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实现有规可依,这可以同步提高自动化校验系统的操作人员以及后期系统保养和维护工作人员的实操規范性。在智能化管理体系中,关于仪表检测流程、检测过程控制,都有相应的数据库和信息模块反映,并自动记录。这使得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透明度都得到了提升。

(三)依托计算机系统的管理问题分析

智能化平台的搭建,依靠的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反映在智能化管理系统中的管理问题,通常是通过数据和指标信息的异常来提示的。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在校验工作的进行过程中仔细观察相关指标和参数是否发生了异常。并结合数据信息的异常程度进行分析,找出具体的原因。然后再实行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解决问题。而且,智能化的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对一切数据分析原始信息的存储和调用,便于管理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作为原始资料进行查询参考,为相关工作的进行提供辅助资料。总之,智能化管理模式下的管理问题,其发现和解决的整体效率较高,且由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先进性,可提前将系统中的故障隐患排查出来,对系统故障的预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电厂运行和发展的自身要求,还是从仪表校验的高精确度和高安全性要求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智能化管理模式的应用,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通过先进的技术支持,实现了校验工作的质量,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效率,为电厂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辉.浅析电厂仪表自动化的校验与智能管理[J].中国科技投资,2016(20).

[2]陈绍辉.探究电厂仪表自动化校验以及智能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7(16):131-132.

[3]戴翔,周光,张舸.热工仪表与自动化仪表的检修和校验[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7):235-236.

[4]侯宇伟.电厂热工仪表的检修与校验技术[J].科技展望,2017,27(8).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仪表 电厂 工作